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1942年,接替多田駿擔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的岡村甯次,雄心勃勃的決定以五萬兵力對晉察冀邊區進行持續“掃蕩”,搞個所謂的“山嶽進軍實驗”,實施其治安強化運動方案。具體的實施者就是花谷正。

10月19日,花谷正率三萬大軍,天上以飛機相助,威風凜凜殺向太嶽山區。一路上,花谷正好不得意!可得意之餘,花谷正内心又生出幾分莫名的恐懼,他頻頻向後方向基地發報:務求謹慎防守,不得随意出戰,如發現陳赓主力,速報勿誤。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10月21日傍晚時分,從四面八方合圍而來的三萬日軍在沁源縣城會師。鬼子進到城裡,四處搜尋,卻不見一隻雞,一隻羊,不見一粒糧,更看不到一個人。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日軍此次行動,輕裝疾進,本來就沒有帶多少幹糧,士兵們肚子早已餓極了,想不到來到沁源城,不但找不到吃的,甚至連一口水都找不到,所有的井都被封死了。

花谷正茫然了。“無人區”,他猛然想起這個詞,不禁心中泛起一陣驚恐。怎麼辦?花谷正腦子一轉又想出一個新招:何不向縣城以外發展?于是他選擇大村大鎮為重點據點,重兵屯紮,每日以據點為核心,向外出擊,抓人搶糧。花谷正橫下一條心:來了,就不走了,定要與陳赓再打一次交道。

陳赓看道鬼子擺出了一副要長期駐紮的架勢,于是率部在白晉、同蒲鐵路兩側敵人後方頻頻出擊,目的是把日軍吸引過去。但是花谷正仍不為所動。

根據地的形勢不斷惡化,躲進深山溝的群衆開始斷糧,部隊給養也發生困難。而花谷正卻請來了“維持會”,妄圖拉攏部分群衆,這是花谷正的又一陰謀。

日軍将華北分為治安區、準治安區和未治安區。對治安區,以清鄉為主,建立各種僞組織,并實行保甲連坐;對準治安區,以蠶食為主,步步逼上僞化、特務化道路,防止八路軍的深入;對未治安區,是以掃蕩為主,實行三光政策。在治安強化中,日軍使清鄉、蠶食、掃蕩三者配合,以清鄉鞏固其占領,以蠶食縮小我根據地,擴張其占領區。

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陳赓決定實行長期包圍、戰勝敵人的方針。他把熟悉沁源情況的主力部隊陝一旅三十八團從外線調回,執行長期圍困任務。把全縣劃分為十一個戰區,以三十八團和二十五團、二十九團各一部為骨幹,結合全縣民兵群衆,組成十三個遊擊集團,開始群衆性的圍困沁源的鬥争,日軍陷入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群衆點子就是多,創造發明出了一系列的困圍新戰術。夏天的傍晚,當成群的蛤蟆聚集在河岸邊“呱呱”亂叫的時候,群衆扯來一串串蛤蟆,先把胡椒粒塞到蛤蟆嘴裡,再扔到鬼子據點周圍,蛤蟆受到刺激,通夜大叫不止,弄得據點的敵人無法入睡,這樣他們白天就沒精力出來抓人搶糧了。後來敵人出來捉蛤蟆,民兵又在蛤蟆腿上挂地雷,炸得鬼子窩都不敢出來了。這是所謂蛤蟆陣。

民兵還在城關通往四鄉的道路上埋上一種高大多刺的紅眼圪針,這種荊棘灌木在太嶽山區随處可見。鬼子看見這玩藝害怕,隻好一根一根地往外拔,可他們沒想到在這圪針的下面還帶着地雷手榴彈,随着轟隆的爆炸聲,鬼子骨肉分家,吓得哇哇直叫。這是所謂圪針戰。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1943年1 月24日,在沁源駐紮了三個多月的日軍六七九師團兩個大隊,因“實驗”毫無成就,還損兵折将二千餘人,連牲口都殺了吃光,補給難以為繼、而被迫撤回同蒲線。“實驗”任務便交給白晉線的三十六團駐沁縣之水川聯隊齋滕大隊接管。

“我要在一個月内建立起‘維持會’來”。大隊長齋滕一到沁源便誇下海口。齋滕的新方針是縮短戰線,軍事進攻與政治欺騙雙管齊下。

“皇軍換了防,要久駐下去,大家不要在山溝裡受罪了,快回去成立‘維持會’吧!”

