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在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功臣,便設立了淩煙閣,将二十四位功臣供奉其中,是以他們得以流芳百世,受到萬人的敬仰。然而,在這些功臣中,他們的後人卻不怎麼樣,比如大英雄尉遲恭的兒子後來竟然強搶民女,并且也反映出一句古話的正确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在古代小說《隋唐演義》中,尉遲恭給廣大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曆史原型就是隋末唐初的武将尉遲敬德。史料記載,尉遲恭出生貧寒,少年時以打鐵為生,同時也習得了一身好功夫。在隋末天下大亂之際,尉遲恭也參加了起義軍開始四處征戰,因其在戰場上英勇無敵,是以也逐漸成了一大名人,很多起義軍都想将其收入麾下,然而最後尉遲恭選擇了秦王起義軍,也就是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毫無疑問,尉遲恭的選擇是對的,并且其麾下還有像秦瓊這樣的大将。唐朝建立之後,尉遲恭作為開國功臣之一,被封為右武候大将軍,鄂國公,後來又入淩煙閣名垂千古。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間社會中尉遲恭也備受尊崇,他和秦瓊被畫成了門神,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将他們貼在門上,以驅邪避惡保平安,而且這一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尉遲恭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的兒子就不一樣的。史料記載,尉遲恭有三子,長子尉遲寶琳,次子尉遲寶琪,三子尉遲寶環。在這三子中,次子尉遲寶琪最不幸,二十歲追随薛仁貴出征時,在鎖陽城不幸戰死;三子尉遲寶環任邛州刺史,但史料對其鮮有記載,是以生平也不得而知。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是以,隻有長子尉遲寶琳算是最有出息的,在唐高宗時期擔任衛尉少卿,以及遷右衛将軍,父親尉遲恭死後繼承爵位鄂國公。在後世史料中,對尉遲寶琳的記載也甚多,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英武無敵,這一點像其父,但是對其人品的描述隻有隻言片語。是以,這也給很多讀者留下了疑問,不過有件事情可以反映出尉遲寶琳的人品如何。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在《新唐書》中記載,唐高宗時期有個禦史叫劉藏器,有一天他給唐高宗李治上了一封奏折,内容是對尉遲寶琳的彈劾,其中的原委劉藏器也寫得很清楚:當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唐長安城内舉辦了很多猜燈謎的活動,一時間男女老少們都出來湊熱鬧,而尉遲寶琳也同樣和幾個手下人在城裡轉悠。這時,尉遲寶琳看到有幾個民女在河邊放花燈,于是尉遲寶琳就伸頭過去看,結果發現其中一個民女長得十分俊美,是以便起了色心。

緊接着,尉遲寶琳讓手下人将那民女帶過來,經過一番詢問得知她姓張名玉,芳齡十七,尚未婚配,家住城外約三裡地。于是,尉遲寶琳表示想納她為妾,但卻遭到了張玉的拒絕,即便尉遲寶琳再三勸說她也不同意。最後,尉遲寶琳也失去了耐心,他下令讓手下人将張玉綁了起來,在衆目睽睽之下将她帶回了府上。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因為人們都知道尉遲寶琳是朝廷大官,是以也都不敢上前阻攔。幾天後,此事就在城裡傳得沸沸揚揚,是以也就傳到了禦史劉藏器的耳朵裡,而劉藏器本身就是一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劉藏器經過調查,在确認确有此事之後,便連夜寫了一封奏折彈劾尉遲寶琳。

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也頗為震怒,當即下令将尉遲寶琳召進宮問責,并讓他将民女張玉送回去。尉遲寶琳不敢違背皇上的旨令,便親自将民女張玉送回了張家。這件事不僅讓尉遲寶琳顔面盡失,還讓其父尉遲恭也蒙羞。

尉遲恭是大英雄,為何其兒子強娶民女,都是古話在作怪

尉遲恭是大英雄,兒子卻如此不正經,正如一句古話:“大樹底下不長好草”。在小編看來,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因為尉遲父子都是武将出身,對綱常倫德的儒家教育都有所欠缺,是以尉遲恭沒有教育好兒子,也要承擔一定責任,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尉遲寶琳身上,這個鍋除了他自己,别人是不會背的。

參考資料:

《尉遲恭傳奇》作者:王玉喜,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