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我做了份心電圖,說是“心肌缺血”!

我每次做心電圖,都說是“心肌缺血”!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境遇,或者遇到到這樣的親朋好友呢?那麼單純通過心電圖能不能診斷心肌缺血呢?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結論,單純通過一份心電圖這種檢查,不去詢問患者的一般情況,那麼是無法确診“心肌缺血”的。

隻不過,有些情況下,能迅速地通過心電圖+患者的症狀,來診斷“心肌缺血”。

一、什麼是“心肌缺血”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心髒是有肌肉的,心髒的肌肉就是心肌;心髒是有動脈血管的,心髒的動脈血管就是給心肌供血的血管;但心髒的動脈血管,不能有效地供給心肌充分的血液,那麼心肌就會缺血缺氧,進而會引起心絞痛的症狀,甚至會導緻心肌壞死,心肌梗死。這就是心肌缺血。

導緻心肌缺血的最常見或最根本原因就是心髒的動脈血管狹窄了。

道理很簡單,我們家水管裡面長鏽了,當這個水鏽非常嚴重的時候,水管就不能正常流水,那麼我們家裡就會缺水。心髒的動脈血管裡面有斑塊了,但斑塊足夠嚴重的時候,那麼也會影響血流,心髒也會缺血,這就是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

3種心肌缺血:

最嚴重的一種心肌缺血,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發生的時候,心髒血管完全堵塞了,您想想心髒血管堵塞了,那自然就沒有血流了,這不但是心肌缺血,而是是心肌沒血。是以心肌梗死是最嚴重的“心肌缺血”。

另一種心肌缺血,簡單說就是“心絞痛”,心絞痛的本質就是“心肌缺氧”,當心髒的肌肉缺氧的時候,就會表現為胸痛、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等表現,這叫心絞痛。“心肌缺氧”的實質就是“心肌缺血”,這是同義詞。因為心髒動脈血管攜帶的是含氧的血液,氧分提供給心肌,心肌才能正常存活代謝。當心血管嚴重狹窄,心血管就不能把充分的含氧血液提供給心肌,這時候就可能會表現為“心肌缺血”,也就是心絞痛。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尤其是在某種刺激下,比如運動、寒冷、勞累、激動、抽煙喝酒等等情況下,心肌需氧量就會增加。如果心血管沒有重度狹窄,那麼即使在運動、勞累、激動、飲酒等等心跳加速的情況下,心血管提供的血液血氧是足夠心肌需要的,也就不會表現心絞痛“心肌缺血”。

可是當心血管重度狹窄的時候,日常生活中,心跳速度不快,那麼心肌所需血氧不高,那麼也不會心絞痛。可是當運動、寒冷、勞累、激動、抽煙喝酒後,心跳就會加速,那麼心肌需要的血氧就會增加,這時候重度的心血管狹窄,并不能滿足心肌這時候的血氧需求,那麼救護表現為“心肌缺血”,也就是心絞痛。

還有一種,無症狀的心肌缺血,也就是平時沒有心絞痛,即使适當活動也沒有心絞痛。但心血管确實嚴重狹窄,心肌确實也缺血,那麼就需要通過心肌核素這種檢查,看看是不是有心肌缺血。

二、心髒血管狹窄,不代表一定就有心肌缺血

有些人以為心血管狹窄就是心肌缺血,這是不對的。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您想想,我們家水管裡面即使有水鏽,一般也不會影響我們家用水呀。因為中輕度的水鏽,并不會導緻水龍頭缺水。隻有當水管裡水鏽非常多的時候,才可能會缺水,但水鏽長滿了,那麼就會表現為沒有水。

心血管裡面有斑塊,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當這個斑塊引起的管腔狹窄小于50%的時候,這種情況并不能叫心髒病,隻能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種情況也不會有心肌缺血。

當管腔進一步狹窄,超過50%的時候,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但是并不是說冠心病就是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一般情況下,心髒動脈管腔狹窄<70%的時候,很少會引起心肌缺血;就好比我們家的水管有中度水鏽了,但并不會影響我們家用水。

隻有當心髒動脈管腔狹窄>70%的時候,且在運動、寒冷、勞累、激動、抽煙喝酒後,心跳就會加速,心肌需要的血液或叫血氧增加的時候,才會表現出心肌缺血。

當然,如果是更加嚴重的狹窄,比如狹窄>90%,甚至更嚴重,那麼即使不運動,不受刺激,也可能會表現出心絞痛“心肌缺血”。當99%-100%狹窄,那就是堵塞,那就是最嚴重的心肌缺血,叫心肌梗死。

三、心電圖所謂的“心肌缺血”,不代表真“心肌缺血”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平時,我們通過心電圖就判斷一個人“心肌缺血”,唯一的理由是:心電圖ST段壓低,或者T波倒置。

很多人看到心電圖這兩個表現,就告訴被檢查者說:“你心肌缺血,冠心病,趕緊吃藥吧!”更有甚者說:“趕緊做個造影吧!”

其實我們反複告訴大家,不能單純通過一份心電圖的ST段或T波改變,就直接診斷“心肌缺血”。

因為導緻心電圖所謂的ST段的改變,或T波導緻的原因很多,并不是隻有心肌缺血。

是以心電圖表現的ST段改變,或T波倒置,并不代表是真的“心肌缺血”,這本後隐藏着很多其他疾病,甚至有時候就是正常的,根本沒有疾病。

四、哪些情況下能夠通過心電圖,迅速診斷“心肌缺血”

1、急性心肌梗死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我們上面說過了,心肌梗死就是最嚴重的一種特殊的心肌缺血。

有時候醫生看一眼心電圖就說“心肌梗死”,這是為什麼呢?

心肌梗死的心電圖,大部分确實能夠看一眼就給出診斷,因為心電圖會表現為T波高尖,或ST段擡高,或病理性Q波等等。但我們心血管醫生也不是說隻看一眼心電圖就說心肌梗死,一定是結合了患者持續的心絞痛的表現,才敢說心肌梗死。或者是結合了心肌酶升高,才能診斷心肌梗死。

因為心肌梗死的診斷三要素:患者持續的心絞痛,心肌酶升高,心電圖心肌梗死表現。

這3點,滿足2點,才能診斷心肌缺血,是以誰也不敢隻看一份心電圖,不問症狀,不看心肌酶就能診斷心肌梗死。

2、典型的症狀+心電圖的變化

一個人如果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同時心電圖不但有ST的壓低,或T波倒置;更主要是有ST改變,或T波改變。也就是說做了兩份心電圖,一份是患者沒有發病時候的洗的心電圖,一份是患者正好發作心絞痛時候的心電圖,兩份心電圖不一樣,那麼才能診斷“心肌缺血”。

五、多數情況下,患者沒有典型的症狀,是無法診斷“心肌缺血”的

每次做心電圖都是“心肌缺血”!為啥醫生說我沒有心肌缺血呢?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一份心電圖,且連患者問都沒問,就在心電圖上寫“心肌缺血”4個大字。這是不嚴謹的,因為單純看心電圖,并不能寫“心肌缺血”4個字。

心血管專業醫生,診斷心肌缺血,要詢問病史,詢問症狀,觀察心電圖動态演變,才能給出心肌缺血的診斷,甚至對于心電圖不典型,症狀不典型的人,可能還需要通過運動試驗,或心肌核素來診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肌缺血。

總之,僅僅看一份心電圖,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說“心肌缺血”,不嚴謹,甚至常是假“心肌缺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