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姐妹還是兩兄弟?成都市婦兒中心多學科診治性發育異常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染色體核型是fish結果麼,數了多少個細胞?”“為什麼兩姐妹的遺傳資訊不一樣?”“需要再去做qPCR驗證一下妹妹的基因突變資料。”12月30日下午,在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科大樓會議室裡,來自兒童遺傳與内分泌代謝科、小兒泌尿外科、兒童婦科、影像科等科室的醫生參與了一場性發育異常罕見病多學科會診。

據了解,即日起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罕見病MDT正式啟動,“掌上婦幼”預約通道正式開設兒童罕見病多學科聯合門診,本場多學科會診的對象正是預約的第一個患者。

兩姐妹還是兩兄弟?成都市婦兒中心多學科診治性發育異常

是男孩還是女孩?多學科團隊專家與患者、家屬面對面

“我們以前從來沒聽說過這個病,如果當時知道孩子會得這個病,我們可能就會慎重考慮生育問題。”坐在最前排的欣欣(化名)爸爸告訴醫生們。

今年10月,爸媽帶着7歲的大女兒欣欣和4歲的小女兒卿卿(化名)來到了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遺傳與内分泌代謝科,因為孩子的外生殖器和别的孩子不一樣,而且兩個女兒都出現了這種症狀。

欣欣的外生殖器發育不同于正常女孩,出生時便發現了外陰異常,3年前發現右側腹股溝區有個包塊,并于兩個月前出現疼痛,還逐漸出現了嗓音增粗,陰蒂進一步肥大等症狀。經過相關的檢查後欣欣被診斷為性發育異常(DSD)。這一次的多學科會診則是為了進一步給予欣欣全面的評估與治療。

為了讓醫生們更了解孩子的情況,兒童遺傳與内分泌代謝科将檢查室搬到了會診室,“還要帶孩子去兒科做一個彩超。”檢查完畢後,小兒泌尿外科醫生告訴孩子家長,“繼續藥物治療,待激素水準穩定後,後續還需要聯合心理科做心理評估及心理認知,決定孩子的性别,再接受手術治療。”

明确手術時機、評估生長潛能及生育功能、确定診療方案......經過多學科會診後,這些問題将迅速确定下來。

兩姐妹還是兩兄弟?成都市婦兒中心多學科診治性發育異常

醫聯體與罕見病多學科聯合診療為新生家庭帶來希望

“在國家衛健委發的121個罕見病目錄中,内分泌科的占了一半,整年下來,科室會遇到不少疑難病、罕見病,單是性發育異常的兒童就有數十例。” 兒童遺傳與内分泌代謝科主任程昕然告訴記者。

今年4月,醫院醫務科接到了來自我市某醫聯體的電話,稱該院産科接生了一例性别模糊的特殊新生兒,請求兒童遺傳及内分泌科會診。

“當時媽媽正值産後情緒不穩定期,向我哭訴稱每次給孩子更換紙尿褲時都是一次心理折磨,想到孩子的未來,更是自責又無助。”程主任回憶,“孩子到醫院後,我們迅速組織了小兒泌尿外科、新生兒科、放射科、超聲影像科等共同組成的多學科團隊診療,并迅速給出治療方案,很快孩子的病情穩定下來。

專家們耐心交代患兒家長,放松心情,此類疾病可診斷可治療,并對日常飲食、感染應激後的藥物調整、複診的時間等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細緻交待,孩子的母親動情地說,是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給這個孩子和她的家庭帶來了希望。

“最強天團”攜手 讓疑難病、罕見病有路可循

為進一步貫徹“一切為了婦女兒童健康”的服務理念,該院“掌上婦幼”預約通道正式開設了兒童罕見病多學科聯合門診預約視窗,力争為疑難罕見病患兒提供更加精準化、個體化的臨床診療,提供更加合理、有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據罕見病聯合門診兒童遺傳與内分泌代謝科程昕然主任介紹,聯合門診根據病人需求不同,設有兒童消化、呼吸、血液、神經、心血管、免疫、腎髒、内分泌、新生兒、PICU等專業組,并要求參與讨論的診療醫師由相關疾病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及以上資質醫師擔任。

“今天有兩個預約病人,我們就隻放了兩個号,但系統多放了一個,還以為沒人會注意這個新上的門診,沒想到立馬被搶了。” 兒童遺傳與内分泌代謝科主治醫師蘇娜告訴記者,“由此可見有需求的病人還是很多。為了讓這部分罕見病患兒在就診時有路可尋,幫助她們從‘養不大’到‘長時間生活’、從沒有‘藥物’到‘有藥可治’,甚至‘正常工作、結婚生子’,成為獨立的‘社會人’,醫院積極推動罕見病MDT的開設,進一步為患者簡化了就診流程,提高醫療效率,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

據介紹,目前該門診暫定每周二設定5-10個号,有病人主動預約及醫生引導預約兩個途徑。“醫生引導預約是指已經經過專科醫生的初診,認為比較疑難,需要多學科診斷;另一種情況則是病人有這個需求,在掌上婦幼挂預約号,背景收到資訊,我們會主動聯系病人了解相關情況,根據他的需求和對病情的初步分析,确定參與讨論的診療科室,讓‘最強天團’齊力護佑患者的健康。”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