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不管孩子走得再遠,都不如母親的懷抱溫暖。就像小時候受委屈了找媽媽一樣,長大了,我們也會想要回到母親的身邊,好好孝順她。

1949年9月17日,距離新中國正式成立的日子隻剩下十幾天了,全國各地都處在喜氣洋洋的氛圍内。這天,第四十六軍政委李中權和副軍長楊梅生,奉命來湖南湘潭易家灣碼頭,視察部隊物資轉運的情況。

易家灣碼頭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很多人都在讨論新中國成立的事情,臉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楊梅生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身邊來來往往的路人,心中不禁感慨萬分:自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湘潭人,但自從22歲那年參加紅軍之後,便一直忙于戰争,如今已經有22年都沒有回過湘潭了。

感慨之餘,楊梅生和李中權二人仔細檢查了物資各方面的情況,随後便準備離去。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但就在這時,有一艘渡船從湘江對岸劃了過來,停靠在碼頭上,船上的人随即一湧而下。看這百姓的衣着打扮,像是剛剛從國民黨統治下解放出來的貧苦百姓。

楊梅生原本并沒有太注意到這些人,隻是不經意間往他們那裡瞥了一眼。可也就是這一瞥,讓他突然停下了腳步,他瞪大雙眼,一臉驚訝地望向人群中的一個老婦人。

看着一向處事沉穩不驚的楊梅生,居然一臉慌色,李忠權不禁問道:

“老楊,你怎麼了,那是誰?”

“娘...那好像是我娘!我已經22年都沒有見過娘了!”

楊梅生不禁愣住了,随後他便失聲痛哭,鼓足勇氣一路小跑地奔向那位老婦人......

那麼,楊梅生為何離家22年後,才從人群中偶然間認出自己的母親?這22年來他都經曆了什麼?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母子分離

故事還要從楊梅生兒時離家說起。

楊梅生原名楊勳梅,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淦田鎮的一個小藥商家庭裡,是家中年紀排在最前的孩子。小時候,父母供他上過兩年的私塾,但因為家境貧寒,楊梅生不得不辍學在家幫忙,在藥鋪裡做幫工。

到了1927年,藥鋪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楊梅生索性就放棄在家繼續經營藥鋪,決定前往長沙打拼。

但彼時長沙的失業者衆多,别提找到工作了,連吃住都是一個大問題。楊梅生在長沙呆了一段時間,還是沒能找到工作後,就打算傳回老家了。

巧的是,當時湖南省總工會聯合各界,正舉行10萬人的反英大示威遊行。這深深觸動了正迷茫中的楊梅生,随後他便毅然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之間。

由于楊梅生表現出色,工會推薦他到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當兵,臨走的時候,他們還給了楊梅生兩塊銀元當做路費。

到了武漢之後,楊梅生找到了這支部隊,才知道這支部隊是由共産黨控制的隊伍,團長就是共産黨員盧德銘。而對共産黨早有耳聞的他,心裡不由得暗自慶幸自己找對了部隊。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盧德銘

可就在楊梅生參加共産黨之後,他的母親就被國民黨當局視為共産黨的家屬,加以迫害。

這天早起,楊梅生的母親早早起了床,正準備去自家地裡面拔拔草,給自己找點事做,要不然心裡就發慌。原來在前幾天啊,楊母收到了兒子的來信,她才得知兒子已經到武漢參軍去了。

這讓她心裡既自豪又擔憂,畢竟戰争是無情的,兒子能否平安回家呢?

為了不讓自己多想,楊母拿起鋤頭就開始往門口走,可是還沒有走到門口,幾個國民黨就沖了進來。楊母不知所措地看着他們,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攤上事了。可是她轉念一想,自己的兒子參加了共産黨,難道是出了什麼事情嗎?

楊母的心瞬間就懸起來了,怎麼剛參軍去,就出事了呢?

