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空城計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邏輯,三個方面來判斷

上海大學發了一篇文章,說易中天的品三國沒有啥平民立場,倒是很喜歡給曹操平反,或者是打壓諸葛亮,也不太提及平民老百姓的苦難。對此易中天表示,他對待曆史人物是堅決嚴謹精神,要用證據說話。

比如易中天講的空城計問題。在《品三國》中易中天認為:空城計确實不符合邏輯。他舉了三個方面,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判斷一下。

諸葛亮空城計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邏輯,三個方面來判斷

第一,司馬懿不就是害怕中了諸葛亮埋伏嗎?大部隊可以不進去,派個偵察兵進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可不可以?

第二,司馬懿都聽見諸葛亮的琴聲不亂,也能看到他面色自若了,說明雙方的距離很近,直接派個神箭手,一箭把他射死行不行?

諸葛亮空城計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邏輯,三個方面來判斷

第三,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司馬懿可是帶了20萬大軍的。可諸葛亮身邊隻是些老弱病殘,你把他的城池圍起來,困他三天圍而不打行不行?怎麼能掉頭就走呢?這确實讓人難以了解。

這3點不是我說的,是易中天在《品三國》裡面說的。小時候看這個橋段時覺得諸葛亮實在太牛,可是易中天這樣一說,又覺得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如何認為的?

諸葛亮空城計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邏輯,三個方面來判斷

再來說一下諸葛亮借東風。《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是披頭散發,光着腳丫,穿着一身道袍。但易中天認為,《三國志》上又說諸葛亮身長八尺,八尺按照現在的尺寸是1.84m,諸葛亮剛剛出山的時候是26歲,那可是一個妥妥的大帥哥,和這種裝瘋賣傻形象有差距。

羅貫中的中心思想還是尊劉貶曹的,這一點毫無疑問。易中天比較懷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舉了一個清朝人趙藩寫的對聯,該對聯委婉地批評了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以後窮兵黩武,寬嚴戒誤的問題。可到了《三國演義》中,他就變成傑出軍事家了,沒事就給一個錦囊妙計,打開一看就有了主意,這其實是表現了人們對他的崇拜。

諸葛亮空城計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邏輯,三個方面來判斷

是以《品三國》認為諸葛亮是個政治家沒錯,但要說是個軍事家則有待商榷。像以上的空城計和借東風,無非就是對諸葛亮的神話。不知道各位覺得易中天分析的有沒有道理?我覺得起碼他在講解空城計的時候,提出的那三個疑問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諸葛亮空城計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邏輯,三個方面來判斷

易中天的《品三國》我是看完了,确實非常接地氣,就和當年聽他的百家講壇差不多,語言幽默風趣。如果各位想在讀曆史時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建議各位看看易中天的《品三國》。不能說颠覆我們的認知,起碼會讓我們多想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他把那些艱澀難懂的曆史語言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現代說法,這應該就是易中天帶給我們最大的曆史财富吧。點選下方連結可以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