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誕生在上世紀80年的《大内群英》,曾是香港亞視(前身麗的)當時投資最大的清裝野史巨制。盡管57集的制作與場景放在現在有點簡陋,卻依舊被馬來西亞評選上世紀華語百強第11名。況且一部歪曲曆史的武俠宮鬥演義劇,其排名居然力壓央視版“四大名著”與《雍正王朝》等古裝正劇,更是證明馬來西亞的劇迷對“九王奪嫡”“雍正呂四娘”題材的精品劇之狂熱。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康雍乾”是影視劇最忙碌的三大皇帝,大概因為清朝離現在近,祖孫三代留下風流韻事與愛恨情仇野史頗多。而“九王奪嫡”遺留的黑幕太多,雍正英年早逝又帶太多疑點,文人對獨裁者文字獄怨恨,是以《大内群英》幹脆叫呂四娘去刺殺。再通過俠士曾靜與呂四娘等人的孽緣,看雍正、康熙、年羹堯、隆科多等帝王将相為權力犧牲死去,造出萬人空巷收視奇迹!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相比《甄嬛傳》隻是讓雍正帶綠帽子、殺情敵果郡王,《大内群英》則把不擇手段的雍正黑得更為徹底。不僅弑父殺兄、偷改遺诏、逼死母後、斬除親信,就連算命先生預測他是“九五之尊”,都趕忙偷襲滅之。可即便是這樣的他擁有強烈控制欲與私欲,反對奇女子呂四娘一往情深。萬梓良将獨裁霸道的癡情皇帝塑造得很内斂,複雜與孤獨的内心世界更诠釋絕佳。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那時的米雪盡管有點黝黑和嬰兒肥,但一雙水汪汪大眼睛已夠靈動驚豔,何況她烈焰紅唇、鼻若瓊瑤,兩條烏黑靓麗大辮子,更有不可方物的美。她演武功高強的呂四娘,卻單純、善良、癡心,隻因聽從叔叔呂留良的要求,就去幫雍正偷遺囑。她起初對讨厭雍正半夜彈琴,卻慢慢被對方胸懷大志的魅力所吸引,并跟皇帝未婚先睡,她認定兩情相悅,哪怕有越禮之事也無妨,偏偏叛逆讓她迎厄運。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呂四娘雖貌美如花、武功高強,卻可惜不懂政治、不夠理智、心慈手軟。除了稀裡糊塗被迫嫁給了白泰官,釀成失敗婚姻與守寡慘劇。她面對殺全家的魔鬼雍正,始終狠不下心去殺之,甚至偷放惡僧無名報信。她辜負了曾靜、白泰官,對雍正?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她還被黑化的十四皇子欺騙利用,是以這樁千古流傳的情殺案背後,隐藏着各類權勢貪欲的争鬥,以及誤入歧途的薄命紅顔。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姜大衛飾演的曾靜,據說是跟編劇一番閑聊後臨時才添加,沒想到卻大放異彩。他一襲白衣,一張溫柔俊朗的臉,文武兼備,胸襟磊落,還能破案、吹笛子、救死扶傷,才華橫溢,神采飛揚。曾靜在首集末現身,一頂小轎,一隻完美的手,一杆煙槍...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去制敵,瞬間赢得驚鴻一瞥。偏偏《大内群英》則讓這位風流倜傥的江湖好漢,慢慢變得意志消沉,窮途末路。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道德完美、智勇超群的風流奇俠,有翡翠、明珠、獨孤慧中三大傾慕者,還娶到其中兩大美女,這位人生赢家到底踏錯哪一步?因不檢點染上毒瘾?他其實骨子裡是文人氣質的逍遙俠客,并不适合身處肮髒龌龊的政治旋渦。哪怕消滅了紅衣活佛、無名師徒為首的邪惡“血滴子”,救出被綁的兒童,還是認錯了上司,愛錯了佳麗,站錯了隊。是以重傷後,他仍想保持優雅風度,卻拿不住扇子,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曾靜隻能如詩般逝去!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阿哥們都絕非好鳥:十三阿哥為恩情,就去巫蠱害人、頂罪自殺;八九阿哥見雍正被挾持,就帶火槍隊去圍剿;二阿哥吃喝玩樂、沉迷女色,還綁架弘曆,威逼自保;十四阿哥看似忠厚孝順、正直誠懇,卻是假仁假義、優柔寡斷、虛僞懦弱,他私抓孟麗絲,本就仗勢欺人、垂涎美色;等兩人相戀後,他便暗示對方,讓她去獻身年羹堯,搞權色交易來保全性命;他還兩面三刀用暗箭害死曾靜,利欲熏心!