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之約|我們的文藝之路正青春

我們的文藝之路正青春

中國國家話劇院在歲月淬煉中堅守舞台藝術之根

文化之約|我們的文藝之路正青春

《四世同堂》劇照

文化之約|我們的文藝之路正青春

《原野》劇照

文化之約|我們的文藝之路正青春

《谷文昌》劇照(資料圖檔)

80載歲月峥嵘,20年風雨兼程。近日,中國國家話劇院迎來了建立80周年、組建20周年紀念日。劇院的起點始自延安延河岸邊,從延安走來的國家話劇院,血液裡流淌着紅色的血脈。曆史涵養了它豐贍的曆史底蘊,也賦予了它厚重的文藝靈魂。

始終不渝的紅色初心

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成立的延安青年藝術劇院,由中央青委和中央文委共同上司,塞克為院長,王真、吳雪為副院長,聘請郭沫若、田漢、洪深、歐陽予倩、萬籁天、夏衍、曹禺、陽翰笙為劇院名譽理事。

1942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同志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推動了根據地文藝事業的發展。時任延安青年藝術劇院副院長的吳雪及後來提議創立中央實驗話劇院的五位發起人中的李伯钊、歐陽山尊參加了此次會議。1949年4月16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長是廖承志。

新中國的成立,标志着中國話劇開始了當代曆史階段的演進。

1950年3月8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建院後的第一個劇目《愛國者》首演。同一時期在青藝的舞台上,《抓壯丁》《上海屋檐下》《萬尼亞舅舅》《欽差大臣》等中外名作以及一批貼近時代、貼近群眾、反映現實生活的當代劇目被帶到了觀衆面前。

2001年12月25日,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的基礎上,中國國家話劇院正式成立。20年來,一大批優秀原創話劇在這片土壤中萌生,在這方舞台上演繹,樹立起劇場舞台藝術的标杆。

黨的十八大以來,劇院先後創排了《北京法源寺》《谷文昌》《三灣,那一夜》《人間煙火》《人民至上》《英雄時代》等一大批反映現實、讴歌人民、抒寫時代的主旋律優秀作品,講述有溫度的中國故事。《谷文昌》則先後獲得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

戲劇的力量始于舞台,但絕不會止步于劇場,它自誕生之日起,便以強大的藝術魅力深入觀衆的内心,激蕩起澎湃的火花,引領人們踏入藝術思想的殿堂。

一台台話劇成為“走心的黨課”

“又見袅袅炊煙,又見群群飛雁,你播灑一路春風,隻為百姓夢圓,誰說流水無意、歲月無痕,誰說落花無情、往事如煙,傾聽山的訴說、海的呼喚,真情感天動地,真愛在人間。” 話劇《谷文昌》結尾處一段歌唱,留下了綿綿的餘音,激蕩在台上台下,回響在觀衆和演員心間。

在曆史的大潮面前,個體是渺小的,渺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以谷文昌為代表的共産黨員卻以渺小的個體築起了一道抵擋風浪堅不可摧的堤壩。

這部戲,讓演員把所有聲音、形體的技巧都放棄了,能做的隻有真實呈現。隻有把小的細節做真實,才可能讓觀衆看到傳神又親切、平凡又崇高的縣委書記的英雄形象。

其實劇組開始很擔心把“谷文昌”演成以往被模式化了的那種英模人物,但看了報告文學《谷文昌》後,他們覺得這個人有大智慧。為了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谷文昌形象,劇組主創人員曾兩次赴東山體驗生活,劇本易稿24次。谷文昌的扮演者辛柏青對此感慨:“其實每一部戲都需要我們用情感去演繹。感謝《谷文昌》,他一直警醒着我。所謂不忘初心,作為演員,就是時刻保持内心中最純粹、最樸實的本真。”

這部劇公演之後,可以說一票難求,被認為是“最走心的黨課”……

有人說,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要有偉大的精神,而偉大的精神,就展現在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身上。

94年前的一個夜裡,一群年輕人在江西永新一個叫三灣的地方的雜貨鋪裡,開了一次會,研究下一步的路怎麼走。開會的時候,年齡最大的是毛澤東,34歲。

這次會議,就是三灣改編。這天晚上,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成為中國共産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

從此,一支隊伍,一夜之間,奇迹般地“散沙聚成水門汀”!從此,一支五千年未曾有過的人民軍隊開天辟地般出現了!

國家話劇院出品的話劇《三灣,那一夜》就取材于此。該劇一經公演,就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觀衆。再回到這段曆史,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幾位主人公的年齡:毛澤東34歲,餘灑度28歲,蘇先俊21歲,羅榮桓25歲……就是一群年輕人啊!

我們可以這樣了解:那是一群“創業”的年輕人,有一天晚上開了一個會,研究未來怎麼走。而就是這一晚的會議,将支部建在連上,建立士兵委員會,給我們的部隊注入了靈魂。

主創人員為了把這部戲寫好、演好,先讓自己鑽到那段曆史中,把打撈出的一個個碎片拼接,盡力還原,再用話劇的方式呈現給觀衆。編劇王寶社告訴大家,“寫這個戲的時候,正好春晚找我做語言節目導演,我婉拒了。我躲到鳳凰嶺的山裡寫劇本,整整兩個月,陪伴我的隻有外面呼呼的風聲。我感覺自己在燃燒着,仿佛穿越回到了那個年代。”那風聲就像是從90多年前刮過來的,随着風聲刮過,我們仿佛看到劇中人物一個個從紙上站起來走出來,逐漸飽滿、豐富,有了生命、有了溫度。

