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之是以能夠傳承千年,是因為我國古代每朝每代都有人記載着他們的曆史,或官方、或民間,總有一些人默默記錄着曆史。而我們之是以能夠了解曆史、研究曆史,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在我國衆多曆史記錄中,其中人氣最高、最令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便是有關古代名将的曆史,如:廉頗,白起,嶽飛,韓信等等,無一不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不過這些名将中很少出現女性的身影。

秦良玉
盡管前些年我們從影視劇中了解到了很多女将,如穆桂英,花木蘭,樊梨花,楊家女将等人,但那些更多來自于現代文學藝術形象,真假摻半。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真正的第一個被載入正史的女将——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是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由于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诰命夫人。秦良玉死後被後人不斷贊頌。就連民國軍閥馮玉祥也曾給出很高的評價:“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
秦良玉出生于萬曆二年(1574年),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衆所周知,重慶是著名的山城,那裡的山地丘陵占了全境百分之七十以上,這種特殊地貌給當地人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尤其是在古代什麼都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受自然的影響更加深遠。
秦良玉是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從小就受到山地丘陵的滋潤,天生“敏感”的她将山地丘陵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她因地制宜創造出了山地特種作戰部隊:白杆兵。
秦良玉18歲便嫁了14歲的馬千乘,馬千乘是東漢名将伏波将軍馬援的後人,是當地的世襲土司。兩人成婚後極其恩愛,當地的百姓們在他們的治理下安居樂業,可謂是其樂融融。
但好景不長,馬千乘1613年的時候生了重病,身體不太好,是以在接待朝廷派來的監軍邱乘雲時,給對方的感覺是不夠恭敬。邱乘雲回到朝廷以後就跟皇帝誣陷告狀,馬千乘是以而被抓入獄中,入獄後的馬千乘由于沒有得到有效的照顧而病逝。
後來朝廷經過仔細審查以後,發現馬千乘并沒有犯任何罪,并且在當地有一定的名聲,是以朝廷留下了他們家的世襲土司之位。這個位置本來應該傳給他的兒子馬祥麟,但是這個時候的馬祥麟還很小,而馬千乘的妻子秦良玉卻已經赫赫戰功。
于是39歲的秦良玉就代表丈夫馬千乘,成為了朝廷冊封的将領。取代丈夫的職位後,秦良玉開始發光發熱,在忠州訓練出了一支強大的白杆兵,成為了那個亂世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白杆兵的裝備完全契合當地環境。他們用當地特有的白木制成結實的長杆,上頭配帶刃的鐵鈎,下頭配堅硬的鐵環。這種裝備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攻防兼備的特種武器。尤其當多支白杆的鈎與環連接配接在一起的時候,它就成為了翻山越嶺的利器,重慶多山地丘陵的地區,在秦良玉與她的部隊眼中“如履平地”,展現出極為高超的軍事素養。
正是由于有着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秦良玉在亂世之中極受重視,當朝廷遇到叛亂或者侵擾的時候,便會請秦良玉率軍前去平叛。
萬曆二十六年,播州土司楊應龍認為播州地形險要,官軍難以進攻,于是悍然反叛,結果被秦良玉率領三千白杆兵打的狼狽而逃,一舉平定了播州之亂。天啟元年,後金率領大軍進攻沈陽,秦良玉率領白杆兵前去救援,幫助朝廷獲得沈陽保衛戰的勝利;天啟二年,彜族首領奢崇明反叛,一度攻占了大量的地盤,包圍了成都,秦良玉率軍擊敗奢崇明,收複所有失地;崇祯三年,滿清皇太極率軍包圍京城,秦良玉率軍前去救駕,令皇太極就此退去。
秦良玉一生中南征北戰,無論土司,滿清,還是張獻忠等叛軍,都曾在她手下吃過苦頭,可以說沒有秦良玉,明朝滅亡的時間就可能會大大提前。秦良玉1548年壽終正寝,享齡七十五歲,她的一生事迹都被記在《明史·秦良玉傳》中,是中國古代正史中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将。
由于秦良玉生前打敗過很多勢力,是以秦良玉的仇家也很多,盡管生前無人敢對她進行報複,但是死後卻很難預料,是以秦良玉的墳墓數量高達48座,而在她死後,有48夥人名義上是去送終,實際上卻是前去打探虛實,結果全都被毒死,于是秦良玉的墳墓以及秦家的後人都得以保全。
最後送上幾崇祯皇帝給秦良玉将軍的詩歌贊美崇祯帝為秦良玉所作的一首詩: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帼甘心受,何必将軍是丈夫。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裡行!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将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憑将箕帚掃胡奴。一派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