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下旬,陽光照耀下的崆峒水庫。 李維軒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30日電 (李維軒 鄭麗萍)今年,甘肅省水利廳對全省範圍内登記注冊的282座水庫全面實行庫長制,由水庫管理機關(或代管機關)主要負責人擔任庫長。截至目前,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的平涼市,30座水庫庫長已全部上崗。
寒冬中的泾川縣朱家澗水庫生态如畫,尚未完全結冰的水面在陽光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朱家澗水庫庫長王勝平正在和同僚們例行庫區巡查。該水庫自2019年建成投運以來,王勝平和同僚們堅持每天開展庫區巡査兩次。
“我們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健全應急處置、運作管理、水雨情記錄和報送等工作制度,確定水庫管理安全規範。”王勝平說。
朱家澗水庫的建成,有利于緩解季節性缺水壓力、保障縣城區群衆用水,每年可向泾川縣城區及周邊鄉鎮10萬居民提供生活用水166.3萬立方米,向泾豐灌區9000畝農田灌溉供水47.8萬立方米,可有效解決城鎮生活供水和下遊農業灌溉用水不足的問題。
庫長制是新時期水利行業全面整合現有水庫管理責任體系的重大舉措,庫長對水庫防汛、安全運作和日常巡查管護總負責,實施水庫排程運用,開展水庫日常安全管理與工程維護,組織大壩安全巡視檢查、險情處置,及時報告大壩安全情況等。
在平涼市崆峒水庫,庫長馬千裡帶領巡查員在關鍵區域認真巡查。該水庫以崆峒山而得名,位于平涼市内泾河上遊的崆峒山前峽峽口,最高水位相應水面面積113平方公裡。總庫容2975萬立方米。最大水深61米,死庫容600萬立方米。大壩高63.8米,壩頂長400米,系以灌溉為主的綜合型水庫。
圖為甘肅省泾川縣朱家澗水庫庫長王勝平和同僚一起巡查水庫。 鄭麗萍 攝
馬千裡一邊巡查一邊囑咐巡查員:“垃圾不能倒到水庫裡,要發現一批,制止一批,處理一批,確定咱們水庫的水域安全,水生态安全。”
在洩洪洞進口閘室裡,他和巡查員一起認真檢查着電路裝置。“平常要加強日常保養,一周一次,閘室保養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檢查線路,確定用時一鍵啟動。”馬千裡說。
“責任心是安全之魂,标準化是安全之本”。馬千裡深知,由于地理因素,崆峒水庫的安全運作關乎着平涼中心城區及下遊40萬群眾的生命财産安危。作為庫長,“安全”這根弦,他一刻也不敢放松。
“崆峒水庫與平涼中心城區高差達到150米,是以崆峒水庫的汛期防汛責任大于天。”馬千裡表示,汛前他們積極動員,進行裝置運作保養,確定汛時運作正常,汛中加強值班值守,確定關鍵部位、關鍵時間點人到責任到。自2021年庫長制實施以來,通過加強庫區巡查、水庫資訊化巡查,確定水環境持續達标。
通過實施庫長制,平涼将進一步加快推進水庫除險加強,及時消除安全隐患,加強監測預警設施建設,加大庫區水環境、水生态保護力度,健全常态化管護機制,確定水庫安全長效運作。(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