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一縣,原為單字縣現以州為名,是三國五邑之地

山東省,位于我國華東沿海北端,地處黃河下遊,瀕臨渤海、黃海,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山東曆史悠久,不僅黃河在此入海,省内也有東鎮沂山及“五嶽獨尊”的東嶽泰山,曆史文化名城更是衆多,有我國數量最多的“千年古縣”。

山東一縣,原為單字縣現以州為名,是三國五邑之地

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山東就為當時縣治衆多之地,現在山東擁有數量不少的兩千多年古縣,其中現屬棗莊的滕州就為其一。

滕州市,位于山東省南部,秦時置縣,隋朝為郡,金時設州,現為山東省縣級市,由棗莊市代管,也是棗莊唯一轄縣,更是山東省人口第二大縣,人口數量最多的縣級市,總人口170萬。滕州東依泰沂山脈,西濱微山湖,自古就為地理優越、交通便利之地,先秦時期是華夏核心腹地,當時有滕國、薛國、小邾國三國,靈丘、昌慮、歡城、戚城、湖陵等五座城邑,還是“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及孟嘗君、毛遂的故裡,被稱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

山東一縣,原為單字縣現以州為名,是三國五邑之地

秦滅六國後于今滕州置滕縣、薛縣,兩漢時縣境建制衆多,有公邱縣(滕縣改稱)、薛縣、合鄉縣、昌慮縣、蕃縣等,魏晉南北朝時期建制變化頻繁,隋朝時複設滕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升滕縣為滕郡,“滕”之名自此沿用至今。相傳,滕地曾為黃帝第十子封地,因當時溫濕多雨,泉水騰湧而得名。

山東一縣,原為單字縣現以州為名,是三國五邑之地

滕縣升為滕郡不久又降為縣,唐朝時期滕縣屬徐州,北宋時于此置滕陽軍,金改為滕陽州,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滕陽州為滕州,此為滕州之始。此時,滕州轄滕、沛、鄒等縣。明初,滕州降為滕縣,先後屬濟甯府、兖州府,清襲明制。民國時,滕縣曾屬岱南道、濟甯道,後曾直屬于省。

山東一縣,原為單字縣現以州為名,是三國五邑之地

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時期,滕州為革命老區、老解放區,為更好開展武裝鬥争曾在今市境及縣域之間設立數個縣級民主政權,但由于形勢變化,隸屬、名稱、區域變化頻繁,沿襲到新中國成立的有臨城、凫山、白彥、麓水等縣,這些縣在建國後先後撤銷。

山東一縣,原為單字縣現以州為名,是三國五邑之地

建國初,滕縣屬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尼山專區(滕縣曾為尼山專區專署駐地),1950年于滕縣設滕縣專區,轄今棗莊及徐州、濟甯一部,臨沂平邑等地,1953年滕縣專區遷駐濟甯并改稱濟甯專區。1960年峄縣改為縣級棗莊市,1979年滕縣由濟甯專區劃歸已經為省轄市的棗莊市,1988年滕縣改為縣級滕州市,仍由棗莊市代管。而在此期間,原屬滕縣(今滕州市)的臨城(今薛城)、山亭、城頭、徐莊、店子、馮卯、辛莊、桑村、辛召等公社分兩次先後于1960年、1983年劃歸棗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