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序茅:從博士退學到一流大學導師,反轉人生少不了父親的諷刺

作者:蘭哥的論文圈

前有陳清和從放牛娃到北大博士畢業,後有趙序茅诠釋“寒門依舊能出貴子”。

近日,蘭哥又被一篇畢業緻謝刷屏了,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蘭州大學研究院趙序茅。

無論是學術生涯還是生活經曆,趙序茅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甚至可以用“坎坷”來形容。但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困苦的人生中,他的人生比尋常人多了更多戲劇性的反轉,于是這也成就了他更精彩的人生。

趙序茅:從博士退學到一流大學導師,反轉人生少不了父親的諷刺

趙序茅,男,博士,蘭州大學生态學創新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真正的寒門學子,大多能讀到博士的從來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趙序茅拿到的是不一樣的劇本。

他說他一直都是“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下”。

出生于山東縣城滕州的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家庭,從小就生活在父親“過分”望子成龍的諷刺和壓力之下。

對于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與其說他們關注的是教育不如說他們關注的是學習成績,因為在他們眼中成績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标準。

“學習進步了得不到獎勵,拿到了獎狀也得不到表揚”,這些才是趙序茅生活的環境。

“我國小升國中沒考上,中學升大專沒考上,大學考研慘遭調劑,碩士考博士再次遭受調劑”——摘自趙序茅自序

趙序茅:從博士退學到一流大學導師,反轉人生少不了父親的諷刺

久經曲折,他終于考上了博士,但又因為和導師不和而退了學。

退了學之後,他去了北京參加了工作,但他心裡清楚這些都不是他正真所想要的,他還是喜歡科研。

于是,他暗下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

什麼機會呢?一個改變自己命運,追逐自己的熱愛,完成自己的理想的機會!一個證明自己雖然不優秀,但是比旁人多一些堅持、多一份毅力的機會。

于是,那年趙序茅在北京的一個四平方米的小屋子裡,一邊打工,一邊複習考博。

果然機會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曆經坎坷,趙序茅終于考上了博士。

但在2015年博一确定具體研究課題和方向時,困難和挑戰又出現在了趙序茅面前。

研究什麼呢?導師給了他一個大緻的範圍,但是半年之後他又發現這個選題很多人已經研究過了,意義不大,難題又擺在了他面前。

不管繼續,還是換,都很難辦,相信這也是很多學者會遇到的難題。

到底是在前人的成果上“改頭換面”還是自己直面挑戰,開辟新的領域?

我想前者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雖然趙序茅也選擇了前者,但他依舊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做調研,寫論文。

趙序茅:從博士退學到一流大學導師,反轉人生少不了父親的諷刺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趙序茅終于發了人生中第一篇SCI。

這一次,他不僅發了篇SCI,同時還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他說“别人所為不可為,未必真的不可為”,雖然有了方向,但是他還需要學習新的技術。

怎麼掌握新技術呢?趙序茅的辦法便是找前輩學習請教,去野外實踐學習。

有了新方向,掌握了新技術,寫出了好論文,但是論文投稿又遇到了問題;第一次投稿,一周後被拒,編輯認為不符合他們的期刊标準;第二次投稿,一個多月後,還是沒通過;第三次,還是被拒絕.......

此時,他已經博三了,該畢業了,但是他選擇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别人(導師)一個交代,于是主動提出延畢,開始了新一輪投稿.......

趙序茅:從博士退學到一流大學導師,反轉人生少不了父親的諷刺

“我從來不曾優秀過,也從來不曾放棄過”趙茂旭說。

誰說寒門難再出貴子,比别人多一份堅持,比别人多一份對科研的熱愛,比别人多一份努力,比别人多一份執着,不就是他翻轉人生的第一步嗎?

擺脫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不幸,學會自愈,學會追逐,堅持是一個人最強的底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