國民黨中有一位擔任長官的人,下令讓手下将楊母抓起來。楊母看着他們慢慢逼近自己,害怕得大聲呼叫:

“你們幹什麼?救命啊,快來人啊,殺人了。”

街坊鄰居聽見楊母的呼救聲,紛紛跑了出來,仗着人多勢衆,有幾個膽子比較大的,就質問這些國民黨抓楊母到底是要幹什麼。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誰知這幾個國民黨軍根本不搭理這些老百姓,抓住楊母就開始往外走,還威脅這些老百姓們:楊母是共産黨的家屬,必須要帶走。如果再生事,就斃了他們。

老百姓手無寸鐵,自然害怕,也沒人敢再說話了。但心也放不下,楊母為人非常和善,自己又與她鄰居多年,是以大家都不希望楊母遭遇什麼不測。

當國民黨軍帶着楊母走到家門口時,不知道是誰開始在門口擠來擠去,這幾個國民黨被街坊鄰居們擠在中間動彈不得。大家原本是想趁機将楊母救出來,但有一個國民黨拿出了手槍對着天空開了一槍,大家瞬間就尖叫蹲在了地上。

楊母也就被他們帶走了,被殘忍的拷打後,就将她随便扔在了亂葬崗。好在楊母命大,她隻是昏死過去了,并沒有傷及性命。

楊母害怕國民黨知道自己還活着,不會放過自己,便不敢回家,開始四處乞讨過日。

她不是沒想過去武漢找兒子,但在那個戰亂時期,她一個手無寸鐵的婦女,怎麼可能輕易就找到自己的兒子呢?自己能做的,大概就是在每次遇到紅軍部隊時,一個個地拉住戰士問:

“這位同志,你們部隊有沒有一個叫楊勳梅的同志,他是我兒子。”

隻是,楊母每次詢問後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認識、不知道。

楊母并沒有輕易放棄,她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着,自己一定可以再見到他的。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革命

在部隊的楊梅生,很快就得知母親被抓走的消息。在他多方打聽的情況下,才知道母親已經離開了家鄉,不知道去了哪裡。也不管他怎麼尋找母親,都是了無音訊。

革命告急,楊梅生不能隻顧小家,不顧大家。後來他就跟着部隊一起轉移到了江西修水,休整待命。

1927年9月初,以毛主席為書記的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将修水、銅鼓、安源地區的工農武裝和警衛團,整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楊梅生被編入了第一團任班長,參加9月9日湘潭邊界的秋收起義。

楊梅生當時并不認識毛主席,為此還鬧了一個笑話。

那是在9月19日晚上,前敵委員會在文家市召開會議,這天正好是楊梅生帶班執勤。

楊梅生非常嚴肅地站在會場的門口,眼睛時時刻刻警惕地看着四周。這個時候,毛主席穿着一個長袍正要步入會場,楊梅生一看自己并沒有見過他,直接就伸手将他攔了下來:

“這位同志,請你先止步,我替你通報一聲,你再進,請問你貴姓啊?”

毛主席看楊梅生工作這麼認真,不由得笑了笑,就說:

“我姓毛。”

随後,楊梅生就讓毛主席在外面等着,自己進去報告營長陳浩。陳浩一聽外面有一個姓毛的找自己,大吃一驚,沒想到楊梅生居然将毛主席攔在外面了,趕緊快步走到外面,親自請毛主席進來。

陳浩一見毛主席就說:

“毛委員,對不住,對不住。”

毛主席笑笑,擺了擺手,對楊梅生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給予了表揚:

“這位同志非常負責任,這是好事啊。”

陳浩就指着毛主席,對楊梅生介紹說:

“這是中央派來的毛委員。”

楊梅生一聽自己面前的這位就是毛委員,趕緊向他行了軍禮,表示抱歉。此時他已有些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動了,自己在部隊裡聽說了很多關于毛委員的事迹,内心十分敬佩,一直想要一睹風采,沒想到等自己真的見到了,居然沒認出,甚有一些尴尬啊。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由于楊梅生行軍、打仗總是一馬當先,勇敢頑強,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突出,是以進入井岡山之後,他很快就被黨組織确定為黨員培養對象。

之後共産黨員曾仁貴經常找他談話,使他思想覺悟進步很快。

1928年8月上旬,楊梅生就在井岡山茅坪由張鳳鳴介紹,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了一名無産級階的先鋒戰士。

8月下旬的時候,國民黨軍第八軍趁毛主席率部去湖南桂東之際,調動了一個師的兵力,向井岡山進攻。留在井岡山的部隊知道了國民黨的計劃,就指令楊梅生率領警衛班随第三十一團,趕赴黃洋界陣地。

