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在張家界森林公園西北端的湖南省桑植縣城北郊,有個“水繞三門,五龍捧聖”的河谷盆地——洪家關。此處是中國工農紅軍曆史上年齡最小的一個紅軍戰士——向軒的誕生地,也是“兩把菜刀鬧革命”而成為我軍締造者之一、開國元帥賀龍的故鄉。

賀龍與大姐賀英、二姐賀戊姑、妹妹賀滿姑等曾用菜刀、扁擔和槍,從這裡開始,打出了一個新世界。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01革命後代 兩歲喪母

“湘西雙槍女英雄”賀滿姑是向軒的親生母親,也是賀龍的親妹妹。

賀英帶領丈夫谷吉廷和妹妹賀戊姑、賀滿姑以及廖漢生等,近30人組成的遊擊隊,在家鄉湖南桑植一帶打遊擊,整整4年。

賀英的遊擊隊“是一支沒有紅軍正式番号卻又實實在在從事工農武裝鬥争的革命隊伍,是一支沒有共産黨人卻又的的确确在共産黨上司下的紅色武裝。”

賀滿姑是一位巾帼英雄,戰場上的她一手雙槍使得是出神入化,毫不誇張地說,當年向軒還在娘胎裡的時候,母親就帶着他上山打遊擊了。

1926年3月,向軒出生了。他出生的那天上午,舅舅賀龍高興地朝天鳴了兩槍,然後彎腰跪下,輕輕地親了一口羊水未幹的小向軒鮮嫩的臉蛋。

1928年8月,賀滿姑不幸被當地的地主武裝抓捕,随後被殘忍殺害,那時的向軒才剛剛兩歲。後來向軒被紅軍救出,跟随大姨賀英生活,并稱呼賀英為媽媽。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02死裡逃生 七歲參軍

1933年5月6日,那是向軒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遭到叛徒出賣,賀英帶領的遊擊隊遭到了突襲,後來寡不敵衆,賀英倒在了血泊中。臨死前,賀英把兩支沾滿鮮血的手槍和四塊銀元塞給向軒,用盡最後的力氣,推了向軒一把:“快跑!去找大舅(賀龍)報仇。”

才剛剛7歲的向軒根本不知道賀龍此時在何處,他隻知道,舅舅在大山那邊。

趁着黑夜,小向軒胡亂地往山上跑,子彈從身後飛來,右腳脖不知什麼時候被打中了,可憐的孩子昏倒在山裡。所幸遇到了前來接應的廖漢生等人,向軒才得救。

今天,7歲的孩子大多都在長輩們的呵護下幸福成長,而向軒的7歲,是血與火澆鑄的;他的7歲,從生與死的考驗中走出來。

向軒和廖漢生等人,在紅二軍軍部向賀龍軍長哭訴了賀英血灑洞長灣的悲壯一幕。

也就是從這天起,7歲的向軒加入了“紅小鬼”的行列。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03九歲長征 磨煉意志

1935年11月19日,中央紅軍長征一年之後,紅二、六軍團21000人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的率領下,從湖南省桑植縣的劉家坪、瑞塔鋪、縣城等地出發,踏上漫漫征途。此時,9歲的向軒已是紅二、六軍團司令部通信班的副班長。

不知不覺間,小向軒長大了,懂事了。行軍時,雖說腿傷沒有徹底好,有時還流血流膿,但他不肯享受部隊給3個年紀最小的孩子夥用的騾子,總是把騾子讓給别的孩子們騎。

當年的通信班有19個“紅小鬼”,最大的14歲,最小的就是9歲的向軒,但在做事上,向軒總是一馬當先。站崗放哨明确規定,10歲以上的一人一班崗,小的3人一班崗。可每逢向軒他們3人站哨時,向軒總是手一擺:你們睡覺去,我一個人站。

“紅小鬼”們“人小鬼大”,紅軍隊伍裡到處有他們的用場:哨兵、勤務兵、通信員、号手、偵察員、馬夫、護士、演員……

他們大多數人穿的軍裝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幾乎拖到地面。他們說,他們每天洗手、洗臉三次,可是他們總是髒,經常流着鼻涕。他們常常用袖子揩,露着牙笑。

他們的英勇的故事流傳很多。他們并沒有得到或者要求作為小孩照顧,許多人實際參加了作戰。”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04奮勇作戰 身負重傷

戰争,冶煉着向軒的青春和勇氣。少年的無知、怯懦,逐漸被硝煙融化,沉澱的是無畏和頑強。

1948年夏天,在陝西省大荔縣荔北戰役中,西北野戰軍358旅工兵連連長向軒,和戰友們用改裝成功的清朝土炮,轟擊敵人的工事,把敵人打垮。

敵人被撂倒一大片,可殘敵仍負隅頑抗。突然,敵人的槍榴彈射中了向軒,他倒在血泊中,右眼窩鑽滿了炸籽,右腳面被打穿,全身26處負傷,部分彈片至今仍未能取出。

縱隊司令員、獨臂将軍賀炳炎得知向軒負重傷後,既為他的勇敢而歡欣,同時又有些負疚:畢竟向軒的父親和兩位母親都為革命事業捐軀了,萬一他有個好歹,怎麼向他的親人賀龍交代?

賀炳炎猶豫了很久,終于還是将此事報告了賀龍:向軒的眼睛打瞎了,我沒保護好他,我對不起你呀!

沒想到,賀龍不僅沒有責任賀炳炎,反而說:(向軒)即使犧牲了,也沒啥!别人的孩子能犧牲,我的孩子的生命也是一樣的生命!

時危見人節,世亂識忠良;天地有正氣,開辟華夏路。為了新中國,賀龍元帥的家族共出了109名英烈。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寫在最後:

1955年,年僅29歲的向軒因功被授予中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上校。1960年12月,任成都軍區成都軍分區後勤部軍械科副科長;1978年11月,任四川省軍區成都軍分區西城區人武部副部長。1982年12月離休,現居四川成都。

從戰火中走來的向軒,在談及長征途中的艱難困苦時,總是說:“長征路上雖然很苦,犧牲的人也很多,但大家始終有一種信念,一種無論如何都要走下去的信念。我也是這樣。”

中國最小的紅軍娃娃向軒:7歲參軍,9歲長征,94歲仍健在!

我想,這正是94歲的老紅軍向軒對當代年輕人的希望和囑托:保持紅軍時代的光榮傳統,團結同志,永葆信念,決不放棄。

其實,戰争遠未停歇。可能隻是戰場變了,戰術變了而已,這需要國人的奮勇,更需要一顆炙熱的赤子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