“快過年了,皇軍給大家準備了大米白面……”齋滕派遣特務漢奸化裝成冀豫兩省逃晉的災民,四處散布謠言。

當時,群衆正面臨着嚴重的春荒,部隊戰士吃不飽。針對于此,陳赓親自深入調查研究,組織上司采取各種措施解決糧食困難,組織部隊掩護群衆到敵占區搶糧,進行搶耕搶種搶收。

“送糧怕見鬼門關,背糧怕走沁河灘;過了聖佛嶺,進入鬼門關,如若死不了,就是活神仙。”在鬼子中間廣泛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

由于措施得力,有效,群衆的吃住問題都解決了,從根本上安定了群衆的情緒,鼓舞了他們長期圍困的信心。這樣,齋滕的一個月實作‘維持會’的夢想不但沒有實作,反而還損兵折将,沁源城變成了一個沒有人民的世界。城裡除一家合作社,一家蒸馍鋪外,其餘的都是大門緊閉。鬼子哀歎:“日往紅波液,身在圪針巢,望虎深山虎不在,大城大鄉無人煙。”僅僅半年多,齋滕便呆不下去了,也灰溜溜地走了。

兩次慘敗,使岡村甯茨明知繼續進行實驗已不會有什麼結果,但就此撒手不管,未免太丢臉面,于是又硬着頭皮,從膠濟路調新編第六混成旅團木村大隊,來接替這個倒媚的任務。但木村大隊一踏進沁源的土地,就遭到遊擊大隊的襲擊。從此不敢主動出擊。

岡村甯茨眼看着自己精心策劃的絕妙戰術全被粉碎,氣極之餘,又制定了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1943年10月1 日,日軍第六十九師團、六十二師團、三十六師團,配合僞軍第十一師、第二師,共五千餘人,由太嶽區從三個方面以三層兵力滾壓而來。

日軍東京參謀部非常重視岡村甯茨這一傑作,特地從各地抽掉二百名中隊長以上的軍官組成“戰地參觀團”,由他的親信服部直臣少将率領,前來太嶽區進行實戰觀摩。

陳赓通過密布的“視窗”,對日軍的動向早已了如指掌,面對氣勢洶洶的來敵,陳赓顯得從容不迫。

“視窗?”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會納悶,什麼視窗?原來陳赓為了知己知彼,早就在敵人的内部,安插了眼線。

這個眼線就是傑出的地下情報工作者高慶魁。這事還得從1941年講起。

1941年4 月,面對日僞頑固的夾攻,陳赓決定向白晉、同蒲鐵路再撒出一張情報網。他選中了高慶魁。

“首長好!”高慶魁見到陳赓,立正敬禮。

“你好呀,小高!”陳赓緊握他的手。

“首長召我來是有什麼急事嗎?”高慶魁開門見山地問。

“看把你急的!”陳赓以慈祥的目光打量着面前這位年輕人,“我準備調你去當情報隊長!”

“我能行嗎?”高慶魁疑惑地問。

“我們考慮你曾跑過天津、北平等大城市,與各種人物打過交道,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做這項工作是比較合适的。”高慶魁從陳赓的目光中得到鼓舞。“我們準備再搞一個情報隊到白晉、同蒲一線,特别是太原、臨汾、長治等地活動。這項工作由我直接上司,我的代号是一○一,你的代号是三○三,我們單線聯系,情報隊下設三個分隊,三個分隊長同你也是單線聯系。”陳赓說。

