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私樁安裝率不足”“公樁距離遠”“公樁少”等一系列補能難題再一次引起了公衆關注。

然而,與新能源補能焦慮形成對比的是,國内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在不斷提高。面對不斷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車主在實際用車過程中的新能源補能焦慮該如何緩解?

冬季充電究竟有多難

找到的充電樁可能是壞的

新能源車主曹揚表示,找充電樁是需要一些運氣的。“一些充電APP上面隻提示哪些充電樁是空閑的,等我開車到了之後會發現這些充電樁可能是損壞的,或者有些充電樁的電流量非常低。”

事實上,“曹揚們”的難題并非個例。近日,央視财經報道稱北京地區衆多新能源車主面臨補能難題,甚至有車主淩晨4點排隊搶公共充電樁。還有車主吐槽稱:“冬天充電跟偷地雷一樣!”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充電樁故障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充電還要繳納高昂停車費

在工作機關附近的商場充電成了不少無私人充電樁的新能源車主的共同選擇。“白天的電費本來就貴,電費之外還需要繳納高昂的停車費,就我的經驗來看新能源車的用車成本并不比燃油車節省多少。”新能源車主李飛說。

最讓“李飛們”焦慮的是駕駛新能源車長途出行和旅遊的時候。“有一次我們一群人去山上玩,我車輛的續航裡程是550公裡,開到山腳下的時候,車輛表顯續航裡程隻剩下150公裡。上山的過程中因為氣溫下降,車輛大概走了十幾公裡的路程後,表顯續航裡程突然掉到了50公裡。是以我趕快下山尋找景區的充電樁,在用新能源車的這段時間感覺到車樁比例相差很多。”車主王欣說。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深夜充電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深夜十一點尋找充電樁

深夜十一點,北京順義牛欄山鎮的新能源車主老張又來到家附近的這個充電站尋找車位。

他告訴記者,由于這裡停車免費,加上夜裡11點到早晨7點是電價波谷期,每度電比波峰時便宜6毛錢左右,使得這裡的10個充電樁成為附近車主争搶的對象。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新能源車主 老張:冬天充電時間長了,好多都是家住在這附近,都不走,有的時候沒有,我就走了,明天早上再來。

換電站等候車輛排成長龍

中午11點,位于北京亮馬橋某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場裡,10個充電樁也處于滿負荷運作的狀态。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車的能量補給方式主要分為充電和換電兩種。使用快充樁,一輛車充滿大概需要一到兩個小時,而換電隻需要幾分鐘,那麼換電情況是否有好轉?

随後記者來到位于北京東四環紅領巾橋的一個換電站,下午三點,這裡等候的車輛就排起了長龍。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換電站從業人員:從上午十點多到下午三點車就沒有斷過。

安裝充電樁阻力重重

為緩解補能焦慮,“一車一樁”似乎是最為理想的狀态,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并非如此。

曹揚就是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的使用者之一。“購車之前銷售給了我兩個文檔,一個是車位證明,一個是電表證明。兩個表格都需要小區物業蓋章。我本來以為是個很簡單的事情,但事實證明我想簡單了。”曹揚說。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充電樁安裝登記證明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曹揚有長期租賃的車位,車位證明并不難開具。但是開具電表證明卻讓曹揚屢次碰壁。“我們小區是老小區,物業拒絕的主要原因是消防安全和用電負荷的顧慮,我前前後後跑了2個小區都被拒絕了。我也找到了我所工作的園區物業,他們表示裝充電樁需要再重新布線,過程麻煩且成本太高,建議我回自己小區安裝。因為各種因素,提車半年了,我還沒有安裝私人充電樁。”曹揚說。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正如曹揚所言,不少小區安裝私人充電樁确實有着電容量不足和高額成本的客觀原因。以1000戶小區為例,原本配6台變壓器,總功率為6000kva,每戶電容量為6kw,以慢充樁7kw計算,“一車一樁”相當于額外增加約1000戶居民入住,這對小區原有電網負荷能力提出了挑戰。

如果擴大小區的電容量,擴容成本并不是小數目。簡單計算來看,一台變壓器的成本約為20多萬元,加之還要重新布置電纜等工作,每台變壓器的擴容成本将會進一步提升。如何分攤成本是擺在小區物業面前的無解難題。

新能源車補能焦慮亟待緩解

記者調查了解到,動力電池在低溫環境下活性下降,電池的淨放電率降低,電池容量受到影響,是以需要增加充電的頻次。那麼,在電池技術瓶頸短期内無法突破的前提下,想要解決充電難題,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678萬輛,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38.5萬台。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9萬輛,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的增量為70.4萬台。充電設施的增速遠遠趕不上新能源汽車的增速。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 王都:預計到年底新能源車銷量會超過300萬輛,滲透率同比提高了近200%,充換電設施按現在看是不比對的。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我國車樁比例約3:1,但是整個公共充電樁的平均使用率卻還不到百分之十,這主要是因為充電樁的分布不均。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 劉锴:在前期的時候,選址、建場站的布局不太合理。還有一些車和樁的适配性等問題,是以影響了車主的使用感受。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劉锴表示,破解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問題,關鍵要加強充電的便捷性。

技術上,加速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應用,減少充電等待的時長,統一接口,提高适配性。

在選址上,減少車主尋找充電樁的時間,參考各地加油站模式,不管車主在哪,5公裡内就能找到一個可用的充電樁,提高充電樁的平均使用率。

政府車企需協同合作

事實上,為緩解新能源車補能焦慮,相關部門已在陸續釋出相關政策。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2021年12月21日,北京城市管理委員會釋出關于對《關于加強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切實解決居住區充電設施(含自用充電樁和公用充電樁)建設難題,規範運維管理,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住區充電服務模式,促進電動汽車推廣應用。

2021年3月,中央釋出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同樣在2021年3月,上海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公用和專用充電設施建設營運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全面落實《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有關充電樁發展要求,以快充為主,先樁後車的原則,全力破解充電樁難題。

北京則拟鼓勵私用充電樁共享利用,降低私樁閑置率。北京市在加快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将做好電力配套服務,并鼓勵自用充電樁共享利用。

續航裡程變短、充電排隊……新能源車主“過冬”

作為新能源車補能的關鍵一環,車企也在嘗試通過建設補能設施以及科技手段來緩解使用者補能焦慮。

政府、企業協同合作,共建共享共管,才能真正讓新能源車跑起來。

來源: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