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抗日戰争期間,有無數的無辜人民失去了生命,他們或許隻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或許是正在為國家奉獻自己力量的戰士。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位為了國家和人民犧牲的小烈士。他叫宋振中,人們給了他一個親昵的稱呼叫小蘿蔔頭。他的父母均是地下工作者,是以,他們一家被稱為“一門三烈”。

1941年底,隻有八個月的宋振中随母被捕入獄,由于監獄中生活艱苦,他嚴重缺乏營養,發育不良頭大身小,是以獄中的難友們都稱他為“小蘿蔔頭”。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在敵人的監獄裡,他沒有機會上學,當時監獄裡有一位同樣被抓進來的地下黨員羅世文,由他來教導他知識,後來羅世文犧牲,黃顯聲将軍自告奮勇當了他的老師。黃顯聲将軍是張學良将軍上司的東北軍53軍副軍長。他反對蔣介石打内戰,是一位愛國抗日的将領。“西安事變”後,黃顯聲将軍不顧個人安危,到武漢要求蔣介石釋放張學良,1938年被國民黨特務抓了起來。除了教國文和算術,還教他國術和俄語。因為年齡小,行動相對自由,宋振中成為了獄中為難友們傳遞消息的“小交通員”,他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為打倒反動派,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雖然見識不多,但年幼的他深知愛國二字有何意義。

就這樣一位年幼無辜的稚童,究竟誰會忍心痛下殺手呢?此人就是楊欽典。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楊欽典,1918年出生于河南一個貧農家庭,為了能夠活下去當了兵,也是個貧苦家庭出身,為了有口飯吃他才當兵,1940年4月考入胡宗南辦的西安軍校七分校教導團;1942被分到胡宗南部的一個騎兵部隊,成為一名騎兵,期間被蔣介石挑選為警衛團的警衛。

不久,楊欽典又從西安調防到四川,被配置設定到交警總隊特務隊任班長,并一度擔任宋子文、孔祥熙等國民黨政要的安全警衛。

1948年,楊欽典被派到歌樂山集中營内擔任白公館看守班班長,負責看守關押在白公館内的重要“犯人”。被關押的宋绮雲、許曉軒等都是善于從内部攻破敵人心理防線的高手。他們發現楊欽典出身貧苦,當兵的初衷隻是為了混口飽飯,是以,就找機會“感化”他。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他們給他講形勢,談道理,開導楊欽典不要替蔣介石反動政府賣命,要站在勞苦大衆一邊,棄暗投明。陳然、王樸、羅廣斌、周從化等30名共産黨員和“民革”幹部被關押到白公館後,也全力教化楊欽典。楊欽典确實有回應,開始在他的職權範圍内為他們傳遞口信、交換書報,還延長放風時間,盡力給予友善。

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他奉命參與了暗殺愛國将領楊虎城及家人、随從的罪惡行動,當時他得到指令要斬草除根,面對這個他平時極其熟悉時常逗着玩的無辜孩童,他滅絕人性,用雙手卡住小蘿蔔頭的脖子,與另一名特務合力殺害了這個年幼的生命。

“11·27”大屠殺後,當晚11時,因渣滓洞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增援,白公館僅留下楊欽典、李育生二人看管沒來得及殺害的19個人……緊要關頭,楊欽典打開牢門放走了羅廣斌、任可風、毛曉初、鄭業端等19位志士。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1949年11月30日下午,重慶解放第二天,在羅廣斌的帶領下,楊欽典到重慶市警察局登記自首。

根據羅廣斌等人的證言,證明其在關鍵時刻“将功補過”,對其寬大處理不予追究,還準備把他安排在重慶市警察局工作。

楊欽典表示想家,政府根據他的意願,給了他一筆路費,讓他平安離開了重慶。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十年動蕩期間,他再次因曆史問題被判20年,關押在四川省第一看守所。1982年,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查明,撤銷判決,對他不予追究,自此便回到河南老家務農。

但他回家後發現妻子患病而亡,兒子也因為他的原因丢了工作,深深地感到自責和愧疚。

自此,楊欽典在親屬的陪同下,多次前往重慶緬懷先烈。雖然他很不想提及當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為了後人能夠牢記曆史,得到教訓,還是現身說法,把自己的“黑”“紅”人生和他知道的仁人志士的事迹講給青少年學生和遊人,為社會和人民盡一份自己的力。

殺害小蘿蔔頭的特務,解放後自首,判刑時表示寬大處理不予追究!

被楊欽典釋放的羅廣斌,後來因撰寫小說《紅岩》而聞名。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如果沒有楊欽典的将功折罪,白公館剩下的19個人會全部被殺死,那麼獄中黨組織血和淚的囑托就不可能被儲存下來。是以楊欽典最後的義舉,應該說對儲存這些曆史資料以及了解大屠殺的真相,客觀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段曆史,如果當初楊欽典沒有将功折罪,我們可能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後來激勵幾代人的小說《紅岩》也不可能面世。不過“如果”也僅僅是如果,是以各位看官們你們對楊欽典的所作所為又怎樣的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