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裡說道,士為知己者死。五千年的文明以來,多少英雄豪傑為自己的家庭、朋友、戰友英勇就義。
“禮、義、孝、忠”……這幾個字代代相傳,為中華這片土地上訴說了多少故事。而其中,一個“義”字,把兄弟、朋友、戰友之間的感情,描述得更為貼切。

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每一個程序都包含着血淚和傷痛。雖然那段曆史的不堪的,但是我們卻在曆史中,也學到了奉獻、愛國、保護、一腔熱血。那一顆顆熾熱的忠心,應該被每一個中國人銘記。
張學良的四大保镖
作為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的出生,也就奠定了他的未來是動蕩危險的。
愛國将領張學良,被稱為“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但是,他卻不僅僅隻有這幅帥氣的臉龐。在他風度翩翩的皮囊下,存着一顆勇猛、聰明、正直又愛國的心。
雖然,張學良為面臨生死存亡的祖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然而,在經曆了“西安事變”後,由于蔣介石的多疑敏感,便把他用各種手段囚禁了起來。
直到晚年,張學良才恢複自由身。雖然我們的将領軍功赫赫,但鮮有人知的是,在他被軟禁之前,有四位名聲顯赫的保镖護在他身旁。
譚海——把“忠義”奉行了一生
作為跟着張學良最長時間的人,譚海算的上是“第一保镖”,在他長期的工作中,深的少帥信任。
譚海,是東北軍張作相的老鄉。他自幼過得十厘清苦,一直由奶奶撫養。在長大之後,跟着奶奶去學鞋匠手藝,在出師之後便成了一位鞋匠。
但是由于環境不景氣,鞋鋪因為生意不好便關門了。之後,譚海就前去投靠張作相。張作相算得上譚海的叔父,是以就收留了他做一些簡單的差事。
張作相被譚海細心、穩重的性格吸引,很快就提拔了他的職位。不久,就被引薦給了張學良。從此,譚海開啟了他14年的軍旅生涯。
在張學良執政東北後,就欽點譚海出任自己侍衛處的處長。這十幾載風雨,無論發生大小事務,譚海始終都陪着張學良。
護送蔣介石回南京之後,張學良被軟禁了。得知該消息的譚海,想破了腦袋用了一切自己能想到的辦法去營救,但每每都無疾而終。在之後的日子裡,譚海收到了各方抛來的橄榄枝,但他依然是義正言辭地拒絕“我譚海隻為張少帥守節,忠誠不事二主!”之後,他回到了天津隐居。
這位保镖陪伴了張學良十四年,他用他的“忠義”,奉行了自己的一生,臨到生命的最後,他都還在等待這位少帥的回歸。
1954年,譚海因腦溢血突發,在天津去世,這位“忠仆”在最後也沒有等到張學良。但是他的這份情義,相信少帥能夠明白。
姜化南——用生命護少帥周全
張學良一生經曆太多危機時刻,但最瀕臨死亡的,大概要數1926年的那一天了。
1926年9月,張學良奉張作霖之命,前往張家口整肅一支土匪隊伍。在得知此消息後,土匪師長王永清決定在這天将張學良擊斃。
這次用生命保護張學良的是一位叫姜化南的保镖,他之前是郭松齡軍下的參謀。郭松齡看出他忠勇并有才能,就把他推薦給了張學良。
姜化南和張學良年紀相仿,屢次交談都發現兩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之後不斷經曆戰亂,這“兩兄弟”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這天,當張學良一行到達張家口時,機警的姜化南察覺出氛圍有一些不對勁,于是他提出代替張學良進行訓話。
沒想到姜化南一下車,就遭遇到了早已埋伏好的狙擊手,當場斃命,年僅26歲。
雖然經曆過大風大浪,但是那一刻張學良也愣住了。恐怕他自己都不曾想到,上一秒還和自己有來有往聊天的姜化南,就在一瞬間倒在了自己面前。
此生能得一摯友是十分難得的,為保護自己而奉獻出生命的朋友,更是銘記一生。張學良忍着悲痛為姜化南修了一個祠堂供奉,以感謝他為自己做的這一切。
劉多荃——一片丹心,忠心耿耿
劉多荃是姜化南的同學。在姜化南去世之前,他便把忠實可靠且足智多謀的劉多荃引薦給了張學良。
到了張學良的麾下,劉多荃用他的聰明睿智為張學良出謀劃策,很快,他成為了張學良最信賴和最依賴的人。
而這平靜的一切,也在1936年被打破——西安事變開始了。
張學良和楊虎城決定對老蔣實施扣押,為了保證這次困難的任務順利,張學良将這重擔交于了值得信賴的劉多荃來完成。
但當任務完成後,有仇必報的老蔣把張學良軟禁了起來。在此當中,劉多荃也在使着勁想把張學良救出來。
後來,由于蔣介石的迫害,劉多荃脫離的軍隊前往香港避難。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受到了主席和總理的邀請,為新中國的建設奉獻了一生。
何世禮——出身豪門,卻鞠躬盡瘁
何世禮不同于一般保镖的模樣:清貧、五大三粗,他是香港首富何東的兒子,不僅家境殷實,還是一位歐亞混血。
何世禮的父親與張作霖關系非常好,按照輩分,作為何東胞弟的孫子,賭王何鴻燊見了何世禮也要行跪拜之禮的。
雖然出身于富貴世家,但是何世禮完全沒有有錢人家纨绔子弟的樣子。相反,他從小就立志從軍,在軍校畢業後,便一直跟随張學良。
對于這種貴公子,張學良最開始十分不待見,認為他們隻是來玩玩,沒有吃苦精神。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何世禮把他的能力的态度充分發揮出來,張學良也漸漸接納了這位“不被看好的富二代”。
在多次需要出謀劃策的時候,都是依靠何世禮的參謀。在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軟禁,而何世禮也丢了自己參謀的職位。
那段時間,何世禮也是想盡了辦法如何營救張學良,但在無望之後,何世禮也投身于戰争中,為國灑下了自己的熱血。
1990年,張學良終于重歸自由。已經耄耋之年的何世禮親自去看望張學良。8年後,何世禮病逝,享年92歲。
結語
“一片丹心照汗青”,後人看到了張學良和他這四位保镖對國家赤紅熾熱的心,也看到了他們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義氣和勇氣。
雖然四人的結局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在西安事變中共同維護少帥的那份赤膽忠誠,是值得我們銘記永久的。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