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

上海大学发了一篇文章,说易中天的品三国没有啥平民立场,倒是很喜欢给曹操平反,或者是打压诸葛亮,也不太提及平民老百姓的苦难。对此易中天表示,他对待历史人物是坚决严谨精神,要用证据说话。

比如易中天讲的空城计问题。在《品三国》中易中天认为:空城计确实不符合逻辑。他举了三个方面,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判断一下。

诸葛亮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司马懿不就是害怕中了诸葛亮埋伏吗?大部队可以不进去,派个侦察兵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不可以?

第二,司马懿都听见诸葛亮的琴声不乱,也能看到他面色自若了,说明双方的距离很近,直接派个神箭手,一箭把他射死行不行?

诸葛亮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

第三,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司马懿可是带了20万大军的。可诸葛亮身边只是些老弱病残,你把他的城池围起来,困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怎么能掉头就走呢?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这3点不是我说的,是易中天在《品三国》里面说的。小时候看这个桥段时觉得诸葛亮实在太牛,可是易中天这样一说,又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如何认为的?

诸葛亮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

再来说一下诸葛亮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是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穿着一身道袍。但易中天认为,《三国志》上又说诸葛亮身长八尺,八尺按照现在的尺寸是1.84m,诸葛亮刚刚出山的时候是26岁,那可是一个妥妥的大帅哥,和这种装疯卖傻形象有差距。

罗贯中的中心思想还是尊刘贬曹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易中天比较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举了一个清朝人赵藩写的对联,该对联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后穷兵黩武,宽严戒误的问题。可到了《三国演义》中,他就变成杰出军事家了,没事就给一个锦囊妙计,打开一看就有了主意,这其实是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诸葛亮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

所以《品三国》认为诸葛亮是个政治家没错,但要说是个军事家则有待商榷。像以上的空城计和借东风,无非就是对诸葛亮的神话。不知道各位觉得易中天分析的有没有道理?我觉得起码他在讲解空城计的时候,提出的那三个疑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诸葛亮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易中天:不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

易中天的《品三国》我是看完了,确实非常接地气,就和当年听他的百家讲坛差不多,语言幽默风趣。如果各位想在读历史时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建议各位看看易中天的《品三国》。不能说颠覆我们的认知,起码会让我们多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把那些艰涩难懂的历史语言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现代说法,这应该就是易中天带给我们最大的历史财富吧。点击下方链接可以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