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日軍進攻上海,威脅南京。為了抵禦外辱,驅逐日寇,國共展開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此同時,南方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為軍長。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就在很多人認為國共齊心抗日時,蔣介石卻在1940年悍然發動“皖南事變”,向新四軍發起了猛烈進攻。此次事件後,新四軍又進行了整編,部隊編為7個師,分别是第1師,師長粟裕;第2師,師長張雲逸;第3師,師長黃克誠;第4師,師長彭雪楓;第5師,師長李先念;第6師,師長譚震林;第7師,師長張鼎丞。共計9.6萬餘人,并重新劃定活動區域。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随着重建結束,新四軍迅速發展壯大,到抗戰勝利時已擁有三十多萬人。那麼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七個師哪裡去了呢?後來戰績又如何?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衆所周知,新四軍的番号一直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銷。第3師3萬餘人(黃克誠部)開赴東北,加入東北野戰軍,解放戰争中參與了很多重大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第5師(李先念部)改編為中原軍區,解放戰争爆發後,李先念指揮部隊作戰略轉移,開始中原突圍,拉開了解放戰争的序幕。1947年,同劉鄧大軍勝利會師,參加重建大别山根據地的鬥争,在淮海戰役也有不俗的表現。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新四軍其餘主力則改編成華東野戰軍。解放戰争中,華野參與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震撼世人的大戰。在敵我裝備差距懸殊的情況下,華野卻創造了連戰連捷的戰争奇迹,殲敵之多,付出代價之少,在當時都創造了全國戰場的空前記錄。被毛澤東譽為“全國各區戰績最大的部隊”。

抗戰結束後,新四軍的7個師哪裡去了?後來戰績如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