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如今已經正式進入元旦假期,很多朋友在玩的同時其實都很好奇一個問題,那就是元旦這個節氣,在古代是怎麼過的?甚至很多人認為元旦為“洋節日”,是從國外引入的,我國是沒有元旦之說的,那麼到底我國有沒有元旦之說?在沒有公曆的古代,元旦這天人們會幹啥?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什麼是元旦?

到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元旦是公曆的1月1日這天,屬于一個全球性的節日,到了這天要放假,比如我國的元旦,一般放假3天,相當于我國農曆節日的新年,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過這個節日。

我們都知道,如果要說過年,在我國一般不會在1月1日這天的,通常會選擇在大年初一這天,也就是農曆的一月一号。從元旦的産生來說,其實時間并不長,最初産生的時間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為了便于統計,把1公曆的1月1日作為“新年”,但是這個時候并沒有把1月1日定為“元旦”,定為元旦的時間是1949年,1949年不但把1月1日規定為元旦,還把元旦稱為“陽曆年”,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和我國的農曆年對比了。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元旦到底是不是“洋節日”?

這也是很多朋友最好奇的問題,從上面的介紹我們似乎可以發現,元旦還真有點“洋節日”的感覺,從紀年法來說,采用了公曆紀年法,而我國的古代,都是使用農曆的,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說“元旦”屬于國外引入的節日呢?實際上也并非這樣。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而且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幾千年的文化,這些東西早已形成,從中國的古籍中,我們還是可以多多少少看到一些關于元旦的介紹的,既然這樣,元旦就不能算是洋節日。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我國《二十四史》《晉書》中曾有“颛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從這個時間來看,至少我國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元旦的說法。在我國的古代,元也是“初”、“始”的意思,旦則指“節日,這說明我國古代也是有元旦的。

由此可見,我國不但古代就有元旦這個節日,是以算不得”洋節日“,隻是采用的紀年法不一樣而已。

為什麼“元旦”在我國沒有被遺傳下來?

既然我國古代就有元旦的說法,為什麼卻沒有被遺傳下來呢?這主要與我國的曆史發展有關。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正如上面所說,我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曆史的國家,而且曆史發展也是非常豐富的,從原始時期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發展,其中經曆了無數的變化,比如在秦朝以前,不但戰争多,而且還非常分散,到秦始皇橫掃六國後才慢慢進入統一,但是戰争仍然不少,而戰争的目的,無非就是消滅一個政權再建立一個政權,這樣的建立與消滅,這些風俗節氣,也會随着改變。

除了曆史發展的客觀原因,另外就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風俗不同,哪怕是到了今天,同一個節日過的時間也仍然不一樣,比如過元宵節在我們當地就有,苗族過十三、彜族過十四、漢族過十五的說法。

古代沒有公曆,人們如何過元旦,元旦為啥沒被遺傳?一口氣了解

我國古代的長期發展讓文化也變得豐富多彩,比如紀年法在每個朝代可能也略有差異,同時不同的民族之間也有差異,這就導緻雖然是同一個節日,但是過的時間和紀念的方式也不一樣。但是相對來說過年就比較統一,一般都是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以這個被遺傳下來了。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