高慶魁認真地聽着,不時地點點頭。陳赓又說:“軍事情報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不僅需要有勇氣、有膽量,而且還必須保全自己。為此,我規定了五戒:一戒白天大街上露面;二戒在敵占區照像;三戒賭博;四戒去娛樂場所;五戒酗酒。我們給你配備兩部電台,一部設于屯留縣餘吾鎮東北一帶遊擊區,代号豐隆号;另一部設于太原城北和城西一帶,代号大豐号,分别由第一、第二分隊使用。”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陳赓一邊交待,一邊遞給高慶魁一本工作手冊,“你的公開身份是太嶽軍區後勤部經濟科員,化名尚武。”陳赓又交待道。

“請首長放心,我高慶魁決不辱使命!”高慶魁舉起手來立下軍令狀。

1942年2 月14日,高慶魁潛入長治市。高慶魁在長治西關北街東面,看見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和一個五六的小孩擺着一個書攤。書攤後面屋子裡的窗戶上貼了一對紙剪的小貓。

“這是安全信号!”高慶魁想起陳赓的交待。“掌櫃的,有《水浒》嗎?”“有,要舊的,還是要新的?”

“要舊的!”

“這裡缺了兩個角,給你少算兩毛錢吧!”

“缺兩隻角,應少算六毛!”

“行,就賣給你吧!”

暗号全對上了,高慶魁被引進屋裡,出示了陳赓的親筆介紹信,就這樣,高慶魁潛入長治市。從此,有關日軍在長治駐防、指揮官變動情況等,陳赓都通過高慶魁了如指掌。為進一步了解敵情,陳赓訓示,抓住時機打進敵人内部。

有一天,高慶魁向陳赓反映了這樣一件事,他說,長治日軍司令部有一個掌握軍事機密的大佐,是山西榆次人,自幼父母雙亡,由姑母撫育長大,講一口流利的日語,被日軍選用。此人作風正派,又講孝道。

陳赓聽後忙問:“他叫什麼?”

“紀群。”

“他姑母是幹什麼的?”

“一般群衆,住在榆次,她還有個兒子,比紀群小。”

“那就先做他姑母和表弟的工作!”陳赓訓示。

高慶魁立即派人做通了他姑母和表弟的工作。陳赓派情報員陳華到長治,與紀群交上了朋友,并結為把兄弟。不久,陳華又将紀群的姑母專程接到長治,讓她對紀群進行勸說。

這一天,陳華到紀群家串門,恰遇其子發高燒,急需上醫院,可紀群家生活清苦,無錢醫病。陳華見狀,連忙背起其子就送往醫院,并代交二百元醫藥費。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紀群。

當晚,紀群請陳華和表弟來吃飯。席間,紀群的表弟先提出了話頭:“哥,你看、日本鬼子和漢奸把咱老百性害苦了。不過他們的日子不會太長了,你将來怎麼辦呢?”紀群沉默未語。

“我也早有幾句話想對你說,不知當講不當講?”陳華接着說。

“你我生死之交,兄弟有話盡管直說!”紀群說。“我有兩個同學在八路軍多年了,現已當上了大官,如若你有意,我可同他們聯系一下。”

“行,我雖是有罪之人,但今後八路軍隻要用得着我,我願效犬馬之勞。”紀群急切地表示。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就這樣,紀群成為打入長治日寇心髒的第一人。從此,紀群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軍事情報,陳赓根據這些情報,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敵人襲擊,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對根據地的掃蕩。

陳赓就是在抗日戰争最艱苦的年代裡,在日僞頑夾攻的形勢下,他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傑出的情報工作才能,通過巧設“視窗”,靈活地掌握敵情,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敵人的掃蕩和襲擊,使太嶽根據地不但沒縮小,反而成為從太行到延安的重要橋梁。

這一次也是如此,陳赓及時的掌握了日軍的動向,做出了周密的部署,戰前會議就在熱烈的氣氛中召開了。

陳赓對參謀長周希漢說:“這一次,我把七七二團和二十團交給你,走路時腳步輕點,别把鬼子給吓跑了啊!”

