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看過清史的都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再到1644年清軍入關,然後再到1792年清軍遠征廓爾喀(尼泊爾),期間176年,清軍不僅統一了中國,而且在南北兩個方向與西方殖民者展開競争。北面,成功抑制了沙皇俄國的擴張,将從黑龍江到外蒙古再到中亞東部(新疆和外西北)的廣大國土收入囊中;南邊,一方面将從越南到緬甸的東南亞各國收為藩屬,另一方面,通過閉關鎖國的方式(當然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效應),将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後來的英、法海上殖民者擋在國門之外。這一切,沒有強大的軍力是做不到的,我在《清朝成功入關的五大原因》一文中,對八旗軍超強的戰鬥力進行過分析,現在從武器的角度,分析一下清帝國前期擴張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六大神器。

一、清弓。

入關前,清弓是女真族獵手的專用弓,後成為清軍的制式武器。清弓分為三類,戰弓(戰時用)、獵弓(射獵用)、力弓(鍛練用),其特點是弓體巨大、弓梢長并内嵌角片,可發射重箭,穿透力和殺傷力超強,110米可以破皮甲,75米可以破鎖子甲,50米可以破闆甲。時人稱其“弓用八力,箭長三尺,镞長五寸,名透甲錐,所中必洞,或連貫二人而有餘力”。與鳥槍相比,清弓隻是射程不及,但射速更快、穿透力更強。清軍在入關之前與明軍的戰争中,往往利用清弓這一特點,派出重甲兵丁推着蒙濕棉被的戰車為前鋒,阻擋明軍的火器,抵近100米距離後,再發揮清弓優勢,萬矢齊發、萬馬齊沖,明軍往往一戰即潰。後來,裝備火器的清軍又将清弓與鳥槍相配合,用鳥槍制遠、清弓制近,産生極可怕的戰力,在初級火器+闆甲的十七世紀,簡直是一種無敵的存在。這也是清軍在洋務運動之前,一直沒有淘汰清弓的原因。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清弓

二、布面甲。

也就是綿甲,其制作方法大緻是:取江南絲綿7 斤,用布盛于棉布夾襖内,粗線縫緊,放入水缸浸透,取出後用腳在木闆上踏實,然後在太陽下爆曬,直到完全脫水。反複拍打,制成很薄的綿片,在兩層綿片之間綴上鐵甲片,再用銅鉚釘固定,然後外層用軟牛皮和錦緞相配,縫制成甲衣。布面甲既能禦寒,又對早期火器有一定防護作用,而且行動自如,是清軍的利器。直到1905年,清帝國編練“新軍”,采用新式軍服後,布面甲才退出清軍序列。這裡還附帶講一個故事,故宮博物館原藏有近2萬套布面甲。1973年,為改善員工福利,曾将3000套清朝布面甲以每套5角的價格賣給員工,每位員工限購5套,并規定員工購買後一定要拆開綿甲取出其中的絲綿。員工們後來回顧說,這種綿甲非常結實,絲綿品質非常好,用其制作的絲綿被,一直使用到今天。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布面甲

三、紅衣大炮。

原稱紅夷大炮,源于歐洲,是一種船用前膛加農重炮,長3米,口徑130毫米左右,重量在2噸以上。其特點是炮管長,管壁厚,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可以調節射角;火門為長方形,可裝填5斤重火藥,發射10斤重炮彈,射程最高可以達到十裡;設有“星”(準星)、“鬥”(照門),能計算發射彈道,精度很高。紅夷大炮的來源富有傳奇性,一艘英國戰艦在澳門海域沉沒,明軍将其打撈起來後,拆下上面的火炮,仿制後命名為紅夷大炮(紅夷是明朝對西洋各國的通稱),并迅速用于遼東地區的對後金(清)的戰争。1626年的甯遠戰役和1627年甯錦戰役,30門紅夷大炮将八旗軍炸得血肉橫飛,屍積如山,“炮火所及,糜爛數裡”。努爾哈赤也被炸成重傷。明朝廷大喜,将紅夷大炮封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大将軍”。

在後來的明清戰争中,吃了虧的清朝八旗軍隊,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制了紅夷大炮,組建自己的火器部隊(烏真超哈)。因忌諱“夷”字,将其改稱“紅衣大炮”,并仿明朝舊例封“紅衣大炮”為“天佑助威大将軍”。在入關前的松錦大戰中,八旗軍炮兵一次出動40多門重型紅衣大炮,将明軍的堅固城牆炸塌近百米的缺口。

入關後,在曆次與周邊政權的戰争中,紅衣大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清康熙皇帝征讨葛爾丹時,葛爾丹軍隊将1萬頭背負辎重的駱駝組成駱駝陣,鳥槍手埋伏在駱駝陣後面,長矛兵和輕騎兵在附近巡邏警衛。如果清軍向葛爾丹駱駝陣正面進攻,将蒙受巨大損失。清軍調來一百多門紅衣大炮,對駱駝陣狂轟濫炸,将駱駝陣炸垮,葛爾丹潰不成軍。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紅衣大炮

