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國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才不過人民币20元上下。在那個連"萬元戶"都很稀少的年月,如果誰擁有30億人民币的财富,那這個人一定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首富。

時間的輪盤撥回到1943年秋,當時僞滿洲國著名的"财神爺"、親日派大漢奸趙欣伯與妻子匆匆帶着2隻沉甸甸的大箱子從奉天機場乘飛機飛往日本東京。

下飛機後,二人迅速乘車趕往位于東京市世田谷區成城町的一所住宅安置箱子,那2隻大箱子裡裝的究竟是什麼?他們為何要把這些東西從僞滿洲國千裡迢迢地帶到日本呢?

昔日留日法學博士趙欣伯的親日派漢奸之路

1890年,趙欣伯出生在河北宛平的一個普通人家之中。待到趙欣伯成年,父母托人将他送到北平城去當紫禁城的禁衛軍,因為趙欣伯為人機靈、能言善辯,便得到了一個去省立天津北洋大學進修的好機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趙欣伯不願再回到紫禁城,便憑借着不錯的長相進入了北平的一個平劇團,成為了一名男旦演員。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一日,美豔的青樓女子王碧琰到茶館看戲,一場戲下來竟深深地愛上了台上的男旦趙欣伯。從那以後,王碧琰一有空就去找趙欣伯喝茶逛街,雖說王碧琰出身青樓,還比趙欣伯年長8歲有餘,但濃情蜜意恰好融化了這對青年男女,兩個人感情穩定後,王碧琰甚至不惜拿出積攢了數年的銀錢供趙欣伯赴日留學深造。

趙欣伯并非薄情之人,1915年,他在日本東京安頓好了一切之後,便回國與王碧琰辦理了結婚手續,然後将王碧琰接到東京來陪讀。

1919年,懷孕已經足月的王碧琰因為難産而死在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趙欣伯一度捶胸頓足、傷心欲絕。安葬了妻子後,趙欣伯完成了日本明治大學的畢業論文,剛一畢業就擔任了日本陸軍大學的漢語講師。

看着哥哥趙欣伯形單影隻,他的妹妹便将自己的好閨蜜耿維馥适時推到了哥哥身邊,原來,長相酷似王碧琰的耿維馥早年間出入趙家之時便偷偷喜歡上了趙欣伯,如今趙欣伯沒有了妻室,耿維馥便如願與趙欣伯展開了交往。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随着兩人交往的加深,趙欣伯的确也愛上了耿維馥,而當他們商量着要結婚之時,趙欣伯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耿維馥能改名為趙碧琰。

任誰都能聽得出來,這是趙欣伯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懷念逝去的發妻王碧琰,秉性純真善良的耿維馥沉浸在甜蜜的愛情之中,并未多想便點頭答應了改名的事。婚後一年,已經改名為"趙碧琰"的耿維馥誕下了一個男嬰,取名為趙宗陽。

1925年,趙欣伯回想起當年發妻因難産而慘死在醫院的場景,便憤而提筆寫下了一篇法律論文,這篇論文援引了不少中日法典法條,字字泣血、行行帶淚。

沒成想,這篇奮筆寫下的論文竟然幫助趙欣伯獲得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博士的學位,趙欣伯也是以而成了曆史上第一個獲得日本法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1931年,趙欣伯攜妻帶子回到了中國東北,先是拜在"東北王"張作霖門下,受任東三省保安司令部法律顧問一職。

九一八事變後,骨子裡就是親日派的趙欣伯便開始向日本人靠攏。他用流利的日語和日軍高官大談特談建立"僞滿政權"的設想,還提議将長春改名為"新京"。日本人覺得趙欣伯是個可用之人,便在僞滿洲國成立後,任命趙欣伯出任"立法院"院長一職。

"立法院"院長實際上就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空頭名号,趙欣伯得到的薪俸也僅僅剛能滿足一家大小的普通日常生活所需。

趙欣伯不想過寒酸的日子,于是,他開始玩轉手中的權力,從下屬和百姓身上搜刮錢财,僅僅5、6年的光景便迅速地積累起了一筆極為可觀的财富。據說,發迹後的趙欣伯所擁有财富要遠超大軍閥張作霖,彼時,很多東北政界人物都暗地裡稱趙欣伯為"财神爺"。

