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在古代,脫胎于周禮的嫡長子繼承制度一直是繼承的主軸,極少數的情況下會出現選賢。

但是大多數時候會選擇嫡長子,這個幾乎是全社會的共識。

在沒有嫡長子情況下,那麼首選庶長子,極少情況會選賢。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尤其在脫胎于周禮的儒學發展之後,嫡長子繼承成了社會的唯一準則。

漢朝在漢武帝時期為了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改漢初黃老治國,兼用百家的情況。此後,儒學此後逐漸成了唯一的國學。

由于中央的大力扶持,儒學一路顯貴,并且借着察舉制度逐漸形成影響深遠的士族集團。到漢末士族已經成了實際上的統治階層。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這個時候的人們對皇室的嫡長子繼承已經根深蒂固,你要是選擇非嫡長子那麼一定遭受到非常重大的政治風波,譬如司馬炎做皇帝以後,隻能選擇比大多數傻子嗨傻的司馬衷來繼承皇位。

非皇室呢?繼承也大多選嫡長子,但是社會寬容度相對較高,沒有很大的政治風波,是以對繼承人的才能都會有所考慮。

到劉備颠沛流離半生在蝸居荊州時候,整個未來三國鼎立的蜀漢集團這個時候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前途一篇渺茫,除了劉備大漢皇叔的金字招牌以及曹操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的贊美!幾乎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當然這個還不是重要的,人生需要奮鬥,但是這個時間的劉備以年過不惑,雖然有多位夫人,但是往日子女大多遺散,身邊沒有一個子嗣來繼承興複漢室的重任。

這個對于劉備集團的跟随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人生有那麼一定渺茫的前途,但是沒有明天,因為主角一死,立馬全部不倫不類,失去了歸屬。

于是,這個時候,出于安慰部屬或者将來自己理想有所繼承,與劉氏有血親的寇封進入劉備的眼簾,随即收為義子,作為未來的接班人來培養,不出意外,他就是未來劉備集團的繼承人。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突然間,寇封由一個沒有希望的人變成了未來可能的漢帝國的繼承人,可謂一步登天。幸運從這裡開始,悲劇也從這裡萌芽。

或許未來的繼承人劉封對劉備集團注入了興奮劑,此後,劉備集團突飛猛進逐漸占領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方。三國鼎立局勢不可避免。劉備集團迎來了巅峰時刻。

但是,作為曾經主心骨人物的劉封,本來光鮮亮麗,但是逐漸成了尴尬的角色,主要因為是劉備的親兒子劉禅在赤壁之戰前出生。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劉禅的出生間接的造成了劉封死亡。由于劉禅的關系,劉封成了劉備集團内一個非常尴尬的從在,由繼承人變成燙手的山芋,但是這一切都還好。

劉禅出生時候,劉備集團還是一個不入流的團體,不大會存在皇位繼承的問題,最多隻是接班人。

但是,這個在劉備即位漢中王以後,劉備集團才出現繼承人問題,這個時候立誰就不僅僅是私心問題而且是禮法問題了。局勢改變,劉禅以庶長子立為王太子,雖然他不是嫡長子,但是劉封一樣成為尴尬的邊緣人。

劉備為什麼最後不傳位給劉封?除了自私還有這個原因!

劉備出于私心肯定會選自己的親生子,而不是首選劉封,畢竟當初的利用關系沒有了,誰不希望自己子孫萬世都是皇帝?

而出于禮法,劉備也必須的選擇劉禅,因為他是庶長子。劉封無論是嫡長子還是庶長子都不占,唯一的優點就是年長,勇武有能力,可是對于蜀漢集團來說這一些都不是必要的。

是以最後劉備選擇了劉禅是出于私心也是出于禮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