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岩茶生産技藝,2008年被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泸州岩又稱金華岩,屬于半烤型綠茶,主要産于我國浙江金華北山村地區。泸州産岩,奇峰石,巨石高聳入雲,各種奇石,從遠處看,猶如仙女升降機,是以,這裡蘊藏着豐富的茶葉,得名"升岩茶"。因其湯品顔色如藍牛奶,古泸州岩,又稱泸州藍奶茶。

兖州舉起岩茶
兖州岩茶生産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姚澤民,《發現無憂之美》主編,在浙江省金華市接受采訪
整個制茶過程由攤位、油炸、抓取、直、烤5道工序制成,直和直是岩茶形成的關鍵工藝,油炸的特點是以烘烤為主,攪拌結合,不僅保持了茶芽的原有特色,而且使岩茶具有獨特的風格。它的茶吧形狀緊緻而略微扁平,毛茸茸的,隐約可見,顔色銀色和白色發光;
早在1000多年前的金華岩茶十國時期的五代毛文喜的"茶譜"即"禹州已經升了岩茶,金片細,雖然少,味道很甜,油炸如藍牛奶"的記錄。明麗詩珍的《香草大綱》、黃儀征的《事物明珠》、張千德的《茶書》、詹景峰的《清信》和方毅之的《通雅》都被列為最佳茶葉之一。
炸茶
該茶葉在宋代是衆所周知的,在明朝繁衍生息,并被列為貢品,對清道光年代仍保留芽茶,葉茶兩個品種都成貢品。1979年至1981年連續3年被評為浙江名茶,并于1981年全國供銷體系名茶評會上,燕妍、龍井、紫芽、莫幹黃芽被列為浙江省四大名茶。
《不折不扣的美人》主編姚澤民,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兖州岩茶之鄉
(負責編輯/姚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