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是一個并不算起眼的群體,可是研究古代曆史絕不能忽略了他們。
今天的主角就是秦朝的趙高。

提起趙高,自古到今的評價都是:這是一個禍亂朝綱的大奸臣。但是,大家有沒有覺得他的做法其實有悖常理。毀掉秦國對趙高有什麼好處?既沒得官當,還要挨罵。
要知道,趙高可以憑借才幹得到秦始皇賞識的,可不是什麼沒有腦子的人。
這樣看起來隻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他是故意的,故意毀掉秦國的!其實他是一個間諜,一個忍辱負重的地下英雄。
那有人要問了,那趙高是哪國的間諜?他到底是不是秦國人?當然不是。
你看他姓啥,他姓趙。他其實是趙國貴族之後,流落在秦國而已。司馬遷在《史記》中已經寫得明明白白了,“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
當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高全家都被抓到鹹陽當奴隸。這個當奴隸倒也就罷了,可趙高還被咔嚓了一剪刀。既沒了貴族身份,還丢了男人尊嚴,叔可忍嬸不可忍。
年紀輕輕就成了亡國之臣,而那個時候《葵花寶典》的創始人金庸還沒出生,這可怎麼辦呢?
幸好趙高從小聰慧,知道秦始皇以法家之道治國,丞相李斯也是因為法家出身才得到秦始皇賞識。
于是趙高努力學習,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精通了法家的典籍,成為了當時第一流的法律家和書法家。就連秦始皇都聽說了趙高的才幹,就提拔他當了自己的貼身助理,另外兼職給小王子胡亥當家庭教師。
趙高摸透了秦始皇和胡亥的性子,曲意逢迎,又不好好培養胡亥,把他教成了一個二愣子,但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秦始皇看到胡亥不成器,就選擇了扶蘇當繼承人。
然而這一切都在趙高的計劃之中。趙高早就利用秦始皇對他的信任,掌握了傳國玉玺。秦始皇一死,他就僞造遺诏,逼死了扶蘇,擁立胡亥為帝。
胡亥本來就對趙高感情深厚、非常信任,又被他親手送上皇位。于是一時之間,趙高的地位無人可動。但趙高深知秦國根基牢固,謀臣名将衆多,一時之間還難以撼動。于是趙高一邊給胡亥洗腦:蒙恬蒙毅兄弟是扶蘇黨絕不能留。另一邊跑去忽悠李斯,說皇帝不理朝政,讓他帶頭勸胡亥不要太過追求享樂。
很快,蒙氏兄弟被殺。趙高又趁機鼓動胡亥把秦國王室殺了個幹淨。這邊的李斯也中計向胡亥勸谏,結果惹得胡亥大怒,趙高趁機添油加醋,李斯一家被腰斬。秦國最強大的最有能力的兩大支柱就在趙高運籌帷幄之下,被輕易拿下。
那時天下已經到處都是反秦義軍,趙高卻親手毀掉秦國支柱,可見其用心良苦。殺掉李斯後,為了檢驗他對秦國的控制程度,趙高命人牽了一頭鹿進獻給胡亥,由此發生了著名的指鹿為馬事件。
從此胡亥更加不理朝政,秦國最後的軍事力量在章邯掌握之下,而趙高卻拒絕章邯的求援,章邯被迫投降項羽,秦國喪失全部精銳。接着趙高竟然又和劉邦,要給劉邦當内應。于是趙高索性把胡亥殺死,擁立子嬰當了秦王。不料子嬰也是個有心計的人,說自己有病不能登基,趁趙高親自去請又對他沒有防備将其殺死。
但是秦國被趙高一通瞎折騰後,早已元氣大失,虛弱不堪,在趙高死後沒多久就被劉邦攻了進來,就此滅亡。
趙高憑借智慧和勇敢完成了六國都沒做到的破秦大業,比起項羽、荊轲之類的武夫,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關于趙高的身世衆多曆史學家争論不休,争的就是趙高到底是秦國趙氏還是趙國趙氏,雙方都引經據典誰也說不服誰。可是堅持趙高是秦國人的一方卻無法解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趙高既然是秦國王室血統,在秦國位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又才幹過人,為什麼要毀了自己國家?難不成他有病?
本文由本号戰略合作夥伴“晶姐漫侃”創作,授權本号釋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