四、藤牌兵。

藤牌兵是清軍的特種兵,士兵身穿繡滿虎紋的厚棉服,可在地上打滾而不受傷,戰時還可用水打濕防火器;胸背等關鍵部位有專用的藤甲護體,這種藤甲十分輕便堅韌,尋常刀砍、箭射均不能将其穿透;頭戴虎頭帽,可增威風。使用的武器是一面藤牌,一把長刀。藤牌用藤編浸油制成的,形狀像一頂大圓帽,用于防禦。長刀極為鋒銳,既可砍人,也可滾在地上砍馬腿。乍一看,藤牌兵造型非常滑稽,但近身肉搏能力極強 。作戰的方式是:單兵作戰時,左手持籐牌,跳躍滾動,滾動至敵人面前時,用右手所持長刀,砍殺敵兵。遇到敵方大隊沖鋒時,則集中成團,把藤牌豎起,形成盾牆。對付敵方騎兵時,三人為一組共同對付一名敵騎兵,其中一人執籐牌,掩護其他兩人,另兩人,一人砍馬腿,一人砍跌落馬下的敵人。

藤牌兵最早屬鄭成功的部隊,後投降清朝。康熙皇帝曾專門看過藤牌兵的表演,并指令組建“虎衣藤牌軍”。在抗擊俄軍的雅克薩之戰中,400名藤牌兵“衆裸而下水,冒藤牌于頂,持片刀以進”,殺死俄軍30多人,俘虜15人,藤牌兵無一人受傷。後來藤牌兵又埋伏在敵城附近,“敵出拒,擊敗之,斬額裡克舍”,斬殺俄軍800多人,沙俄軍被迫投降。

道光年間,在平定回疆張格爾之亂時,1000多名虎衣藤牌兵身穿虎衣、頭戴虎帽,滾動進攻,砍馬腿、斬騎兵,将一萬多名叛軍騎兵擊退。最後俘獲了張格爾,順利平定了叛亂。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藤牌兵

五、贊巴拉特鳥槍。

網民普遍認為清朝的火器比明朝落後,其實這是一個錯覺。在鴉片戰争前,清軍單兵火器已完成兩次更新換代。一次是徹底淘汰三眼铳。三眼铳是明朝北方兵丁的标準配備。明史記載,崇祯皇帝上吊前,曾手執三眼铳在皇宮四處巡查。清軍在入關前,八旗兵就沒有使用三眼铳。入關後,迅速在綠營兵中,用清弓和鳥槍取代了三眼铳。再一次就是在乾隆年間,用贊巴拉特鳥槍取代老式鳥槍。贊巴拉特鳥槍是一種重型火繩槍,最早傳自中亞一帶,後經準葛爾傳入清朝。原來明朝軍隊和清軍使用的老式鳥槍是輕型火繩槍,是歐洲殖民者在十六世紀時使用的一種過時火繩槍。與老式鳥槍相比,贊巴拉特鳥槍口徑更大,發射的彈丸更重,而且配有金屬槍叉,一方面可架起來射擊,提升射擊穩定性。另一方面,可作為對敵肉搏時的鋼叉之用。

雍正年間,清軍在與準噶爾汗國作戰時繳獲了部分贊巴拉特鳥槍,這種大口徑射程遠帶槍叉的火器引起清軍的關注,當時,專門仿造了300杆給前線兵丁使用。乾隆皇帝即位後,為了遠征準葛爾,開始大規模仿制贊巴拉特鳥槍。到乾隆末年,贊巴拉特鳥槍基本取代老式鳥槍。以綏遠駐防八旗軍為例,該部共有八旗兵3200人,卻裝備960多隻贊巴拉特鳥槍,206門子母炮,200杆長矛,其餘為清弓和長刀,贊巴拉特鳥槍已成為标準制式裝備。

由于贊巴拉特鳥槍的普及,十八世紀中後期,清軍保持着對周邊政權的裝備優勢,乾隆年間的“十全武功”,贊巴拉特鳥槍功不可沒。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清朝鳥槍

六、擡槍擡炮。

擡槍是贊巴拉特鳥槍的放大版,如同我軍的殲八之于殲七。擡槍長1丈左右,重量十二三斤到三十餘斤不等,吃藥三兩五錢,鉛子重五錢,一次可裝五個,射程500米左右。發射時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用棉球塞耳,将槍身架在肩上充當槍架,另一人在後瞄準發射,威力極大。一般把較重的擡槍稱為擡炮。擡槍擡炮産生背景是,清軍鎮壓農民軍和西南土司部隊時,在山區作戰,紅衣大炮很難發揮作用,為維持火力,隻有将贊巴拉特鳥槍放大,形成一種超大型的火繩槍。擡槍擡炮是中國獨有的火器,在鴉片戰争以後,抗擊殖民者入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次鴉片戰争時期,廣州鄉勇用擡槍對準一隊英國巡邏兵射擊,當場打死1人,打傷8人。直到中法戰争時期,清軍還認為“打洋人是擡槍得力,一炮可裝卅餘子,并可及七八十步,不用逼碼銅帽,不怕用竭”,将擡槍作為戰争利器向越南方面推薦。洋務運動中,清軍又将擡槍進行改進,造出後膛新式擡槍,“其大端因乎毛瑟,兼有比利時之渾堅,哈乞開斯之利捷,釋放可及四裡之遠,架毛瑟而上之,似為制敵利器”,命名為“堅利遠”後膛擡槍。

直到抗日戰争時期,我八路軍、新四軍和民兵,還有使擡槍作戰的記載。

清帝國前期擴張的六大神級武器,你見過幾樣

擡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