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報告析網際網路醫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價值依歸

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近日在北京釋出《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價值報告(2021)》指出,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充分發揮降本增效、友善快捷等價值效能,積極響應人民需求的社會責任價值,逐漸形成聚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行業價值共識。

這份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當代中國出版社副社長陳秋霖研究團隊撰稿,八點健聞出品,京東健康特别支援。報告在回顧行業發展曆程、總結歸納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變”與“不變”的基礎上,對新階段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定位和發展要求作出前瞻性讨論。

報告析網際網路醫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價值依歸

中國社科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當代中國出版社副社長陳秋霖。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疫情之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井噴式增長

報告提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網際網路醫療發揮無接觸、快速響應、突破地理空間壁壘等功能優勢實作了快速發展。

從需求端來看,社交隔離首先帶來了使用者進行線上就醫的客觀需要,從線上就醫體驗中給使用者帶來了新的認知,新的認知則将使使用者逐漸形成持續使用線上醫療服務的習慣,進而對其長期使用行為起到推動作用。

從供給端來看,網際網路醫療平台企業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履行社會責任,此外,公立醫院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投入防控,并加快入場開發建設自營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平台。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疫情爆發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呈現井噴式增長,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70億元,相較于去年增長104%。而據艾媒咨詢《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白皮書》更為樂觀的測算,2020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達到544.7億元,預計2024年超過800億元。

報告提到,國家衛健委的資料顯示,已經有超過20%的中國醫生進入網際網路醫療平台提供線上醫療服務,7700餘家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相應的網上診療服務。截至2021年6月全國網際網路醫院已達1600餘家。

報告析網際網路醫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價值依歸

資料圖:醫護人員正線上答疑 方永樂 攝

網際網路醫療價值回歸,醫療服務優化提升

報告稱,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能夠更為顯著地發揮優化重組醫療資源的作用,延長傳統醫療機構服務半徑, 推動高品質醫療服務更加公平可及,顯現出其解決醫療資源稀缺性限制,特别是解決城鄉間、地區間衛生服務 資源不均衡問題的能力,進而切實推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對供給側的醫療機構和醫生而言,能夠通過網際網路醫療迅速聯通患者需求、建構雙向溝通平台,緩解資訊不對稱問題,進而降低醫療機構營運成本和醫生時間成本,緩解線下公立醫療機構人滿為患的情況,分流患者的常見病、慢性病需求,把線下醫療資源留給更有需要的患者,同時将分散的時間留給其他有需要的患者,一定程度上緩解醫療資源較薄弱地區服務能力不足的困擾。

對于患者而言,網際網路醫療平台通過整合複診、随訪、咨詢服務,讓患者可以足不出戶享受醫療服務,避免重複醫療行為帶來的不便。其次,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不僅切實為患者就醫提供友善,也能夠讓患者避免因排隊挂号、服務态度敷衍等原因而造成心理傷害。

報告稱,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本身的迅速發展,也正在要求治理決策從頂層設計層面形成創新突破。以人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審慎包容、規範創新的原則為基礎,形成覆寫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如解決網際網路醫療标準規範、多點執業的利益協調、線上醫療服務的支付、明确網際網路醫療模式中各要素的監管細則等問題,使“全民健康”成為國家、社會與行業的共同責任,全面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報告析網際網路醫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價值依歸

資料圖:北京一家醫院網際網路“雲診室”。

應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價值依歸

對于未來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報告提到,需要全面認識網際網路醫療的價值及發展網際網路醫療的必要性,在政策、行業與使用者戮力同心的新形勢下,進一步發揮資源整合、提升效率、優化體驗等作用,以重塑更為公平高效可持續的醫療健康體系。

此外,需要遵循規律,在規範中推動創新發展。政府部門應當充分認識到網際網路醫療發展是社會資訊化發展的大勢所趨,自覺響應群衆需要和網際網路醫療發展需要。

作為行業的監管者,政府部門必須意識到醫療的特殊性、生命的唯一性與市場逐利性之間的潛在沖突,必須尊重醫療領域全流程的監管規律,隻有這樣才能實作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全程監管和責任倒追。

同時,報告提到,在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網際網路醫療同樣需要秉承生命至上原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最終價值依歸,才能在發展中不忘初心,摒棄流量思維和營利思維,建構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線上服務新業态。

報告建議,網際網路醫療應圍繞患者建立深度參與、即時高效的線上健康管理和服務模式。一方面,通過個人健康檔案的數字化記錄和資訊內建共享機制,提高醫患之間的溝通效率、減少非必要醫療費用,讓患者切實加入到疾病管理中來,增強主動健康管理的參與感和主人翁意識。

另一方面,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健康宣傳教育功能,以網際網路醫療的體驗式認知為路徑增強預防意識和健康維護意識,将健康管理的陣線前移,真正實作從“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轉變。(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