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初,時任教導第3旅8團團長的夏德勝接到了上級指令,讓他帶部隊撥掉徐樓據點。徐樓是一個大據點,有數百僞軍駐守,是敵人向我昆張根據地進攻的橋頭堡。8團雖然是一個團的編制,但總兵力僅有5個連,夏德勝考慮到徐樓距陽谷縣城很近,戰鬥一旦打響,鬼子很有可能出來增援,為此他決定自己帶4個連圍攻徐樓據點,團作戰參謀吳忠帶一個連負責打援。

吳忠是四川蒼溪人,12歲就加入了紅軍隊伍,因為年齡太小,連長讓他當了一名宣傳員。僅僅幹了一年,他就堅決要求下到一線部隊作戰,架不住他軟磨硬泡,連長準許了他的請求。吳忠打仗,除了勇敢之外,還肯動腦子,是以仗越大越好,因為多次立功,個人職務也不斷提升。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吳忠所在的部隊被編入了八路軍115師。
由于部隊縮編,許多人都被降職使用,吳忠也由營長降為作戰參謀。這次接到團長布置的任務後,吳忠實地勘察,最終把打援地點選在了景陽岡上。陽谷日軍要想增援徐樓,景陽岡是必經之地。崗上松柏遍布,崗下是茂密的谷子和高粱地,是個十分理想的打援地點。標明了伏擊地點後,吳忠又開始考慮戰術,當時八路的裝備和日軍根本就沒法比,如果在景陽岡上和日軍硬拼,很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傷亡。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吳忠把眼光瞄向了崗下的谷子地和高粱地。農民出身的吳忠對谷子地并不陌生,知道谷穗和谷杆最容易纏人,我軍穿的布鞋還好點,日軍的“牛蹄腳”皮鞋在谷子地可就寸步難行了。想到此,吳忠決定把2排和3排埋伏在谷子地旁邊的高粱地裡,自己帶領1排在景陽岡阻敵,然後尋機将鬼子向谷子地裡引,利用谷杆纏鞋的特性将鬼子困住,再集中火力予以消滅。
徐樓戰鬥打響陽谷縣城的日軍出動了一個小隊前來增援,不料剛走到景陽岡就遭到了1排的阻擊,鬼子仗着火力優勢發起猛攻。抵擋了一陣後,吳忠見火候已到,就帶着部隊向崗下跑去。日軍指揮官見這一小股八路不是“逃”往一人多高的高粱地,而是彎着腰在半人高的谷子地裡轉圈,誤以為是八路逃命時慌不擇路,就帶着部隊追了進來。不一會兒,被踩到的谷子就将日軍的“牛蹄腳”皮鞋給纏住了,鬼子一時之間無法掙脫。吳忠見狀,立刻帶着部隊掉頭殺了過來,此時埋伏在高粱地裡的2排和3排也從後面向日軍包抄過來,前後一夾擊,很快就将這股日軍給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