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梁興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萬歲軍”的38軍軍長,他指揮38軍浴血軍隅裡,鏖戰松骨峰,牢牢釘住了南撤的聯合國軍主力;要是再往前解放戰争期間,梁興初率東野十縱在打的黑山阻擊,為主力部隊圍殲赢得了時間,也是非常的出名。

其實,梁興初從1930年4月參加紅軍,到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的時候,整整五年時間,他還是一名連級幹部,可以說在當年紅軍隊伍中的晉升速度是非常慢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
原來,他出生在吉安青原區渼陂村一個十分窮困的家庭,他父親是一名篾匠,苦勞苦作一輩子,勉強供兒子去私塾讀書,但他從小頑皮,不愛讀書,便去學了打鐵的手藝,雖然打鐵錘煉了他那身鋼筋鐵骨和剛毅有力的性格,使他打起仗來敢打敢拼,然而,當年紅軍隊伍中這種有蠻力的人多的是,上司人說“沒有文化的隊伍是愚蠢的隊伍”,不識多少字的他自然也就提拔得慢,是以,當紅軍五年下來,還是個連級幹部。
直到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之後,梁興初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經過一段時間的速成班的學習,經考核合格畢業之後,他奔赴抗日前線,從此,他就象換了一個人一樣,随後,他任命為蘇魯豫支隊第4大隊的一位大隊長,而且在這一任上打了一仗,這一仗他嚴密組織,精心指揮,終于取得了驕人戰績,那便是著名的兌頭溝伏擊戰。
兌頭溝伏擊戰後,梁興初的晉升速度就明顯加快,短短幾年功夫,由團級到旅級,到了抗戰勝利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山東軍區第1師師長了。那麼,這戰他是如何打的呢?
1939年12月,梁興初率領蘇魯豫支隊四大隊挺進魯南,開辟臨沂、郯城、邳縣地區,他從微山湖出發,東越津浦路,到達膝縣以東上戶主村一帶。群衆聽說是八路軍來了,就跑來傾訴他們肺腑難忍的痛楚。群衆反映“前天有百多個鬼子,從費縣開往滕縣,沿路挨家逐戶拉羊、牽驢、要車,燒了我們的房子,拉走我們的兒子,燒死我們的孫子。”
梁興初得知日軍的瘋狂舉動,對敵人恨得咬牙切齒,同時認為可能是日軍要運送什麼物資,向鄉親們了解了滕縣、平邑一帶日軍的駐紮情況。于是,連夜派偵查員去滕縣偵察,果然,日軍将于次日往平邑運送物資,必然要經過兌頭溝,為此,他果斷決定在兌頭溝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全殲這股罪大惡極的敵人。
兌頭溝是滕(縣)費(縣)公路上的一個重要隘口,周圍有山有溝,是個易于伏擊敵人的好地方,為此,梁興初指令4大隊立即在此設下伏兵,主要是看中了其有利地形。12月26日拂曉,部隊按預定計劃,到達兌頭溝伏擊地點。
上午9時左右,偵察員回來報告說,日軍一個中隊帶着60多輛牛車,已從滕縣城出發,正向這邊開拔而來,于是,梁興初立即指令各營做好戰鬥準備,隻待鬼子“入套”。
不一會,長長的牛車行列及後衛的鬼子,全部進入了伏擊圈。此刻,梁興初高舉着駁殼槍,猛扣扳機。霎時,槍聲震天動地,密集的槍彈帶着憤怒火焰飛向敵群,敵人立即慌亂了。膏藥旗橫躺在地上,車軋腳踏。有的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就應聲倒下喪了狗命。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顧不得選擇地形,有的就地趴下還擊,有的鑽在大車底下企圖頑抗。
日軍中隊長帶着幾個鬼子兵跑到一個山坡隐蔽處打算發報求援。梁興初立即命預備隊投入一個排,朝那地方一陣猛打,打得他們連滾帶爬,逃走了,中隊攜帶的通訊器材被我軍繳獲,已經無法求援了。
遇到襲擊後,敵人回過神來,仗着武器精良,不甘心失敗,便發瘋似的猛沖過來,一次次地向我軍反撲,妄想突開缺口逃命。
為了搶在敵人援兵到來之前,徹底殲滅這些日寇,我英雄的八路軍指戰員在機槍火力掩護下,向日軍連續6次發起沖鋒。由于日軍火力較強,4大隊傷亡較大,3營10連連長、經過紅軍長征來的優秀幹部羅正文壯烈犧牲。
傍晚時分,我軍發動總攻,喊殺聲響徹山谷,日軍被殺傷一部,其餘離開牛車撤至溝底。我軍在強大火力掩護下軍,沖上公路與敵人進行肉搏戰。
梁興初後來回憶這次戰鬥時說:“8連一個戰士一刺刀‘結果’了一個鬼子兵,奪取了一挺輕機槍,幾乎同時,另一鬼子小隊長趁其不備,猛地撲了過來,把我們的戰士推了個跟頭,又把機槍奪了過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8連連長高敬手疾眼快,舉起大馬刀,一個箭步竄過去,大喊一聲:‘要你的狗命!’手起刀落,把鬼子小隊長劈成兩段,機槍又被奪了回來。”敵我的肉搏戰十分激烈,動人心魄。
戰鬥勝利結束,日軍負責押運物資的一個中隊,除3個鬼子舉手投降外,其餘全被擊斃,共繳獲日軍電台1部、步話機3台、迫擊炮13門(原有15門,戰鬥中被損壞2門),歪把子機關槍25挺(原有37挺,戰鬥中被損壞12挺),步槍200餘支,子彈數千發,棉被、棉衣和食品等一大宗。我軍僅傷亡30人。
兌頭溝伏擊戰結束後,115師特電令嘉獎,為慶祝兌頭溝伏擊戰取得的勝利,在部隊駐地召開了軍民聯歡會,部隊文工團還演出了自編的豫劇《大戰兌頭溝》,很受部隊和群衆的歡迎。當時在群衆中留下這樣一段順口溜:
八路軍,真神勇,兌頭溝裡降天兵。
出其不意殲敵寇,百姓安居樂融融。
父老鄉親快起來,驅逐倭寇不當亡國奴!
這一仗的勝利,新區的群衆很振奮,紛紛參軍支前,揮戈舉刀參加自己的隊伍八路軍,到1940年1月,四大隊就從原來的九百多人發展到兩千多人。梁興初也晉升為115師教五旅旅長。年底,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任獨立旅旅長,成立了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後,他任司令員。日本投降後,他擔任山東解放軍一師師長,指揮部隊攻克膠縣,收複諸城,馳騁濟平原,殲敵五千餘。在八年抗戰中,他浴血奮戰于晉、冀、蘇、魯等省的廣大地區,為捍衛神聖領土,建立了卓越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