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在人們的印象中,地主應該是什麼樣的?相信大部分心裡都有一個十分接近的答案,他們剝削底層人民,自己卻過着奢侈的生活。就好比說劉文彩,他是民國年間川西地區著名的大地主以及商人,也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哥哥劉湘的叔叔。這位大地主所有的财産令人難以想象,光是一次在宜賓城搜刮的金銀财寶,便多達4500多個大木箱。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可他卻依然想着如何榨幹農民身上的最後一滴血汗,農民租種他的一畝田,必須要交二鬥黃金當押金。戰亂年代通貨膨脹得厲害,押金往往貶值,他便利用各種方式逼農民重交押金。劉文彩家中有二十口人,伺候的奶媽等便有六七十個,劉家絲毫不拿他們當人看待。動不動便是虐待折磨,心狠手辣、肆意濫殺,劉文彩的所為便是大多人對地主的印象。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然而有時候,地主也不全是這一類惡棍,有些地主平時對友鄰會比較友好。甚至時不時的做些善事,拿出自家的錢财、糧食,幫助那些受災受難的可憐人。也有一些,心中良心未泯,尚存家國大義。就好比說這位地主,在八路軍彈盡糧絕,又被日寇包圍的時候。他毫不猶豫挺身而出,自願将彈藥無償獻給八路軍,因為他沒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

這位良心未泯的地主名叫宗子敬,他家世代居住在山東德州陵縣,家裡比不上劉文彩卻也算得上有錢。不過宗家的家風素來比較端正,也教養子女,在别人有難時當盡自己力施以援手。宗子敬在這種家風下長大,自然不是劉文彩那種惡霸,平時他也很受當地百姓愛戴。然而鬼子的炮火,終究還是打到了山東德州,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這事要從1938年10月說起,武漢失守後鬼子改變侵華戰略,一邊繼續正面戰場的進攻。卻也一面将部分主力轉去後方,進攻抗戰根據地,確定占領區。是以1939年1月開始,鬼子便回師掃蕩東北,妄圖以掃蕩方式打開西北的道路。冀魯邊根據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遭到掃蕩,鬼子集結了第五師團、二十七師團、一一四師團各一部兩萬多人。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分别從滄州、德州、濟南向我根據地壓來,為避免與敵軍正面相逢,我軍分幾路打遊擊。其中曾國華帶着五支隊機關以及所屬五團部分在商河、樂陵一帶,這支部隊接連取得了勝利,3月27日抵達陵縣大宗家地區修整。沒成想就在軍民共慶勝利的時候,這支部隊的行動,被鬼子得知了。駐德縣(今德州)日軍第五師一千兩百多人,于3月31日晚發起進攻。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雙方展開了激戰,第五團利用有利地形,多次擊退日軍沖擊。第一營從趙玉枝隐蔽地接近東北側的日軍騎兵埋伏地域,趁敵人不注意忽然開火,還擊斃了一名上校指揮官。不過敵人也是以調整了部署,擊中兵力發動進攻,留在大宗家的八路軍圍困之下彈盡糧絕。這個艱難的時候,70來歲的宗子敬站了出來,願将自己的存糧、錢财交出。

八路軍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70歲老地主站出來:上我家拿彈藥去

八路軍起初不肯接受,宗子敬急得直言,自己沒幾年可以活了,隻希望死前為國家做點事。後來又打開倉庫,将自己存來應急的幾萬發子彈和上百槍支全部捐出,這無疑是給彈盡糧絕的八路軍輸了一大口血。但數量懸殊,大宗家終究是無法守住的,連突圍都很難。還是第五團增援在東南門發起進攻,被圍的部隊才突出重圍,轉移出了戰場。

遺憾的是留在村内掩護主力的特務連一個班,與鬼子展開白刃格鬥,全部壯烈犧牲。他們為宗子敬與後方百姓的撤離拖延了時間,宗子敬在後方壽終正寝,他也算是那個時代另類的英雄。而這一戰也充分展示了當時百姓抗戰的決心,正是這軍民一心,才有了最後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