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五月,太上皇(宋孝宗趙眘)因病不治駕崩,而太上皇駕崩後要舉行入殓、舉哀、大祭等儀式,需要兒子(即宋光宗趙惇)出面主持,但宋光宗受皇後李氏唆使,以自己有病為理由, 拒不出面主持儀式,導緻太上皇孝宗的葬禮大典無法完成,最後,是太上皇名義上的母親、宋高宗趙構繼任皇後吳氏(也是孝宗養母)以八十高齡的年紀出面主持,孝宗的葬禮典儀才勉強完成。
對于皇帝如此不孝的舉動,朝臣們忍無可忍,在完成了太上皇的葬禮後,就秘密商議并達成了共識,聯合起來準備發動“更立”,讓這個不孝、懼内的“瘋皇”趕緊退休,禅位給兒子。南宋紹熙五年(1194)七月,太上皇的葬禮結束後,趙宋宗室(宋太宗長子楚王趙元佐的後代)、執政(樞密使)趙汝愚和宋室外戚、知閤門事兼汝州防禦使韓侂胄(北宋宰相韓琦曾孫、高宗吳皇後外甥兼侄女婿)等人在太皇太後吳氏(即高宗吳皇後)的默許支援下發動了政變,“請求”宋光宗将皇位“禅讓”給親兒子嘉王趙擴,并尊宋光宗為太上皇,退居泰安宮“安心養病”。趙擴就是南宋第四代皇帝——宋甯宗。慶元六年(1200年)八月,太上皇宋光宗病重駕崩。

宋甯宗在登基前後,先後有過九個兒子,但都在很小的時候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就連名字也是後來追贈的:趙埈、趙坦、趙增、趙觌、趙埛、趙圻、趙墌、趙垍、趙坁,。宋甯宗還有三個堂兄弟:趙挺、趙摅、趙抦,一個親兄弟:趙梃。但趙挺、趙摅、趙梃都在年幼時夭折,沒有留下後代,趙抦在宋甯宗登基後雖然還在世,但他也隻有一個獨子趙垓,而且也是年幼就夭折,此後再也沒有誕育其他子嗣。
是以,宋甯宗的祖父宋孝宗這一脈雖然有四個兒子、五個孫子、十個曾孫,但到了宋甯宗這一輩,居然隻有宋甯宗趙擴和吳興郡王趙抦這兩個孫子還在世,而且還沒有活着的曾孫存世(以後也不會有了。)
是以,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時,為了穩固國本、使皇室統嗣不至于斷絕,宋甯宗不得不效仿曾祖父宋高宗(名義上的),從南渡的趙宋宗室子弟中,選取太祖皇帝的長子、燕懿王趙德昭的第九世孫、六歲的趙與願入宮,作為皇嗣撫養,将來好承襲皇位(宋孝宗本來就是宋高宗養子,而孝宗的後裔已經斷絕傳承,自己已經不能再誕育皇子、又從近支宗室内實在找不到嗣子的宋甯宗隻好從遠支宗室中挑選皇嗣人選)。同時,他也給唯一成年的同祖兄弟、且同樣斷絕了後嗣的沂靖惠王趙抦(趙抦去世後追封沂王,賜谥号靖惠)也選取了嗣子,以太祖幼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的九世孫趙貴和為嗣,以承襲王爵和祭祀。
其實,宋孝宗的後裔雖然絕嗣了,但宋孝宗的本生父、秀安僖王趙子偁還有其他後裔存世,數量還不少。宋孝宗實際上的兄長趙伯圭一共有九個兒子,孫子、曾孫數量更多,并且趙伯圭一家和其他宗室相比,與南宋皇室血脈最為接近,但宋甯宗還是從其他遠支後裔中,為自己和堂弟趙抦挑選了嗣子,并沒有從血緣最近的嗣秀王一系中挑選?
這是因為,嗣秀王一脈子孫過于興旺、勢力也很龐大,如果從他們中間選嗣子入繼大統,很可能日後又會有類似于“濮議”一樣的結局。而挑選血脈遙遠且地位低下的宗室子弟入繼,嗣子因為感激皇帝(養父)的厚恩,一定會對養父感恩戴德、恭敬尊崇(宋孝宗本人就是明證)。是以,宋甯宗才會舍近求遠,放棄了跟自己血緣最近的嗣秀王後裔,而從其他遠支宗室中去尋找皇嗣人選。
趙與願被宋甯宗選擇為皇嗣後,改名為趙曮。開禧元年(1205年),趙曮被正式立為皇太子,更名為趙詢。但趙詢命中注定和皇位無緣,當了十六年皇太子後,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病逝,沒有留下子嗣,宋甯宗悲痛不已,給養子賜谥号為“景獻太子”。
辛辛苦苦培養了十多年的皇太子說沒就沒了,宋甯宗沮喪不已,但臨時再重新挑選皇嗣人選又來不及,于是,宋甯宗打起了當年自己給堂弟沂靖惠王趙抦挑選的嗣子趙均(即趙貴和、入繼沂靖惠王後改名趙均)的主意,于是下旨将嗣沂王趙均接到宮中,作為皇子撫養。嘉定十四年(1221年),趙均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趙竑。
原本的嗣子趙竑被宋甯宗奪去當了皇嗣後,沂靖惠王趙抦就沒有了嗣子,祭祀和傳承就要中斷,宋甯宗對堂弟很是愧疚,于是再次給趙抦挑選嗣子,這一次是燕懿王趙德昭的九世孫、山陰縣尉趙希瓐的長子趙與莒入選,入繼沂靖惠王,成為趙抦的第二任嗣子,并改名為趙貴誠。宋甯宗明确了趙貴誠的皇侄身份,讓他承祀沂靖惠王之後。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甯宗病重、即将駕崩,當時的宰相史彌遠和皇太子趙竑之間關系很是惡劣,害怕宋甯宗駕崩、皇太子登基後自己會被清算打擊。于是,史彌遠與同樣和皇太子關系不佳的甯宗楊皇後(繼任皇後)暗中勾結起來,趁宋甯宗駕崩之時,矯诏廢黜了趙竑的皇太子名号,假傳皇帝遺命,改立宋甯宗的皇侄、嗣沂王趙貴誠為新皇太子,并控制了皇宮内外、軟禁了趙竑,将趙貴誠從沂王府中接到皇宮内,擁立其為繼任皇帝。趙貴誠登基之後,更名為趙昀,這就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宋理宗。
而宋理宗趙昀,在宋甯宗生前從來沒有被當做皇嗣對待過,宋甯宗除了早夭的諸子之外,隻有兩個養子:景獻太子趙詢、皇太子趙竑。宋理宗雖然繼承了宋甯宗的皇位,以及登基後稱宋甯宗為“皇考”,但這隻不過是權相史彌遠和楊皇後在宋甯宗駕崩後,使用陰謀詭計強加給他的嗣子,宋甯宗本人并不知情(假如地下有知,一定也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