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JING 稽核/子揚 校對/知秋
2021年年底,珠海小廠——魅族瘋狂刷存在感,先是因為“三零手機”虛假宣傳無廣告,被市場監管局處以2.5萬元罰款。之後,魅族又在社群宣布,Flyme雲備份功能将在2021年3月停止服務。兩個壞消息接踵而至,唱衰魅族的聲音從四面八方襲來。
那麼,魅族真的要完嗎?
根據黃章公布的資訊,魅族目前仍處于盈利狀态,而且新一代旗艦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與消費者見面。
不僅如此,2021年下半年魅族還與知名手機廠商索尼,在系統方面進行了合作。種種迹象都表明,短期内魅族手機并不會“涼”。不過,魅族銷量慘淡也是不争的事實。
無論在哪一個平台查詢,都可以發現魅族18系列銷量遠不及魅族17系列。而且,魅族持續盈利的基礎是不斷裁員縮減成本,而如今魅族規模已經不允許繼續裁員,未來魅族很可能要虧損營運。
對于這一結果,相信不少老粉都會格外感慨。畢竟,魅族也一度是中國手機品牌代表。在中國市場群龍無首,海内英雄四起,有槍便是草頭王的年代。魅族M8用頂級的配置,收獲大批死忠粉,同時也獲得“中國版蘋果”稱号。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魅族M8不僅是魅族手機起點,同時也是魅族手機巅峰。堅持慢工出細活的魅族,無法适應日新月異的智能機市場變化,失去了先入為主,搶占市場的機會。
之後又因為與高通鬧掰,投身聯發科,錯過中國智能機市場發展黃金期。而等到黃章學會向市場妥協時,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好消息是,魅族與黃章并沒有放棄掙紮。與索尼的合作,魅藍品牌的回歸,都是魅族不服輸的展現。
那麼,魅族真的能翻身嗎?筆者認為基本不可能,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魅族不具備翻身的能力。
目前啊魅族品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情懷,單論營銷能力,國内紅橙藍綠四廠,每一家廠商都比魅族更加優秀。
而在技術儲備,市場布局方面,魅族與主流廠商差距更是肉眼可見。小米、OPPO、vivo等企業已經不滿足于自研充電技術、自研影像系統,開始向自研晶片領域邁進。魅族在自研賽道,則是毫無建樹。
另外,主流手機廠商為搶奪更多市場,都在積極推廣新系列、新的子品牌。而魅族則是一直收縮戰線,這将導緻魅族手機出貨量和市場知名度持續下降。
第二,市場不給魅族翻身的機會。
目前智能手機市場高度内卷,各個方向、各個領域,每條賽道都有諸多廠商在角逐。這意味着手機使用者會在選擇手機時,會制定更加嚴苛的标準。
在此背景下,沒有技術優勢、沒有管道優勢、沒有品牌号召力優勢的魅族手機,隻有被淘汰一條路可以走。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的2020年第三季度研究報告顯示,魅族手機市場佔有率占比僅為0.3%,這還是借助新機上市熱度,取得的成績,平攤到全年,魅族手機市場佔有率占比預計隻有0.1% 。
其實對于魅族的競争對手而言,魅族手機存在與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在你看來,魅族手機還有希望王者歸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