天天看點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茶和天下”“和而不同”

中新社記者:龍敏 呂巧琴

全文字數:2715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茶源于中國,盛行于全球。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自古以來就與中國曆史上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對外交往發展密切相關。

為何說中國茶是與世界互聯的“通用語”?中國茶如何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茶文化研究專家、福建省首批閩江科學傳播學者、甯德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夏良玉研究員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就此進行解讀。

現将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是怎樣形成的?

夏良玉:中國是茶樹的原始分布地區及唯一起源中心,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種植茶、飲用茶的國家,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福建龍岩茶園。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中國先民從發現、開發、利用茶葉到從事茶葉生産,經曆了漫長的過程。西漢王褒《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唐陸羽《茶經》記載了“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發現距今約六千年左右的古茶樹根。

中國不同曆史時期的茶葉制作方法、品飲方式,以及随之帶來的茶文化形态的變化,反映了中國茶發展的曆史脈絡和時代特征。茶葉栽培技術、加工工藝、飲茶方法、茶事禮俗等,則為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茶農采摘“谷雨茶”。中新社發 石農兵 攝

受地理環境、氣象條件、資源禀賦、社會風情等方面的影響,不同地區、民族的茶文化呈現“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雲南生産普洱茶,福建創制烏龍茶、紅茶、白茶,浙江、安徽多出綠茶,生産區域特點十分明顯;福建、廣東潮汕崇尚的功夫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茶事茶俗呈現多元化民族或族群特征;采茶戲、茶詩茶歌等茶題材的文藝作品多姿多彩,都生動反映了茶文化的廣泛影響。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雲南臨滄樹齡達3200年的古茶樹。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中新社記者:中國茶是如何成為世界貿易主要商品的?中國茶文化是怎樣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

夏良玉:從全球史視角來看,唐宋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為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生産提供了适宜條件。同時,随着生産發展以及市場拓展,作為大宗商品,茶葉成為世界貿易主要商品。

無論是形成于漢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繁榮于唐宋的海上絲綢之路,抑或始于唐代的多條茶馬古道和17世紀連接配接中蒙俄的萬裡茶路,茶葉無疑是其中主要的貿易商品。随着新航路開辟,歐洲諸國相繼來到亞洲,茶葉由海路運到歐洲,成為葡、荷、英等國上流社會的時髦消費品。

事實上,亞歐大陸東部農耕文明、周邊及歐亞大陸腹地遊牧文明與西方海洋文明之間存在形态差異,由此産生的内在經濟需求,驅動中國茶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要商品。據史料記載,17世紀後期至19世紀後期,中國出口的茶葉幾乎壟斷整個國際茶葉市場。

與茶葉對外貿易相随而行、相輔相成的,是茶文化的對外傳播。唐宋時期,茶葉經濟的崛起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又随着東西方之間的探索認知、交通開辟和貿易推廣,開始向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地逐漸分階段擴散開來。

受影響最早的是東北亞北韓半島和日本列島,先後移植了中國茶,形成“南韓茶禮”“日本茶道”等飲茶方法和文化形态。生産決定傳播,随着南方茶葉生産的擴大,茶文化逐漸向中亞、西亞、南亞發展,并伴随新航路的開辟,遠涉重洋到達歐洲,再随着殖民貿易到達美洲和大洋洲。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2017年10月11日,福州,中日黃檗文化交流大會的嘉賓觀看日本茶道表演。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茶葉幾乎傳遍世界,在當地生根發芽,不斷影響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中國茶熱飲法和飲茶文化的傳播,對人類生活方式産生了深遠影響,衍生出的異域茶文化成為世界性的文化,下午茶文化習俗甚至使英國社會風氣為之一變。

随着飲茶在世界的推廣與普及,與茶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不斷産生,世界茶文學藝術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同樣,中國茶文化淬煉出的價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對人類文明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說中國茶是中外友好交流的見證者?“茶和天下”的中國茶文化内涵有何當代意義和啟示?

夏良玉:若要選擇一件貫穿古今、見證中外友好交流的物品,無疑當屬中國茶葉。茶葉源源不斷輸往世界不同地區,成為中國連接配接全球的紐帶,開啟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與當地社會文化相結合,發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豐富了不同國家地區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生活。

茶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茶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珍品。中華民族自秦漢大一統後,“和”既是古代先人的生命信仰和思維基礎,又是中華茶文化的意蘊所在,深深積澱在中國人民的民族性格之中。

“壺中天地,杯中乾坤。”“茶和天下”的文化内涵是在漫長演進中沉澱下來的“天人合一”宇宙觀、“和而不同”的鮮明特質,代表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始終追求,集中展現着中國人的生命體驗和獨特智慧,其蘊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思想觀念,不僅是中國人思想精神的核心,也是人類對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和價值取向。

中國茶文化的“和”是中道,是平衡,是恰當,是一切都恰到好處。“和”也是尊重,是感恩,是圓融。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宋代點茶茶道示範。中新社發 劉康 攝

“茶和天下”“和而不同”,不僅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還可将人類視作休戚與共的共同體。這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底蘊,是在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園中以“和”求“同”、求同存異的重要路徑,有助于人類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厚植茶文化符合全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理念和精神特質,可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系牢情感紐帶、夯實人文基礎、涵養精神動力。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具有當代價值的中國茶文化尤值得提倡,去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和”的佳境。

中新社記者:當下,如何發揮中國茶文化交流的作用,促進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鑒?

夏良玉:茶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全球因為有茶和茶文化,有了共同的語言和國際交流的重要紐帶。

對于不同文化背景國家的跨文化交際,中國茶文化是與世界互聯的特殊“通用語”。當下,須契合時代節拍,進一步發揮中國茶文化交流的作用,促進中西方文明互鑒:

一要不斷增強中國茶文化的傳播能力。運用人類曆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與力量,講清千年茶文化交流的曆史連接配接、國與國之間共同的記憶,講好茶文化涵育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故事。

二要提升中國茶文化走出去的層次。深度把握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深層互動的張力,從認識論意義躍遷到價值意義上的中國茶文化走出去,讓其他國家真正了解和接納中國的價值觀念,進而真正實作“茶和天下”的價值共識,尤其是向世界傳播、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三要自覺增強中國茶文化與全球的融入關聯互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綜合運用多種傳播方式,通過發掘茶文化旅遊融合、茶文化與影視制作,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傳播交流,創造出适應時代的茶藝形式,提升其影響力、感召力和親和力,真正擦亮中國的茶文化名片。

四要充分調動中國茶企“走出去”的積極性。在合作互利共赢基礎上,擴大中國茶在“一帶一路”沿線及全球的覆寫率和市場占有份額,真正做到提品質、打品牌、拓銷路、貨暢優、誠經營、共繁榮。用友誼、合作與共赢讓更多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2021年6月25日,浙江金華玉山古茶場,國際友人體驗手工采茶。中新社發 胡肖飛 攝

受訪者簡介: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夏良玉,甯德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福建省首批閩江科學傳播學者,研究員,茶文化知名研究學者。長期從事高等教育、茶與茶文化等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主持建設國家開放大學茶葉審評與營銷專業和甯德師範學院茶學專業。曾獲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主持參與多項國家和省級以上課題,主編《茶文化産業經營與實務》《茶館經營與管理》《茶藝學》等多部著作。

圖檔編輯:徐曦弋

編輯:韓輝

責編:李明陽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東西問 | 章錦河:中外名山“締結金蘭”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東西問 | 朱炳仁:中國大運河如何向世界展示“活着”?

東西問|夏良玉:中國茶為什麼是世界“通用語”?

東西問2022之辯:中美關系,十字路口何去何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