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片紙非容易

措手七十二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今天,如果沒有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一張原始的中國紙,你知道是怎麼來的麼?

斬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幹,從竹子到一張紙,說它經曆了刀山火海的磨煉,一點都不誇張。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檢視竹材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砍切竹材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竹材去皮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砍折竹子、竹材整捆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刷洗竹材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浸泡竹材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切分竹材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搗碎竹材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研磨竹漿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蒸竹漿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漚爛竹漿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攪拌竹漿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捂竹漿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漂洗竹漿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入池抄紙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抄紙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抄小紙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晾紙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揭紙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挂晾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裁切和規整

傳統丨千年中國:一張紙的沉墨時光

▲進入紙店

這組圖檔來源于1775年出版的水彩畫圖冊《Art de faire le papier à la Chine》(中國造紙藝術),是乾隆年間法國傳教士蔣友仁(P.Michael Benoist)在中國的記錄資料。描繪的,正是竹制宣紙的制造過程。

公衆号ID:kxzyccwm007

您免費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平台

弘揚科學精神·綻放非遺魅力

引領傳統文化新風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