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統帥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卻不惜身家性命,數次幫助我軍

大家都知道,國民黨軍有“五大王牌軍”,包括新1軍、第5軍、新6軍、第18軍、第74軍,名将如雲,戰鬥力非常強悍。

其實,當時還有一支部隊,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不在這“五大王牌軍”之下,甚至猶有過之,就是稅警總團。

他統帥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卻不惜身家性命,數次幫助我軍

稅警總團顧名思義,就是一支負責征稅的警察部隊,按理說跟正規的王牌軍沒法比,但這個稅警總團是宋子文親手創立的部隊,宋子文的地位大家肯定都知道,蔣介石的大舅子,官至财政部長,隻要他想幹,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是以,在宋子文的大力扶持下,稅警總團的實力非常強大,武器裝備堪稱國内首屈一指,畢竟隸屬于财政部嘛,不差錢!

那麼,誰來統帥這支稅警總團呢?自然也是實力派人物,比如第一任總團長是溫應星,第二任總團長是王庚(陸小曼的第一任丈夫),都是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生。

那麼,第三任總團長是誰呢?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位非常特殊的人物:莫雄。

他統帥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卻不惜身家性命,數次幫助我軍

咱先來看看一個曆史片段——

1934年9月,在國民黨廬山軍事會議中,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制定了一份專門用于對付紅軍的“鐵桶計劃”,企圖通過步步為營推進、層層築造工事的手段,實作對紅軍的徹底圍剿。

然而,還沒等蔣介石付諸行動,這份計劃就早早地流入到了紅軍的手中,紅軍果斷開始了長征,進而為中國革命保留了火種。

那麼問題來了:像這樣高度機密的計劃,怎麼會洩露出去呢?連蔣介石都莫名其妙。

這個幕後高人,就是莫雄,時任江西德安贛北第四區“剿共”保安司令。

他統帥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卻不惜身家性命,數次幫助我軍

莫雄是廣東英德縣人,16歲就參加了中國同盟會,先後參加過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北伐戰争,因為打仗勇猛而且為人仗義,在粵軍中無人不知。

但是,真正讓他揚名的,還要數1922年6月陳炯明發動兵變進逼孫中山總統府時,莫雄堅決地站在了孫中山的一邊,為驅逐陳炯明和穩固廣州革命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從此深受孫中山的重用。

也正是這個時候,莫雄和蔣介石結識了。起初,莫雄對這個儀表堂堂而且時刻畢恭畢敬的年輕人還是很欣賞的,然而等廖仲恺遇襲案發生後,蔣介石卻以調虎離山之計奪取了粵軍指揮大權,徹底架空了許崇智、莫雄等一批粵軍元老,這樣一來,莫雄和蔣介石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當然,僅僅隻是這些沖突的話,還不足以讓莫雄舍出身家性命去為紅軍輸送情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莫雄認為,我黨所主張的社會主義,和孫中山的主張其實是一回事,幫助我黨,便是為實作中山先生的遺願而奮鬥!

他統帥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卻不惜身家性命,數次幫助我軍

巧的是,當時蔣介石正在為剿共忙得焦頭爛額,眼看人手愈發不足,于是莫雄便再度被啟用,并且特許他自己招攬人手,組成“剿共”班子。

這自然給了莫雄極大的便利,他專門跑到上海,與上海的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系,由他們派出一批骨幹來協助自己。這樣一來,便出現了有趣的一幕:一個“剿共”的司令部裡,竟然全都是我黨的骨幹!

在莫雄的轄區内,表面上看戰鬥打得很激烈,但實際上呢?駐紮在那裡的紅軍卻是過得悠哉遊哉,而蒙在鼓裡毫不知情的蔣介石還甚為欣慰,并特邀莫雄參加了廬山軍事會議。那個高度機密的“鐵桶計劃”,正是莫雄在這個時候竊取出來的。

不過,國民黨特務終究不是吃幹飯的,莫雄和地下黨人有聯系的事,很快就被察覺了,被押送到了南京軍法處。

他統帥國軍最精銳的部隊,卻不惜身家性命,數次幫助我軍

幸運的是,就在莫雄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兩廣地區爆發了陳濟棠掀起的反蔣運動。這時候有人提出,莫雄早年曾在粵軍部隊待過,讓他去遊說陳濟棠,或許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此時的老蔣隻想着盡快平息事變,當即便應允了,就這樣,莫雄幸運地躲過了一劫。

既然好不容易逃出來了,那自然沒有再回去的道理,為了躲避追查,莫雄隐姓埋名隐居起來。

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後,莫雄出于民族大義,再度出山,出任過廣東南雄縣長、韶關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繼續暗中與我黨的人合作,共商抗日大業。

新中國成立後,經葉帥親自邀請,莫雄出任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于1980年病逝,享年89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