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追擊,開始戰略性轉移,進行長征。長征是人類曆史上的偉大奇迹,無數戰士參與其中,其中還有許多女兵,或許她們戰鬥力略遜于男兵,但是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長征途中年紀最小的女兵,她的名字是王新蘭。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王新蘭,1924年出生,是四川宣漢人。她家境富裕,叔叔王維舟和哥哥姐姐都是共産黨員,小小年紀就接觸革命思想,7歲開始幫助黨組織秘密傳遞檔案,她年紀小人又機靈,總是可以順利完成任務。

1933年紅軍入四川,王維舟上司的“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他任軍長。紅軍即将開始長征,大家都要參加革命,隻有王新蘭和多病的母親被留在家中,她很着急,幸好15歲的姐姐、紅軍女戰士王新國鼓勵她,帶她一起去報名參加紅軍,母親也表示支援,隻擔心她年紀太小無法加入。

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姐妹二人,他見到這個還沒有步槍高的小姑娘也是很無奈,王新蘭立刻說自己會寫字,姐姐也幫着介紹她幫黨組織完成的一些任務,但是徐立清還是猶豫,王新蘭年紀太小了,隻見這個小姑娘說道:“小怎麼了?哪個天生會打仗,還不是一點點學起來的。我雖然年齡小,可學東西還快呢!”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看到她有有這樣的決心,徐立清猶豫了,王心國接着說:“白匪來了,和紅軍沾邊的都得殺,留下來不是等着讓白匪殺嗎?就讓她跟着紅軍走吧,我曉得她太小,沒辦法,能活下來就活,活不下來就……”徐立清想了一會,終于點了頭,就這樣,年僅9歲的王新蘭加入了紅四軍,她成為政治部宣傳委員會下屬的宣傳隊的一名宣傳員,他們的母親也托付給了地方蘇維埃組織。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1935年3月30日,不到11歲的王新蘭和隊伍一起開始長征,穿山越嶺,爬冰卧雪,無論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也咬牙堅持。有一次她發高燒,牙關緊閉,頭發眉毛全都脫落了。宣傳隊的一位大姐抱着一線希望,天天把飯嚼爛,掰開她的嘴,一點點喂她。漸漸地,王新蘭終于奇迹般地睜開了眼睛。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盡管路途遙遠,王新蘭隻要有機會就到處唱歌跳舞,為戰士們加油鼓勁,最終大部隊勝利到達陝北。當然這段旅程對成年戰士來說走得都太艱難,年紀這麼小的小姑娘也是靠着大家的幫助才能不掉隊。

長征結束後,王新蘭被派到延安紅軍大學學習。途中在雲陽鎮歇腳,當時,村子裡住着即将改編的紅軍,她就在這裡認識了蕭華将軍。二人一起散步,一起交流,逐漸有了好感,羅榮恒幫二人牽了線,王新蘭也保證學習結束了,前線也允許有女同志時就會去一一五師工作。這一年她13歲,蕭華21歲。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直到1939年,王新蘭才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去了一一五師蕭華的挺進縱隊。她到的時候蕭華下部隊去了,王新蘭等待時一個身挎盒子槍的小戰士沖她一笑,王新蘭問:“為何笑我?”他說:“我認識你!”“奇怪,我在延安,你怎麼會認識我?”“我們司令員經常看你的照片,司令部的同志都知道你。”由此可見二人感情深厚,11月21日,他們結為夫妻。一個是"娃娃軍官",一個是長征最小的女戰士,二人真的是非常般配。

她是長征途中最小的女兵,19歲嫁給開國将軍,如今96歲仍健在

新中國成立後,蕭華将軍也成為了我軍中最年輕的開國上将,王新蘭也被授予上校軍銜。二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了近半個世紀,直到1985年8月蕭華将軍逝世,而已經96歲的王新蘭上校依舊健在。

生活在戰争年代的革命夫妻,首先考慮的都是國家和人民,之後才是自己的小家,他們的愛情平淡而又轟轟烈烈,實在讓人羨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