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文/JING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2021年年底,珠海小厂——魅族疯狂刷存在感,先是因为“三零手机”虚假宣传无广告,被市场监管局处以2.5万元罚款。之后,魅族又在社区宣布,Flyme云备份功能将在2021年3月停止服务。两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唱衰魅族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袭来。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那么,魅族真的要完吗?

根据黄章公布的信息,魅族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而且新一代旗舰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与消费者见面。

不仅如此,2021年下半年魅族还与知名手机厂商索尼,在系统方面进行了合作。种种迹象都表明,短期内魅族手机并不会“凉”。不过,魅族销量惨淡也是不争的事实。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无论在哪一个平台查询,都可以发现魅族18系列销量远不及魅族17系列。而且,魅族持续盈利的基础是不断裁员缩减成本,而如今魅族规模已经不允许继续裁员,未来魅族很可能要亏损运营。

对于这一结果,相信不少老粉都会格外感慨。毕竟,魅族也一度是中国手机品牌代表。在中国市场群龙无首,海内英雄四起,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魅族M8用顶级的配置,收获大批死忠粉,同时也获得“中国版苹果”称号。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魅族M8不仅是魅族手机起点,同时也是魅族手机巅峰。坚持慢工出细活的魅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智能机市场变化,失去了先入为主,抢占市场的机会。

之后又因为与高通闹掰,投身联发科,错过中国智能机市场发展黄金期。而等到黄章学会向市场妥协时,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好消息是,魅族与黄章并没有放弃挣扎。与索尼的合作,魅蓝品牌的回归,都是魅族不服输的体现。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那么,魅族真的能翻身吗?笔者认为基本不可能,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魅族不具备翻身的能力。

目前啊魅族品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情怀,单论营销能力,国内红橙蓝绿四厂,每一家厂商都比魅族更加优秀。

而在技术储备,市场布局方面,魅族与主流厂商差距更是肉眼可见。小米、OPPO、vivo等企业已经不满足于自研充电技术、自研影像系统,开始向自研芯片领域迈进。魅族在自研赛道,则是毫无建树。

另外,主流手机厂商为抢夺更多市场,都在积极推广新系列、新的子品牌。而魅族则是一直收缩战线,这将导致魅族手机出货量和市场知名度持续下降。

被罚2.5万,手机销量惨淡,昔日“中国版苹果”,还能否翻身?

第二,市场不给魅族翻身的机会。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高度内卷,各个方向、各个领域,每条赛道都有诸多厂商在角逐。这意味着手机用户会在选择手机时,会制定更加严苛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没有技术优势、没有渠道优势、没有品牌号召力优势的魅族手机,只有被淘汰一条路可以走。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研究报告显示,魅族手机市场份额占比仅为0.3%,这还是借助新机上市热度,取得的成绩,平摊到全年,魅族手机市场份额占比预计只有0.1% 。

其实对于魅族的竞争对手而言,魅族手机存在与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在你看来,魅族手机还有希望王者归来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