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古語有雲:“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意思是老人若是可以不因疾病、貧苦而亡,隻是單純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那便是一件非常美滿的事情。在條件艱苦的過去,能活到耄耋之年(80~90歲),着實是一大幸事。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是一位81歲高齡的老農,平時和鄰裡之間關系處得很好,對誰都是樂呵呵的笑臉,然而突然一天,他卻被警察帶走了,并要将其槍斃,不明真相的村裡人都來為他求情,警方公布真相後,群衆當即怒火中燒,希望警方早日處決他。他是誰?到底做了什麼事讓人如此憤怒?
故事還要從清朝同治年間說起,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遼甯省大連市普蘭店區泡子村一地主家庭呱呱墜地,父親為他取名為劉雨田,由于家境不錯,父親還是一個舉人,故而劉雨田從小就擁有寶貴的讀書機會,8歲開始,劉雨田就被送去私塾讀書了。
剛開始時,他也嘗試努力讀書,卻不料這位大少爺根本不是讀書的料,學啥啥不會,偷懶耍滑卻是好手,故而後來幾次參加科舉考試,皆名落孫山,既然不是讀書的料,幹脆就别讀了。父親很郁悶,但劉雨田卻很開心,不用讀書正好,每天混混日子快快樂樂就好,就在此時,一個改變劉雨田人生的人出現了,他叫鄭永昌。
其實這個鄭永昌并非中國人,而是一個來自日本的間諜,本名叫神武光臣,他一來到泡子村,就聽說了地主兒子劉雨田的大名,故而主動接近他,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套取情報,并拉攏劉雨田為日本效力。
頭腦簡單的劉雨田很快就被鄭永昌蒙蔽了雙眼,跟着他到處遊手好閑,關系十分親密,鄭永昌見時機成熟,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希望他為大日本帝國效力,并許諾他高官厚祿,金銀财寶,劉雨田很快便投靠了日本人,成為一個賣國求榮的漢奸。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戰争爆發,接着日軍登陸大連,并開始了侵略之路,無數百姓是以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但劉雨田卻因為早早和鄭永昌打好了關系,故而毫發無傷,甚至日子過得愈發潇灑。
11月6日,日軍攻陷大連金州城,劉雨田甚至挂着日本人送他的軍刀,趕着10輛滿載軍需物資的馬車,前去金州“慰勞日軍”,看着兒子如此賣國求榮的行為,父親被活活氣死,鄉親們更是對劉雨田恨之入骨。
但這一切,都沒能改變劉雨田的行為,他不但積極給日軍提供物資,還動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幫日本人找情報,給他們當向導,帶着日軍攻打中國同胞,喪盡天良。
等到甲午中日戰争結束,清政府立刻通緝劉雨田這個漢奸,早早收到消息的他帶着錢财就跑路了,接着便聯系到日本人,表示希望去日本生活,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劉雨田把祖上傳下來的寶貝都送給了日本,裕仁天皇收到寶貝後非常開心,還賜了他龜山松太郎這個日本名,劉雨田感激涕零,更加堅定了為日本人賣命的決心。
1898年,劉雨田加入日本國籍,等到後來抗戰爆發,劉雨田還作為“日本駐中國進階顧問”回到中國,為日軍搜集情報,為了更好地服務日軍,劉雨田将祖上傳下來的1200畝土地和200多間房屋全部變賣,換得錢财,買來2架軍用飛機,送給日軍,日本人便開着它們,來屠害中國百姓。
然而正義必将戰勝邪惡,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戰敗的日本人紛紛回到日本,“日本人”劉雨田自然也要趕緊回去,結果慘遭拒絕,原來,日本人不過把他當成一條走狗,失去利用價值後,當然抛棄了。失去了日本人的庇護,劉雨田知道自己的下場,為了躲避通緝,他躲到了大連普蘭店地區,化身為“老農”何文泉。由于此時逃難的人特别多,故而當地人也沒有發現異樣。
為了隐藏自己的過去,劉雨田對誰都是一張笑臉,樂于助人,鄉親們很快就接受了這位“樸實”的老農,鄰裡關系特别好,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公安部門在全國各地展開了清除反革命的運動,很快,劉雨田的身份便暴露了。
對于警察的到來,劉雨田倒是很平靜,他早就料到這一天了,然而村民們卻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還紛紛為他求情,然而當警方公布他的真實身份和劣迹斑斑的過去後,群衆皆怒火中燒,請求警方盡快處決他!
1951年,劉雨田被依法處以槍決,終年81歲,這個遼甯第一大漢奸,終于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