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全文共1804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漢高祖劉邦雖然建立了漢朝,但仍舊使得國家處于匈奴的入侵及騷擾的困境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漢朝的經濟以及社會狀況仍舊處于動亂當中。

如果想要采用軍事手段制服匈奴的話,簡直是難上加難。是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漢朝推出了和親政策,以此來緩解漢朝與匈奴之間的緊張關系。

直至漢武帝時期,漢朝的綜合實力才發展到了首屈一指的地步,随後漢武帝派兵攻打匈奴,最後取得了勝利。漢朝之是以會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其主要原因便是漢朝頒布了養馬政策。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誠然,在漢朝建立之初,整個朝廷面對着馬荒的窘迫。連高高在上的漢高祖劉邦在出行之時都找不到幾匹毛色相同的馬。于是漢文帝和漢景帝自繼位之後便瘋狂養馬,進而推出了養馬制度。

一、漢朝之時的養馬制度

漢朝在建立之初,國家因為經過長期的戰争摧毀,已經到達了瀕臨破碎的地步,如果想在這種情況之下建立起一個繁華盛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提高國家的軍事實力。

漢高祖劉邦便在此時大力發展騎兵,畢竟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在戰場之上,要比步兵擁有更多的優勢。而如何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馬匹的品質乃是重中之重。

在封建古代之時,想要訓練出一支行之有效、訓練有素、戰場之上,所向披靡的騎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令漢朝統治者最為頭疼的便是訓練戰馬。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如何挑選精良的馬匹,如何将這些馬匹訓練成作戰強悍的戰馬,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這其中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也是無法計算的。而漢朝大多數會在河西地區以及黃河以西的地方來選擇溫帶草原養育戰馬。

溫帶草原之上的土壤肥沃,草源更加新鮮,能夠給予戰馬更多的營養以及訓練空間。除此之外,漢朝也會選擇臨近西域的地方培育戰馬。畢竟在中國古代,大部分的優質戰馬來自于西域。

由漢朝統治者推出的養馬制度,既可以幫助朝廷培養精良的戰馬,又可以居住在西域等地的百姓,帶來一系列優惠性政策,使得他們可以通過幫助朝廷培育戰馬,換取更多的金錢。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最為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秦朝已經頒布了相對于完善的養馬政策,而漢高祖劉邦則再一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除此之外,漢朝在瘋狂養馬之時,匈奴也對漢朝邊境采用了瘋狂的經濟戰以及掠奪戰。

除了會肆無忌憚的騷擾邊境百姓之外,仍舊會對國家的經濟實力造成一定的威脅。換而言之,漢朝之時推出養馬制度的真實原因,就是為了徹底抵抗匈奴的侵略。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二、戰馬品種的選擇

其實在中原地區也是有一部分馬匹的存在的,但這些馬匹與生活在西域地區的馬匹相比相差甚遠。中原地區的馬匹體型比較小,在戰争之中并不具備先天優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馬也擁有自己的特點,那便是适應能力強,可以在特殊情況下爆發出驚人的爆發力。不過這些戰馬在通常情況下都顯得有些平庸,是以日常生活當中,朝廷便用這些戰馬來充當拉車的馬匹。

經過長期的試驗,漢朝的統治者發現來自于西域的馬匹持久力強,但是不具備耐力,但在戰場上征戰需要強大的持久力,于是這樣一來,漢朝的統治者便考慮到将中原馬匹與西域馬匹進行雜交。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進而孕育出一種全新的馬匹,這樣的馬匹既可以在生活當中拉車,又可以在戰場之上充當戰馬。果不其然,經過雜交之後的馬匹既具備爆發性又具備耐力,完全符合漢朝士兵的使用方式。

是以在漢朝時期,漢朝的軍隊便使用這種馬匹在戰場之上對抗匈奴,甚至将從前在草原之上稱霸的少數民族打的節節敗退,徹底扭轉了漢朝卑微的局勢,與匈奴形成互相制約互相抵抗的局面。

在漢武帝統治漢朝之時,國家的經濟實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也使得國家的軍事實力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于是基于種種原因,漢武帝便決定在自己統治之時絕地反擊。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派出漢朝最為優秀的幾個将領,尤其帶兵到戰場上,與匈奴一決雌雄,在經過幾場征戰之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也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後徹底的臣服在漢朝統治者的腳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雙方對抗中,漢朝取得勝利就為漢朝的社會營造了一種比較安穩的發展氣氛。值得注意的是,在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之後,漢朝統治者仍未放棄和親的這種方式。

畢竟雙方雖然形成了你強我弱的局面但為了能夠帶給國家更好的發展空間,仍舊需要與匈奴建立起聯盟關系。

漢朝推出養馬政策,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壓制匈奴

不得不說的是,封建古代之時的統治者在管理國家方面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思路的,而他們的思想也歎為觀止,在戰場之上或許隻有武器才能取得先決性條件,但士兵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點。戰場上是可怕的,誰輸誰赢不過是一瞬間的事,隻有把握住了戰争的核心,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而這樣的道理運用到如今,仍舊具備實用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