狡兔三窟,趙欣伯夫婦在日本囤買了大宗土地及房産以備好退路

二戰開始後,趙欣伯默默觀察時局的動向,他害怕日本一旦戰敗,自己身為中國人人痛恨的"漢奸走狗"會随之落得一個凄慘的下場。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于是,趙欣伯夫婦開始拿着巨額錢财多次趕赴日本東京,購置了百餘處土地和房産,而且房産地契上全部都署上妻子趙碧琰一個人的名字。

1943年初秋,趙欣伯夫婦再次赴日,剛下飛機便乘車來到早先他們在東京市世田谷區成城町所購下的一所住宅之中,将帶來的2個大箱子放入卧室地闆下的那個"防空洞"内,然後叫勞工在上面澆築了約1米深的混凝土。

因為趙欣伯夫婦還要傳回中國,是以,他們就委托1名日本律師來幫其管理位于東京的那些土地和房産。

二戰結束後,趙欣伯因昔日的漢奸行徑而獲罪入獄,入獄前,趙欣伯将一個鐵皮箱交給了趙碧琰,告訴她小心保管,以後她們母子倆很可能要指望着這個箱子過活了。

1946年,因事實清楚、證據确鑿,昔日的大漢奸趙欣伯被定為叛國罪,5年後,61歲等到趙欣伯猝死在監獄之中,沒能等到與妻兒重聚的時刻。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對漢奸及其家屬是極其痛恨的,深怕受到牽連的趙碧琰到公安部門将名字改成了耿碧琰,然後抱着那個箱子、帶着兒子回到娘家隐居起來,過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重見天日的巨額财産引來無數騙子觊觎

10年之後,日本方面對東京成城町一帶的無主房屋進行統計和調查,發現了趙欣伯昔日在日購下的大宗房産土地,那些土地據說有将近1600公頃,房屋10餘間,還在房前屋後發現了20多箱财寶,估算總價約為人民币30億。

因為當時可以找到的房産地契均署名為"趙碧琰",是以日本政府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來暫時保管這批财物。後來,東京的一家報社寫了一篇報道将這件事情傳揚到了國際層面,很快就引來了無數騙子假扮成"趙碧琰"赴日試圖騙取這筆巨額财産。

自1962年起,70多個來自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各路騙子紛紛"粉墨登場",僞造了很多所謂的證據、背熟了多個版本的"台詞",就是為了能夠将趙欣伯夫婦留置在東京的那筆巨額财産騙為己有。

而當時中國大陸的新聞途徑比較閉塞,隐名埋姓許久的耿碧琰母子并不知道趙欣伯留下的遺産正在遭人惡意騙奪、搶占之事。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曆時20餘年,趙欣伯遺産終于得歸其主,深明大義的妻子主動捐出了24億給國家

1963年,中國華僑總會的負責人聞聽日本國内正發生着一件舉國震驚的"趙氏遺産公案"。随後,這位負責人經過詳細了解,得知那筆巨額财産的主人乃是昔日大漢奸趙欣伯夫婦的時候,他便吩咐左右,一定要通知到趙欣伯的妻兒親屬,幫助"趙碧琰"收回該筆巨額财産。

于是,在中國華僑總會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援下,70多歲的耿碧琰又将名字改回趙碧琰,并帶着一些證據飛赴日本參加開庭問訊。

1984年,日本法庭采取了極為審慎的态度,多番尋找認證、物證,最終确認了來自于中國北京的那位老太太才是真正的"趙碧琰",幫其赢得了這場跨度為22年的跨國巨額遺産争奪戰。

擁有30億财産的趙碧琰立刻成為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首富,可她并沒有趾高氣昂,也沒有不可一世。經曆了人間滄桑的她感念國家對她們母子二人的寬待信任,及在遺産争奪戰中的大力的幫助與支援,她将其中的24億财富上交給國家後,又拿出近5億元捐獻給了日本的"中華文化教育财團"。

80年代,漢奸趙欣伯留日30億遺産案宣判,其妻捐24億給國家

雖說最終趙碧琰留給自己和子孫後代的錢财沒那麼多了,但她這樣做确實非常令人感動、敬佩。不管她的舉動是在替亡夫趙欣伯贖罪還是在回報祖國對她的無私幫助和關懷,深明大義的趙碧琰最終還是被人們所稱道、所敬服。

昔日從中國百姓身上刮取的财富最終又回到了中國大地,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