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戰期間,被送到法國的14萬勞工最後結局如何?法國:他們很偉大

1914年6月28日,正值塞爾維亞國慶之際,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遭遇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這次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一戰期間,被送到法國的14萬勞工最後結局如何?法國:他們很偉大

薩拉熱窩事件爆發以後,原本法德之間、俄奧之間一件英德之間的尖銳沖突一觸即發,歐洲出現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劍拔弩張,一個月之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援下,以刺殺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之前同盟國、協約國之間曾簽訂的互助條約在這個時候起到作用。

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的戰争注定不是單純的兩國戰争,而是牽扯到衆多利益集團的多方面戰争,随後,德國、奧斯曼帝國、意大利等國加入同盟國陣營,而對面是俄、法、英以及比利時、日本、中國等國,雙方拉開陣仗,較量了起來。

第一次大戰從1914年開始,到1917年,美國宣布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加入戰鬥,當時的協約國達到27個國家,後來俄國爆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争,直到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标志着結束為止,戰場主要在歐洲。

既然戰場在歐洲,那和中國有什麼關系呢?這就是題目提到的問題了,雖然中國沒有直接軍事參與戰争,但是段祺瑞主張加入對同盟國宣戰,還是得到了一些好處,就當時宣布對德奧斷交關系、放棄賠款、收回天津、漢口租界來說,已經得到了實際利益,最起碼作為參與國,并且是戰勝國,以後在國際方面的話語權提高了,這對當時處于水深火熱的中國百姓來說,還是有點用處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由于積貧積弱,與當時的強大的列強相比不具備硬碰硬的實力,但以實際行動幫助了歐洲,在1915年,梁士诒作為内閣總理看到了德國兩面作戰必然會敗,中國應當派遣勞工,以此作為加入協約國的投名狀。

起初,梁士诒派人詢問英國駐華大使是否可以派遣勞工幫助協約國,英國人看穿了梁士诒的用意,起初是非常拒絕的,并表示出了極度的鄙視情緒,英國人對梁士诒說:你們不配。

一戰期間,被送到法國的14萬勞工最後結局如何?法國:他們很偉大

但是,之後的戰争形式卻成為轉折點,也是英國、法國等協約國始料不及的,1916年2月,凡爾登戰役爆發,法國損失慘重,軍隊傷亡超50萬,此次戰役被外界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6月,索姆河戰役爆發,英國損失慘重,軍隊傷亡超過40萬人,此次戰役被稱為索姆河地獄。

從第一次大戰開始到1916年,兩年的時間内,協約國付出了巨大代價,尤其是人口的急劇減少,後勤補給能力缺口嚴重,法國看中了中國擁有的巨大勞動力市場,就開始向中國施壓,逼迫北洋政府派遣數十萬的青壯年到法國做工。

北洋政府迫于壓力,隻能無奈接受法國的無恥要求,但是當時的青壯年沒人願意遠赴法國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怎麼辦呢?

北洋政府暗中搗鬼,以公司企業的名義吸引中國人前往,用诓騙的方式陸續把14萬勞工送到法國,這些人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就登上去往法國的遊輪,但到了法國之後,這些勞工才明白,哪裡有什麼公司,哪裡有什麼發财之道,全都是騙人的,分明就是上了戰場前線。

抵達法國的勞工們,有一部分被配置設定到礦場,有一部分被配置設定到軍工廠,但大部分都是從事繁重的修建以及後期補給工作,甚至在一些地區,被作為沖鋒士兵充當炮灰。總的來說,去往法國的勞工們,都是處在最底層的,沒有任何權利與尊嚴。

一戰期間,被送到法國的14萬勞工最後結局如何?法國:他們很偉大

但法國士兵在前線打仗,犧牲是不可避免的,随之而來的問題是,留在家中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并且青壯年犧牲以後,有一部分法國女人會成為寡婦,而由于男人稀少的原因,有一部分法國女人就會在與中國勞工在工廠做事過程中産生感情,中國男人身上的勤勤懇懇、安分守己、樸實淳樸等很多優點吸引着法國女人。

據曆史記載,一個叫李秀雲的中國勞工就在一戰結束以後留在法國娶妻生子,并且生了六個兒子,這些孩子們長大之後還曾到中國尋根。

法國巴黎唐人街在之後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專門紀念中國遠赴法國的勞工,并在市中心一角建了一座雕像,上面用漢字、法語兩種文字刻着: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中為法國作出貢獻的中國勞工和英雄的戰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