第24屆曹禺劇本獎這樣評價:“該劇以高度凝練的戲劇形式再現三灣改編這一中國共産黨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穿透曆史和當下的思辨力量。”

演繹充滿煙火氣息的人間萬象

新時代的舞台不僅能演繹黃鐘大呂,也能唱響市井生活裡的人間真情。

“心裡頭裝下百姓的心事,肩上才能挑起百姓的擔子”,“老百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幹部就得是藏經閣”。這是國家話劇院出品的《人間煙火》中的經典台詞。

該劇講述的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幹部蘇小魚主持棚改工作的苦辣酸甜。在市井百态、尋常生活中,蘇小魚的成長貫穿起了代際溝通、贍養父母、年輕人創業等社會熱點的思考,描繪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用現實主義題材,通過基層棚改來展現新時代的風采,對劇組是個挑戰。于是,他們走進北京市東城區望壇社群采風。在火辣辣的大熱天中,帶着火辣辣的情,實地考察棚改現狀,大家心裡開始有了根基和依靠。

每個人都能在身邊找到劇中角色的原型,無論是高樓大廈還是陋室一間,最核心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于是,有了這樣的劇中場景:在朦胧的月光下,基層幹部蘇小魚奮力地蹬着自行車,穿梭在城中村,與街坊鄰裡一起描繪出了充滿煙火氣息的人間萬象……

“我到美國看到美國老百姓,尤其是老人,沒有我們幸福。我關注到美國的一些老人,買個麥當勞,然後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等着,不時看看表,到時間了,把漢堡吃了,然後晚上就是一個寂寞的長夜。我們的大媽穿得花枝招展跳舞,我覺得這多美啊,這說明她們熱愛生活,如果生活沒有這份富足,她們哪來的這份自信。我每次經過公園,就特别欣賞這份張揚的幸福感。那種對幸福的贊美,一下就釋放出來了,我覺得這是應該歌頌的。”導演婁迺鳴對此頗有感觸。“是以這部戲既然叫《人間煙火》,我就把重心放在這種生活氣息上。其實我們逐漸會發現,‘人間煙火’是非常奢侈的,因為我們哭也是揮霍,笑也是揮霍。比如我現在想跟我的父母分享哭和笑,已經不可能了,因為他們都不在了。這時候你就會明白所有的哭和笑,沒有對錯,因為那都是生活。”

“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們前行。”每個家庭的喜怒哀樂牽動着觀衆的心。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快樂與辛酸在舞台上得以一一呈現,在充滿生活氣息的煙火之中,整體奔向幸福生活。

探索藝術融合的創新表達

“用電波記錄曆史,見證一個國家的誕生!”2021年10月1日,原創話劇《直播開國大典》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成功。該劇将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曆史時刻,實況轉播的幕後電台故事首次搬上舞台,緻敬每一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平凡而偉大的人。

這部劇的看點之一,是使用了先進的裝置技術和數字技術,在主旋律題材中融入諜戰、愛情等元素,讓戲劇更具哲理性、觀賞性與藝術性。

該劇運用新技術手段,引領舞台“藝術+技術”融合新方向。即時攝影,讓時空重疊在舞台上成為可能,即時拍攝團隊通過鏡頭拍攝與實時投屏,将珍貴的曆史畫面呈現在觀衆面前。通過光影和即時攝影技術,兩個時空的畫面重疊在一起,虛實之間,讓觀衆也跟着在曆史和現實中來回穿梭。這樣全新的舞台呈現和寫意的表達方式,讓現場的觀衆深受震撼。

跨界已經成為趨勢和潮流。由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擔任戲劇總導演的電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就是一部跨界融合的作品。它通過“戲劇+影視”沉浸式呈現,拓寬了戲劇表達領域,用科技手段貢獻了新的電視節目形态。

“我想知道他們如何鍛造出自己的品格,他們不竭的精神動力源自哪裡。‘草原額吉’都貴瑪、‘醫之大者,為國為民’鐘南山、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90後’援鄂醫療隊……他們的人格力量、他們對所負使命義無反顧的全力投入,來自家庭和成長道路的影響,更來自他們對黨的信仰、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我們在創作中堅持從人物精神出發、從真實生活出發,打動了許多觀衆,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英模人物的人格力量。”田沁鑫說。

在節目形态上,節目組率先在文化訪談節目裡嵌入舞台劇,用融合方式呈現中國故事。“觀衆對節目的認可、對節目主人公的認同,不僅由于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鳴,還與節目大膽創新表現形式有關。隻有故事講得精彩、講得有新意,觀衆才樂于聽下去、看下去。”

在《故事裡的中國》舞台上,演員表演60%是影視化的,當角色需要情感表達時,則采用戲劇表演方式增強渲染,讓觀衆從中感受民族脊梁的精神力量。

無論是80載峥嵘歲月,還是20年風雨兼程,我們的戲劇工作者一直與舞台上的人物同悲喜共命運,與大地同歡樂,與人民共真情,邁着矯健有力的步伐走在高天厚土中。正如國家話劇院“老戲骨”劉佩琦所說:“你們是太陽,我們也是太陽,你們是火紅的朝陽蒸蒸日上,我們是絢麗的夕陽,同樣燦爛輝煌。雖然我們年過半百,銀發飄揚,但落葉尚能肥沃泥土,降落的夕陽意在點亮繁星,隻要雄心不老,就有無盡的潛能。”( 穆铎 )

更多内容,為您推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