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授銜儀式,台上他當衆把肩章扯掉,下葬時不願意穿軍裝!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之中,是一代代人前赴後繼來的結果。正是因為上個世紀風雨無懼的勇士們紛争到底,有着奮勇殺敵的堅定信念,才換來了我們如今和平安定的局面,向那些将士們表示最衷心的問候。

而對于浴血奮戰的勇士們來說,榮華富貴都是抛之腦後的事情,而等夠獲得一枚軍章活着被授予軍銜,才是他們十分渴望的事情。在1955年,為了給那些在戰場上有着突出表現的将士們緻以嘉獎,我們國家特此召開了授銜大典。

1955年授銜儀式,台上他當衆把肩章扯掉,下葬時不願意穿軍裝!

9月27日下午5時,在中南海的懷仁堂,主席、總理以及衆多将士們歡聚一堂。台上餘心清主持此次活動,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瞬間氣氛就被帶動了。随後,授予了元帥、大将等等銜位。今天的主人公也是其中一位,但比較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在被授銜之後,當面扯下了肩章,認為低于他想象中的中将軍銜。到底是怎麼回事,大家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段蘇權,1916年出生于湖南省茶嶺一帶。曾在私塾以及高等國小學習長達6年。在他僅僅隻有12歲的時候,就已經參加了多次各式各樣的農民活動,這為他後來有着極其豐富的鬥争經驗做了充足準備基礎。後來,在1930年年末,他加入了我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1955年授銜儀式,台上他當衆把肩章扯掉,下葬時不願意穿軍裝!

一路披荊斬棘,走過霜雪、走過炎熱,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抗戰事業。因為年紀小,并且為人機警、聰明懂事,最重要的是上過學認識字,于是他不久之後就得到了提升,平步青雲。

時間退回到1933年的冬天,當時任弼時帶着紅軍26軍正火速向東前進。而在他們出發之前,還曾經成立了一個師隊,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黔東獨立師。這整支隊伍的得作用就是為了26軍能夠安全轉移打掩護的,負責墊後的工作。而當時師團的政委就是段蘇權,那時候的他才不到18歲。

1955年授銜儀式,台上他當衆把肩章扯掉,下葬時不願意穿軍裝!

因為是臨時組建的,整支師的人數非常少,還沒有達到一千人。不僅如此,食物不充足,彈藥等也是非常缺乏的。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依舊将敵人拖住, 給了我軍主力撤退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至于他們選擇的政策,在當時來說已經是最好的了。師長下令采用聲東擊西的政策,依靠他們很少的人數,然後火力全開,以求吸引住敵人的注意力,随後為主力軍從另一側突圍創造條件。但不幸的是,因為人數差距,這整支軍隊都包圍住。

1955年授銜儀式,台上他當衆把肩章扯掉,下葬時不願意穿軍裝!

但士兵們頑強奮戰不屈不撓,打着遊擊戰,最後隻有少數人成功突圍。段就是其中之一,但也是身受重傷。幸運的是,在他昏迷在一處小山丘上的時候,被路過的村民李木富救了下來,接下來就在他家中休養了幾個月的時間。等到傷勢好轉之後,因為始終沒有大部隊的消息,也聯系不上隊伍,于是他回到了家鄉,并且娶妻生子,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但這樣的時間并沒有長久,後來他有了隊伍的消息,心中掩藏許久的激動又徐徐升起。随後,他下定了決心,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線的旅程。後來,憑借着軍功,他一步步走來,成為了第八縱隊的司令。建國之後,又成為了東北、華北區的空軍司令。

1955年授銜儀式,台上他當衆把肩章扯掉,下葬時不願意穿軍裝!

他之是以在55年僅僅被授予少将,其中他在中途離開了隊伍占了很大的原因。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離世之際,還曾提出過遺願:不願穿軍裝,想要穿着中山服安然離去。

1993年,78歲的段蘇權因病去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