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他還是師長,1955年授銜時,他和老上司同時被授予中将軍銜

1955年授銜,有一位開國中将和自己的老上司譜寫了一段佳話,因為他和自己的老上司同時都被授予了中将軍銜,讓人驚奇的是,1949年時,此人還是解放軍師長,為何僅僅6年後,就和老上司同級了呢?

此人叫田維揚。

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是曆史上“十大明君”漢光武帝劉秀的家鄉,素有“古帝鄉”之稱,建國後,人們已經不再刻意的去宣傳漢光武帝,而是去宣傳田維揚。

1906年,田維揚出生在吳店鎮皇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7歲時,他開始讀私塾,10歲由于家貧,不得不停止自己的學業,來到地主的家裡打長工。

1949年他還是師長,1955年授銜時,他和老上司同時被授予中将軍銜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5月21日,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宣布“甯漢合流”,全國由此進入白色恐怖時期。

8月7日,中國共産黨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争的總方針,毛主席在這次的會議上提出了著名的論斷“槍杆子裡出政權”

在湖北各地,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掀了起來,田維揚參加了當地的農民自衛隊,9月,鄂北起義爆發,在黨組織的上司下,棗陽、襄陽等地的農民武裝開始攻打團防局、驅趕國民黨地方武裝、懲治土豪劣紳的活動。

11月,中共鄂北特委在以棗陽為中心同時舉行起義,起義後,部隊組成棗陽遊擊隊,與敵人進行遊擊戰,1928年10月,由于桂系軍閥的進攻,鄂北起義最終宣告失敗。

起義失敗了,但是田維揚并沒有對革命失去信心,他前往國民革命軍湖北省警備第5團參軍。

1929年,程子華在在大冶地區舉行起義,起義部隊後來被改編為紅5軍第5縱隊。

1949年他還是師長,1955年授銜時,他和老上司同時被授予中将軍銜

田維揚終于如願參加了紅軍。

部隊來到井岡山後,被編入紅三軍團,田維揚在土地革命時期曆任紅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在中央蘇區,由于作戰英勇,田維揚曾獲得三等紅星獎章。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紅軍整編為八路軍,田維揚被配置設定到115師教導大隊工作,後來擔任蘇魯豫支隊參謀長。

抗戰時期,田維揚曆任團政委,副旅長等職。

解放戰争時期,田維揚曆任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第11師師長,四野41軍第122師師長等職。

在田維揚的軍事生涯中,他人生的高光時刻,應該是在1948年的遼沈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中。

東北野戰軍主力包圍錦州後,蔣介石當即派侯鏡如指揮的“東進兵團”和由廖耀湘統領的“西進兵團”支援錦州,

1949年他還是師長,1955年授銜時,他和老上司同時被授予中将軍銜

塔山位于錦西與錦州之間,是個隻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這裡東臨錦州灣,西接白台山,距錦州30公裡,距錦西4公裡,是國民黨軍西進兵團馳援錦州的必經之路。

東野第四縱隊受命于塔山地區阻擊敵人,當時田維揚任四縱第11師師長。

當時戰鬥開始前,田維揚告訴兵團司令程子華,希望能夠打頭陣,但是程子華安慰他,要11師做預備隊,田維揚隻好服從指令。

在塔山阻擊戰最危急的時刻,田維揚多次率部前去支援,使得部隊最終勝利的守住了塔山,塔山守住了,敵人的支援部隊一直打不過來,錦州解放。

錦州解放後,整個東北的戰局已經形成了“關門打狗”的局勢。

因而一些軍事專家給了塔山阻擊戰很高的評價: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個局部戰場的勝利,它關乎着遼沈戰役的進展乃至結局,而且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自此以後解放戰争的程序。

1949年他還是師長,1955年授銜時,他和老上司同時被授予中将軍銜

遼沈戰役結束後,東野揮師南下,部隊被整編為第四野戰軍,四縱改編為第41軍,11師被改編為122師,田維揚繼續擔任師長,這一年,已經是1949年了。

北平和平解放後,122師負責警衛任務,田維揚嚴令部隊要遵守入城守則,不得去影響群衆的正常生活,那個時候,由于天氣冷,甚至有的戰士都凍得全身發紫,也沒有去敲老鄉的門。

随後,41軍繼續揮師南下,田維揚再次率部參加了衡寶、廣西戰役等。

新中國成立後,田維揚被任命為41軍副軍長。

1950年底,田維揚被任命為41軍軍長,當時部隊準備修荊江分洪工程,田維揚被任命為副總指揮,在此任上,田維揚兢兢業業,順利的完成了任務,而荊江分洪工程,也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1949年他還是師長,1955年授銜時,他和老上司同時被授予中将軍銜

1955年授銜時,田維揚被授予中将軍銜,解放戰争時期,他的老上司,四縱的司令員,也是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也被授予了中将,田維揚與老上司都被授予開國中将軍銜,這在我軍的曆史上,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此後田維揚曆任貴州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77年,将軍因病去世,享年71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