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裡最真摯的友誼:初讀感動,再讀是人生

中新網用戶端北京1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從來不會有人懷疑,《紅樓夢》寫盡了人性幽微:親人之間互相算計,兄弟時常心生嫌隙,美好純潔的愛情,難逃命運無常。

不過,這裡也有最尋常的溫情:劉外婆精于世故,但知恩圖報,拼盡全力救出巧姐;紫鵑隻是個丫鬟,卻始終對林黛玉以誠相待,從起居小事到終身大事,盡力籌謀。

這是大觀園裡最真摯的一段友情,越是年歲漸長,越是明白它的難得。

《紅樓夢》裡最真摯的友誼:初讀感動,再讀是人生

圖檔來源:87版《紅樓夢》視訊截圖

初入賈府時,黛玉帶來了兩個仆人,一團孩氣的是雪雁,年歲極老的是王嬷嬷。後來,紫鵑才被派到黛玉身邊服侍她。

紫鵑很快摸清了林黛玉的脾氣秉性,也深知其體弱多病,必須時刻多加留意。她手腳勤快,對黛玉的照顧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

有一回,正是冬天下雪的時候,黛玉跑到薛姨媽住處,和寶钗、寶玉閑聊。雪雁走來給黛玉送小手爐,“紫鵑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來的。”

假如黛玉發個小脾氣,懶得吃藥,她便好言勸慰,“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藥了……大清早起,在這個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該回去歇息歇息了。”

偶爾黛玉和史湘雲在凹晶館聯詩,忘記了時辰,她和翠縷便滿園去尋找,“一個園裡走遍了,連姨太太那裡都找到了”,也不過是擔心黛玉體弱,禁不起風寒和折騰。

這樣細心的陪伴和照料,有些親人恐怕也未必做得到。

孔子曾經說過,“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對黛玉而言,紫鵑就恰好是那個直言不諱的朋友。如果說,紫鵑對黛玉的照料還隻是因為主仆關系,那她言語間的規勸,每每流露出的是姐妹才有的溫情。

《紅樓夢》裡最真摯的友誼:初讀感動,再讀是人生

因為溝通不暢,黛玉和寶玉吵了一架,過後也後悔,又不好意思先低頭。紫鵑就事論事,說她“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寶玉那脾氣,難道咱們也不知道?”

不僅如此,紫鵑也敢批評黛玉,替寶玉辯解,“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兒,常要歪派他,才這麼樣。”

寶玉來求和,黛玉使性子不準開門,紫鵑深知她“心口不一”,也不以為意,“姑娘又不是了,這麼熱天,毒日頭地下,曬壞了他,如何使得呢?”一邊說,一邊徑自開門去了。

順便,還跟寶玉調侃了黛玉一句,“身上病好了,隻是心裡氣不大好。”

又或者,寶玉和黛玉聊天,叫紫鵑倒茶,黛玉偏讓紫鵑先去給自己舀水,紫鵑笑了笑,“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來,再舀水去。”說着話,倒茶去了。

了解和陪伴同等重要。紫鵑的這種種言行,很多都逾越了那個時代丫鬟的身份,她發自内心維護黛玉,也了解黛玉的善良、明事理,斷定黛玉不會為此生氣。

真正的朋友,是懂你的那個人,能一眼看透你的心思,也願意給出最誠懇的建議。

曾經有人說,《紅樓夢》裡有三個人對黛玉是真的好,那就是賈母、寶玉和紫鵑。

前面兩位自不必說,紫鵑也确實算得上黛玉後天的親人,一心希望黛玉過得安穩。否則,她不會冒着風險,去試探寶玉對黛玉的真心,惹得寶玉大病一場。

她了解寶黛之間的感情,也看出了症結所在,一片真心為黛玉考慮,“上無父母,下無兄弟,誰是知疼着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

《紅樓夢》裡最真摯的友誼:初讀感動,再讀是人生

如果說,紫鵑有所謂的私心,不過是擔心黛玉若是遠嫁,自己又合家都在這裡,或許不便跟了去。可如果不去,又辜負了素日的情誼,“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

直到最後,黛玉病重,紫鵑拒絕參與“掉包計”,拒絕讨好管事的當家人;在87版《紅樓夢》裡,林黛玉死後,她向寶玉辭行,“二爺,我要走了,去南邊,陪伴林姑娘。”

這樣牢固的感情,也源自黛玉對紫鵑的态度。在《紅樓夢》的人物裡,黛玉時常被貼上“小性兒”“脾氣古怪”的标簽,可她對紫鵑從未擺過主子的威嚴,也沒有虛僞的套路。

“友以義,不慕勢利”,形容的,大概就是黛玉和紫鵑之間的關系。

前段時間,網上曾有個關于《紅樓夢》人物造型的熱議話題,有人提到了紫鵑和黛玉。也有人感歎,書中描述了各種複雜的人情世故,她們的友誼,算得上一股清流。

人人都期待有同伴,可以不用孤軍奮戰。但往往要經曆了世事浮沉,等人到中年,才能明白在朋友關系中,“真誠”二字的含金量。

錦上添花太容易,當得勢之時,誰也不會吝惜多說兩句好話;雪中送炭卻難得,當失勢之際,多數人避之不及,人品略差的多半要來踩上一腳,再撿了高枝兒飛去。

人無貴賤之分,心地卻有好壞之别。抛開利益,細水長流的感情,終究要以人品為基礎。歲月會替每個人篩掉流于表面的熟人,最後留在生命裡的,才是值得珍惜的朋友。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這句話用來形容真正的友情,或許也合适。(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