伍衛國、莫少聰雖是帥氣小鮮肉,陳寶儀也年輕俏麗,卻都演很準。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年羹堯何嘗不是?這位戰功顯赫的第一大将軍,自從認定輔佐雍正,便去出謀劃策、鏟除異己,立下汗馬功勞。他有膽有識去解散十四阿哥的幾十萬大軍,還因豔遇不淺,睡得玉妍姐妹、孟麗絲三大美女,卻持兵自傲、功高蓋主,逐漸給自己挖好了墳墓。年羹堯曾殺害擋道的村民,等到被告禦狀,他則稱自己失敗在殺了一半人,後悔沒殺另一半。他稱國法隻适用于太平盛世,行軍打仗則要先斬後奏,導緻跟黃守慈結仇,皇帝也要滅他!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楊澤霖将年羹堯的城府狠辣、高傲殺伐、永不服輸,都演到深入骨髓。年羹堯其實還沒夫人懂得急流勇退,等着雍正連下十道聖旨,貶為杭州小兵,穿着黃馬褂怒吼死去。記得他曾問黃念慈為何不考取功名利祿才來複仇,對方輕蔑一笑,“寒窗苦讀比得上真金白銀來得靠譜來得快嗎?”高官厚祿叫他望不清形勢一意孤行,爬的越高摔得越狠,何等凄涼?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西藏血滴子與洋人組建的火槍隊,“傳位于十四阿哥”改成“傳位于第四阿哥”,呂四娘色誘殺雍正,這些争鬥和算計在宮廷劇盛行的今天看,已略顯小兒科。不過,全劇在人物塑造與愛恨私欲等細節下苦功:雍正、呂四娘、曾靜為愛徘徊心痛;韓沖為玉妍嫁人和父親被殺而無奈;名妓柳菁菁能與白泰官心心相印,并叫他後悔不珍惜;孟麗絲淪為男權玩物,便黯然離去;呂留良自持有功便逼皇帝實行新政,衆阿哥與隆科多為名利背信棄義,都在引火焚身;唯獨幼小的弘曆為情義,甘願保護二叔、十四叔、李金貴、陳家洛,何其諷刺?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無論是帝王将相權貴,還是江湖市井風塵,各類錯綜複雜人物都猶如身陷一張無形巨網。随着跌宕起伏的沖突沖突,他們在網内越掙紮越加茫然失态,隻因那張大網就是人性!是以,呂四娘跟雍正最終相約獨處後,她先一番纏綿缱绻,風花雪月地叫對方再彈一曲。那一夜月光灑滿琴弦,她與他都在愛與恨的孽緣邊緣,四娘忍痛告别昔日眷戀,拔劍殺郎君,然後自缢殉情,人死解脫,再無心碎!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曾是武俠小說中最高理念,可如何為國?如何為民?《大内群英》做出一次空前的深刻探索。曾靜起初極力輔佐十四阿哥,後面卻說“改朝換代需要犧牲很多無辜人的生命”。他其實跟對方一樣迂腐懦弱,在明槍暗箭的政壇注定是炮灰。望着曾靜屍骨被紅顔知己焚燒,不光他的悲劇是如此,患得患失的十四阿哥也如此!雍正、呂四娘呢?割舍不下情緣,同樣難破死局!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愛情、親情、善良、正義、公理、生命,仿佛一旦遇見公權力與邪惡欲望,都變得脆弱不堪!濁世佳公子嗟歎大志未遂,叱咤風雲人物敵不過背後捅刀,江湖奇女子則用玉石俱焚終結了孽債!人有情,天無意,改朝換代弑父殺兄慘案則繼續循環!《大内群英》曾有續集,既有乾隆、陳家洛、香香公主奇緣絕戀,還消滅了歹毒的八阿哥、十四阿哥,28年後還有《乾隆大帝》用“平行宇宙”再述曾靜與腹黑帝之傳奇,但武俠永遠解決不了權鬥惡欲。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大内群英》曾有一段插曲,康熙首見年幼孫子,後者回答“愛新覺羅”是黃金的意思,可他不同意黃金最為珍貴。當乾隆天真爛漫地說出——世上真珍貴的東西是“仁義”!他看似童言無忌、真誠善良,實則透出編劇暗藏的巨大諷刺,這些玩弄政治的封建獨裁者能真懂仁義?

聽着本劇前兩部的同名主題曲,以及插曲《一夕到天曉》,三首洗腦神曲,倘若再思索全劇點滴,不如繼續欣賞懷舊!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大内群英》雍正四娘孽緣情殺,權色惡欲引火焚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