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入蜀配合劉備圍攻成都,諸葛亮獨自領軍的首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

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雖然《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奇謀為短,将略不足,政治才能要高于軍事才能;諸葛亮五次北伐大都也無功而返,遭到很多人的诟病。不過小編認為,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不能盲從陳壽的評價,否定諸葛亮的軍事能力。諸葛亮在北伐時雖然沒有實作目的,但根據戰争過程來看,諸葛亮還是能夠壓制司馬懿。至少在訓練和運用正兵上,諸葛亮是要優于司馬懿的。

諸葛亮的軍事生涯

在《三國演義》的小說中,諸葛亮剛被劉備請出來,就施展妙計火燒博望,擊退曹仁,懾服關、張。但實際上這場勝仗是劉備的手筆;在小說中諸葛亮與周瑜共同在“赤壁之戰”破曹,

但實際上“赤壁之戰”與諸葛亮的關系不大,如果非要說,也隻有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劉備這種外交事件。“赤壁之戰”後,劉備攻取荊南,更是把諸葛亮當成一個行政人才。“

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劉備決心消滅劉璋,也是帶龐統入蜀,将諸葛亮留在荊州。

入蜀配合劉備圍攻成都,諸葛亮獨自領軍的首戰

當然這種情況不代表諸葛亮地位不高,小編隻是客觀地闡述,諸葛亮在早期實在是沒有什麼仗可打,基本上在負責後勤工作。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握蜀漢軍政大權,平定南中、北伐中原,終于在發揮出他的軍事能力。

不過諸葛亮的首戰并非平定南中,而是入蜀平定各郡縣,協助劉備對成都的包圍。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作為主帥,率領張飛、趙雲、劉封等人完成了任務。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這場戰役的首位始末。

戰役發生的背景

諸葛亮入蜀的時候,自然是發生在劉備徹底與劉璋翻臉,開始着手消滅劉璋之後,這是大的背景。那麼戰争進行到什麼階段了呢?

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

劉備采用龐統的計策,以回荊州為由誘殺白水關守将楊懷、高沛,開始向成都進軍。劉備接連攻破涪縣、綿竹,

這個過程中,由于吳懿、李嚴等人的投降,劉備的軍勢越打越強,繼續向成都進軍,攻打成都最後一道防線——雒城。

入蜀配合劉備圍攻成都,諸葛亮獨自領軍的首戰

就在這個時間段裡,諸葛亮等人沿水路從荊州入蜀。

很多人以為諸葛亮入蜀是發生在龐統戰死以後,接替龐統的工作。其實不然,

這兩件确實挨得比較近,但在時間段上諸葛亮入蜀要早于龐統戰死。

而且雙方的路線不同,

劉備是由葭萌關到雒城,由北向南打;諸葛亮則是由南郡到巴西、

犍為、德陽等地,由東到西再到北打,

與劉備正好合圍成都。是以說諸葛亮此時入蜀無論如何也不能代替龐統的位置,為劉備出謀劃策。

諸葛亮等人入蜀的過程

一、攻占巴郡

諸葛亮等人率軍沿水路入蜀,首先要攻取橫亘在荊州與西川水路交通之間的巴郡。

巴郡太守是誰,在不同的史料上有不同的說法。在《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巴郡太守為趙筰;在《三國志》和《資治通鑒》中則記載為嚴顔。不過巴郡太守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并不重要,反正最終結果是張飛擊敗趙筰、嚴顔,攻克巴郡。

二、分兵三路

巴郡到手以後,呈現在諸葛亮面前的是益州内部發達的水路交通網,擁有更多進攻方向的選擇。于是諸葛亮等人進行分兵,

張飛北上攻打巴西郡;諸葛亮負責攻打德陽;趙雲西進攻打江陽和犍為。

張飛攻打的巴西郡保護巴郡這個交通樞紐,也可以出兵到成都;諸葛亮攻打的德陽迫近成都;趙雲攻打的江陽、犍為将成都與南中切割,從南向北威脅成都。可以說諸葛亮入蜀後的軍事行動,配合劉備從北到南的壓力,可以将劉璋壓縮在成都一帶。

三、

戰鬥過程

趙雲取江陽、犍為的過程中,似乎很順利,沒有遇到什麼大的阻礙(至少小編沒有找到相關的史料,如果有,還請方家指正);張飛攻打巴西也很順利,巴西郡功曹龔谌主動反叛劉璋,迎接張飛。

不過在德陽這一路,諸葛亮受到不小的阻力。

劉璋部将張裔率領軍隊守衛在德陽,抵禦諸葛亮的進攻。諸葛亮一時半會無法攻克。結合《華陽國志·劉二牧志》中“璋帳下司馬蜀郡張裔距亮,敗于陌下,裔退還”與《三國志·蜀書·張裔傳》中“拒張飛於德陽陌下,軍敗”兩處記載,可以得出結論,即張飛在攻取巴西郡後,反過來幫助諸葛亮擊敗張裔,攻下德陽。

四、戰後結果

江州(巴郡)、阆中(巴西郡)、德陽、江陽、犍為相繼告破,雒城後來也被劉備攻破,劉備、諸葛亮、趙雲、張飛共同包圍成都。成都此時還有一定的戰力,如果劉備選擇硬攻,恐怕還要花費不小的代價。

馬超脫離張魯投奔劉備為消滅劉璋帶來新的轉機。

入蜀配合劉備圍攻成都,諸葛亮獨自領軍的首戰

劉備秘密給馬超一支軍隊,讓他突然出現在成都城外。這一支“生力軍”徹底壓垮劉璋的反抗心理,于是劉璋選擇投降,劉備占領西川,接手劉璋的勢力,初步完成了《隆中對》中提出的“跨有荊、益。”

總結與思考

諸葛亮等人入蜀後連克郡縣,最後與劉備兵合一處圍攻成都,迫使劉璋投降。可以這麼說,

諸葛亮在出山後的首次獨立作戰完成了劉備的要求,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表現得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因為在作戰過程中,巴郡、巴西郡是張飛拿下的;江陽、犍為是由趙雲拿下的,諸葛亮本人則并沒有攻下德陽,還是靠張飛來幫忙。雖然諸葛亮是主帥,但這仍然改變不了他在德陽被張裔所拒的事實。

其實以小編來看,諸葛亮并非一出山就是軍事奇才,畢竟諸葛亮之前一直都在“躬耕于南陽”,雖然肯定會讀書,也和其他荊襄士人進行交流,但還是流于理論層次,沒有直接接觸過戰争;投靠劉備以後,大部分工作也都是外交、政治、後勤領域,沒有獨領一軍攻城略地。

入蜀配合劉備圍攻成都,諸葛亮獨自領軍的首戰

從德陽不克;到完美平定南中叛亂;到一伐時錯用馬谡導緻失敗;再到五伐時堂堂正正壓制司馬懿

(雖然諸葛亮沒有殲滅司馬懿的軍隊,也沒有成功渡過渭水以北斷絕隴山,但從渡渭水攻打北原和渡武功水東進的戰鬥中可以推論出,司馬懿隻能非常消極地收縮防禦,将渭水以南和武功水以西的區域拱手讓給諸葛亮),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的。

由此可見,像諸葛亮這樣天才,要想真正的成為帥才,也是需要實戰的磨砺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