他說完後,又對王近山說道:“近山同志,你可是出了名的虎将,再加十六團這隻老虎,能不能把鬼子那個什麼‘戰地參觀團’給咬一口呢?”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陳赓最後對三十八團團長蔡愛卿說:“我呢,就隻能再當一次你的累贅了,這麼大的雲蓋山,我實在背不走啊。鬼子來了,就和他捉捉迷藏,鬼子不來,我們正樂得多療養療養幾日。”一席話,頓使緊張萬分的作戰會議輕松起來。一場重大的作戰部署就在這樣輕松诙諧的氣氛中布置下去了。

1943年10月18日夜,就在長治、長子沿線日軍留守部隊放心睡大覺的時候,七七二團和二十團在周希漢參謀長的指揮下,已完全包圍了日軍在這一帶的重要兵站基地——大堡頭。

零點時分,随着一顆紅色信号彈騰空而起,埋伏已久二十團的戰士們,像下山猛虎一樣,沖向日軍兵站,在二十團的強有力的沖擊下,不到半小時兩個大隊的僞軍就全部投降。

天亮之後,數千僞軍在裝甲車、坦克的引導下,從長治、長子等地增援來到大堡頭。可此時八路軍已全速轉移得無影無蹤。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服部直臣少将率領的“戰場參觀團”,個個都是正牌的日軍野戰部隊中隊長以上的軍官,他們成天坐在汽車上在太嶽山區東遊西轉,但是卻總也看不到皇軍取得重大勝利的動人場面,服部直臣少将好不失望!

正在這時,洪洞縣東面日軍據點韓略村方向,傳來一陣陣激烈的槍炮聲,那是王近山的釣魚部隊對日軍據點發起攻擊呢!

日軍六十九師團司令官清水中将一聽說八路軍攻擊韓略村,不由得喜出望外,立即電令中村中隊長,以小股出擊,吸引八路軍,糾纏住他,不使之溜掉,一方面向洪洞、趙城的日軍發出指令:各火速抽調一個大隊兵力,于24日十時前到達韓略村據點集結。

清水中将又親自帶領了另外兩個大隊的日軍,在24日一大早,就乘坐着汽車直奔襲韓略村。清水中将心中異常激動,想着自己創功立業的機會來了。但是他卻沒有料到,等待他的是八路軍的大大伏擊圈。

王近山率領的十六團的指戰員們,早已悄悄地進入了韓略村以西十公裡處的伏擊陣地。飕飕的寒風在呼嘯,稀疏的星兒在天空閃爍。輕快的腳步,一個緊跟一個,戰士們隐沒在指定的陣地上,靜靜地等待着。

時間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了,初升的旭日變成了白色,埋伏着的戰士們,開始悄悄地議論:到了這個時候,仍不見敵人的影子,今天恐怕要撲空了!

陳赓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正在這時,啪啪兩聲,信号槍響了,大路上煙塵滾滾,敵人來了。王近山一聲令下:“打!”刹時,平靜的小高地上槍聲大作,狹窄的公路變成火海。一刻鐘之前還得意洋洋,耀武揚威,做着美夢的服部直臣少将,頃刻間已成了炮下之鬼。

轟!轟!一輛汽車爆炸了。本來是保衛“戰地參觀團”的兩車衛兵,還未進入實戰就已報帳殆盡。盡管服部直臣少将陣亡,但是這個參觀團的成員,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手,他們紛紛和八路軍展開殊死的抵抗。

“必須在二十分鐘内解決戰鬥!”王近山大聲指令。

“保證完成任務!”營長一甩帽子,大聲喊道,“沖啊!”不到二十分鐘,“戰地參觀團”被全部殲滅。

岡村甯茨得知他的“戰地參觀團”被全部殲滅的消息後,氣得臉成了豬肝色。他大罵清水無能,謊報軍情的中村該死。清水中将是以被降職,中村中隊長則被以軍法處置。

虎口拔牙,王近山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日軍“戰地參觀團”,除三人受傷裝死逃跑外,一個少将旅長、六個聯隊長、一百八十名大隊長和中隊長全部斃命。而太嶽軍區十六團和二十五團總共傷亡不到一百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