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了薛寶钗這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其實,表面上看起來端莊典雅的薛寶钗,是一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了薛寶钗這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當薛寶钗在滴翠亭即将面臨偷聽小紅和墜兒談話的尴尬處境時,她本能的反應,就是把偷聽的責任,推到林黛玉身上。

寶钗在外面聽見這話,心中吃驚,想道:“……今兒我聽見了她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猶未想完,隻聽“咯吱”一聲,寶钗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着叫道:“颦兒,我看你往哪裡藏。”

明知道聽見了小紅的“短兒”,是一件很沒趣的事,可能會讓小紅“人急造反,狗急跳牆”,卻故意将這樣的尴尬,轉嫁到了林黛玉身上。

以後小紅遇上林黛玉的時候,會不會心中暗暗生疑?會不會對林黛玉産生不好的想法?這根本就不在薛寶钗的考慮範圍之内了。她隻要化解自己的尴尬處境,根本就不會考慮林黛玉的處境。

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了薛寶钗這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當平兒要将大觀園中管花草的差事,交給莺兒的母親時,薛寶钗的表現也很耐人尋味——

寶钗道:“斷斷使不得,你們這裡多少得用的人,一個一個閑着沒事辦,這會子我又弄個人來,叫那起人連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們想出一個人來,怡紅院的老葉媽,她就是茗煙的娘,那是個誠實老人家,又和我們莺兒的娘極好……她有不知道的,不必咱們說,她就找莺兒的娘商議去了,哪怕老葉媽全不管,竟交于那一個,那是她們私情,有人說閑話也怨不到咱們身上……”

管花草的事情,是大觀園中最肥的差事,薛寶钗不是不想讓自己手下的老媽子管,而是怕有人埋怨自己,手伸得太長。

經過薛寶钗的這一番巧妙安排,差事其實還是落在莺兒的母親身上,就連茗煙的母親,都要承薛寶钗的情,大觀園的其他婆子們,還說不出什麼話來。這才是薛寶钗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得到了好處,還讓人無可抱怨。

當救過薛蟠的柳湘蓮出家的時候,當尤三姐自刎而盡的時候,薛寶钗表現出來的冷漠和自私,更是讓人不寒而栗。她考慮的,隻有那些對自己家裡還有用的夥計們,該如何招待,而對于薛蟠的救命恩人柳湘蓮,則根本“毫不在意”。

薛寶钗從小跟着父親博覽群書,是《紅樓夢》中最有才華的姑娘之一,和林黛玉并駕齊驅。為什麼這樣一位知書達理的姑娘,會成了一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她的父母對她究竟進行了什麼樣的教育?換句話說,究竟是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才造成了薛寶钗的精緻利己?

從薛寶钗的人生經曆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她的文化素養,都來自父親的精心培養。而自從薛寶钗的父親過世之後,薛寶钗很顯然是深受母親薛姨媽影響,從此以後,她的性格也有很大的變化。

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了薛寶钗這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曾經的薛寶钗,是一個林黛玉式的率真女子,也曾經偷着看過《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書,喜歡詩詞歌賦。可後來的薛寶钗,就變成了一個貌似恪守封建道德,卻一心隻替自己打算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無疑,這就是薛姨媽的熏陶。因為薛姨媽就是這樣一個女人。

她帶着一雙兒女進京,就是為了讓女兒能成為賈府的媳婦,能成就“金玉良緣”。此時的薛家,迫切地需要一個有錢有勢的家族支撐幫扶。在薛蟠的婚事上,薛姨媽也表現出“精緻利己”,是以,雖然邢岫煙溫婉懂事,但因為家境貧寒,被薛姨媽排除,但為了拉攏邢夫人這個榮國府的大太太,薛姨媽把邢岫煙許給了薛蝌。

這樣巧妙的安排,既可以讓薛家得到邢夫人的支援,又可以免掉薛蟠娶一個窮人家的女孩做媳婦的風險。

而在薛蟠的婚事上,薛姨媽選擇了與邢岫煙性格截然相反,但家境非常富貴的夏金桂。薛姨媽的算盤打得巧妙,卻沒想到夏金桂也不是個好惹的,進門之後把薛家鬧得雞犬不甯。

這就是薛寶钗的原生家庭。雖然薛父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儒商,也曾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過薛寶钗,但因為薛父過世太早,薛寶钗開始轉而受到薛姨媽的影響,才成了一位精緻利己主義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