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春節,就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也叫“元日”、“歲旦”,俗稱“過年”。“百節年為首”,這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所有節日中最隆重、最熱烈、慶祝時間最長的節日,從正月初一開始,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

其實,最早的春節并不是指歲首,而是立春之節,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而農曆歲首和四時節序基本是同步的,立春與歲首前後相差不了幾天,是以人們在慶賀新年的同時也會喜迎新春。慢慢的,春節,就成為了“新年”,也就是一年的開始。

那麼,到底什麼是“年”呢?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年,是時間概念,也是計時機關。

原始的祖先并沒有“年”的概念,後來由于社會進化和生活需要,才逐漸從實踐中總結出測定時間的方法。《史記·曆書》中有記載:颛顼時設“火正”官,帝堯時又設立羲和之官,以“明時正度”指導農業生産。

是以“陰陽調、風雨節,茂氣至,民無夭疫”。這種以觀測天象來确定四時季節的方式叫“觀象授時”。夏代根據北鬥鬥柄的指向和若幹恒星出沒來定時月,并用天幹紀年,商代已用幹支紀日,在殷墟甲骨蔔辭中還有十二個月名。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但是,“年”的名稱出現卻比較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為“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改為“祀”,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

那麼,“過新年”的概念是從什麼時候有的呢?

相傳帝舜繼承天子時,帶領人們祭拜天地,于是人們便把帝舜繼位的那天定為新年的第一天,叫作歲首,這就是夏曆的新年。不過在曆史的演變過程中,夏曆的新年在不同時期也有着不同的名稱。

先秦時期被稱為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兩漢時期叫三朝、歲旦、正旦、正日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又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時又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到了清代,一直叫元旦或者元日。直到1914年,袁世凱準許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陽曆年首為“元旦”。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使用“公曆紀年法”,将公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将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并規定春節假期,讓人們熱烈地慶祝農曆新年。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太初曆

而且,當時新年的具體日期也不是現在我們普遍認為的正月初一,而是在不斷變動的。夏朝是定在一月初一,商朝時改成了十二月初一,周朝又改到了十一月初一,到了秦朝又把新年提前到了十月初一。一直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漢武帝接受司馬遷等人的建議,開始使用《太初曆》,恢複了夏曆(即農曆),明确規定正月初一為歲首,并把二十四節氣定入曆法。雖然後來的朝代對曆法有過修改,但大多依據《太初曆》,仍然以孟春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的第一天。

那麼,新年的日期我們知道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的呢?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已經開始有了新年習俗的萌芽,不過那時候的慶祝活動主要是在一年農事結束後,為了報答神靈的恩賜而舉行的祭祀活動。一直到西漢時期,随着”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人們的生活開始慢慢好轉,才形成了一系列的節日習俗。後來随着《太初曆》的推行,被作為新年的正月初一正式确立下來以後,原來各地區不同時間的祭祀和慶祝活動開始逐漸統一到新年第一天進行。

上次我們說過,除夕守歲的習俗開始于魏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有關于守歲的記載,同時《風土記》中還記載了關于猛獸“年”的傳說。

到了唐代,過年的習俗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過去的祈禱和神秘的氛圍,開始向娛樂和禮儀的方向轉變。爆竹已經不再用來“辟邪驅鬼”,而變成了人們歡樂和喜慶的方式。“過年”的重點也從祭祀轉為了慶祝。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拜年帖

唐代時,人們登門拜年,還發明了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用赤金箔做成賀卡,禦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後來這個形式開始在民間普及,大家改為用梅花箋紙,互相寫“拜年貼”,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可以說,從唐代開始,新年真正成為普天同慶的“良辰佳節”。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宋代時,人們開始流行過年時吃餃子。宋朝吳自牧在《夢粱錄·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壽賜宴》中記載有:“凡禦宴至第三盞,方進下酒鹹豉,雙下駝峰角子。”這裡的“角子”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餃子。而且,宋代已經開始用紙包火藥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的習俗也逐漸盛行起來。《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于外。”

到了明朝,民間接竈神、貼門神、貼對聯、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等活動可以說是日漸豐富起來。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元宵猜燈謎

清朝對過年也是非常重視的,宮廷裡那天極盡奢華,皇帝會寫福字賜給群臣,過年也會一直延續到元宵佳節才算結束,元宵猜燈謎更是成為了極流行的取樂方式。

可以看出,明清時期的新年習俗跟之前的相比又有所不同了,禮儀性和應酬性在加強。人們在新年裡互相拜谒,達官貴人流行互送名帖或者登門叩拜;平民百姓講究互贈禮品,互相拜年。在新年期間,舞獅子、舞龍、演戲、說書、踩高跷等娛樂活動開始出現,讓人應接不暇。這時期,新年習俗已經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成為集中展示中國幾千年風俗文化的大博覽會。

那麼,經過了祭竈、貼門神、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和放爆竹以後,在新年這一天裡,人們還要做什麼呢?

當然是拜年了!大年初一,人們通常會早早的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收拾齊整後,就要開始出門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了。當然,出門時還要再一次燃放爆竹,就是我們上次說的“開門爆竹”的習俗。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

拜年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拜年”了。通常,晚輩向長輩叩頭施禮,長輩會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晚輩,祝其歲歲平安。而同輩親友則是抱拳作揖,施禮道賀。

關于“拜年”的起源,有很多種記載。拜年之風在漢代時已經有了,宋代以後開始發展起來。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宋人周煇在《清波雜志》中記載:“宋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這可能是“拜年”模式的開始階段。

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載道:“京師元旦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明代文學家文征明還有一首《拜年》詩:

這個“年”,你過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