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中國古代有“後羿射日”的傳說,遠古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散發出來的巨大熱量,讓大地上所有生靈都無法存活,但是卻又無可奈何。在這個時候,是一名叫作後羿的勇士,手持強弓,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化解了一場浩劫,可見弓箭的威力有多大,在冷兵器時代,那是最為強大的一種武器,是以當人們面對不可解的天災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弓箭。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弓箭出現的時間非常早,在距今三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華夏先民就已經開始使用弓箭,不過當時的弓箭還非常簡陋,就是随便用一支木棍或者竹竿,将一頭給削尖,并用竹子之類有彈性的物品給彈射出去,那就是最為古老的弓箭,直到原始社會時才在箭杆上裝鋒利的石片,讓弓箭的威力漸漸增大。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到封建時期,弓箭的制作工藝已經基本走向成熟,主要分為弓臂、弓弦與箭三個部分,最初的時候弓臂與箭都是采用竹子制作而成,這樣的弓制作非常簡易,可以使用的人也很多,不過威力卻相對較弱,射程相對較短,是以後來人們又采用了其它的種種器材來制弓,最為常見的便是木材與動物角。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易·系辭下》說:“弦木為弧,剡木為矢”,意思就是使用弦木作為弓臂,剡木作為箭矢,可見早在先秦時期,人們用木材來制作弓箭的工藝就已經非常成熟了。不過南方地區由于生長着大量的竹子,人們在制作弓箭的時候,通常會就地取材,是以南方盛行竹弓,直到明清時期依然如此。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北方由于緯度比南方要高上許多,自古便天寒地凍,而竹子通常隻生長在熱帶、亞熱帶與暖溫帶地區,是以北方并無制作弓箭的竹子,但是北方來的遊牧民族卻是自古就以比中原更強悍的騎射之術,而在曆史上多次對中原政權造成威脅,當年秦始皇之是以要修長城,最為重要的原因,也是匈奴的騎射威脅巨大,後來的滿清更是“以騎射取天下”。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射為何會比中原更加兇猛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恰恰就是北方沒有竹子,是以他們能夠擁有的弓箭,基本上都是由木材與動物角所制成的“硬弓”。

北方天寒地凍,沒有造弓箭的竹子,為何遊牧民族騎射比中原還兇猛

根據《考工記》的記載,制作弓臂時,最上等的材料為柘木,次等的便是檍木、柞木,材質非常堅實,能夠承受巨大的力量,自然也就可以有很強的威力,而竹子是最次等的制弓材料,相對容易斷裂。南方總是使用竹子制弓,而北方則通常使用硬木制弓,這就是北方騎射之術為何強過南方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考工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