黃洋界的一條上山的羊腸小道,是前往井岡山的咽喉要塞,地勢非常險惡,四周都是懸崖峭壁。這裡正是伏擊敵人的最佳地點,随後楊梅生他們就開始緊急搶修工事、挖掩體等工作,做好戰鬥的準備。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敵人的部隊就開始向這裡進發,楊梅生他們趕緊準備戰鬥,聚精會神地看着敵人一步一步走進他們的射擊範圍。

随着第三十一團團長朱雲卿的一聲令下,楊梅生直接從埑壕裡站了起來,他端起機關槍對着敵人就連續掃射,敵人就一個個倒在了陣地的前沿。

楊梅生的攻擊引來了敵人的仇恨,他們對着楊梅生就展開了猛烈攻擊。一不小心,敵人的子彈從楊梅生的右肋穿了過去,頓時鮮血直流,疼痛襲遍了他的全身。

楊梅生趕緊将傷口捂住,想要減少痛苦,但是流血速度很快,他的右手開始漸漸失去知覺。随後便在他人掩護下,讓戰友幫自己簡單地包紮了一下傷口。

戰友建議楊梅生在部隊的後方好好休息,這樣傷口才可以更好地恢複。但楊梅生卻不同意,自己的戰友們都在戰鬥,自己怎麼能輕易退縮呢?于是他轉頭就跟戰友說:

“這點小傷,不礙事的。”

傷口處還在傳來劇烈的疼痛,汗水更是一滴一滴地從他的臉上流了下來。但楊梅生還是堅持用左手拿着槍,對着敵人開始射擊,剛包紮好的傷口也随着他的射擊,開始繼續流血。待失血過多時,楊梅生感覺自己眼前越來越黑,越來越模糊,最終他昏倒在了陣地上。

戰友們将楊梅生擡到了部隊後方,在戰争取得勝利之後,便将他送往紅軍醫院治療。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然而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後,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此時楊梅生正好患上了瘧疾,畏寒怕冷,不停地打擺子。他知道自己身患疾病,這個時候跟着部隊行軍一定會拖累大家的,于是便主動提出自己留下,等到病好了再去尋找部隊。

但軍團的部隊上司堅持不丢棄楊梅生,還讓軍團的擔架隊隊長夏朝安,負責楊梅生的安全,用擔架擡着他随隊行軍,還特批了一百塊銀元給夏朝安掌管,以防萬一。

最終,楊梅生同意了随隊行軍。

在行軍路上,戰友們一邊要沒日沒夜地行走,一邊還要吃不飽飯地擡着他一起前進,更要對抗偶爾來襲的敵人。這一切都被楊梅生看在眼裡,每每如此,他心中就充滿了愧疚和感激。他總想着,如果不是因為自己,他們是不是就可以減少一些負擔,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看着夏朝安他們經曆了長時間的疲憊,每個人的臉色都有些蒼白,嘴裡都喘着粗氣。楊梅生沉思了一會兒,還是決定讓夏朝安将自己丢下:

“朝安,别擡着我了,把我丢這兒吧,我這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好,帶着我隻能增加你們的負擔。”

夏朝安卻擺了擺手:

“你不要說這種喪氣話,我們并沒有覺得你是累贅,你是我們的戰友,是我們的親人,我們是不會丢下你的!”

楊梅生聽後内心十分感動,這就是自己的戰友,自己的家人啊!不知不覺,淚水就浸濕了楊梅生的眼角,兩滴淚水順着他的發梢漸漸地消失。

因為部隊裡的醫療物資匮乏,并沒有治療瘧疾的有效藥,是以楊梅生隻能硬生生地扛着,傷口再疼也要忍着。自己是不想再麻煩戰友的了,哪怕再痛苦,楊梅生也都沒有多說過一句,這使得他好幾次都行走在生死的邊緣線上。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隻是楊梅生心中還有放不下的人。

每當他感覺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他都會想起自己的母親,如果母親看到自己病成這個樣子,一定非常擔心。如果自己還小,母親還在自己身邊,那自己就可以撒撒嬌,躲在母親的懷裡要糖吃。隻可惜,自從母親失蹤之後,自己就一直沒有她的消息。

母親究竟去哪了呢?她過得好不好?

是啊,母親失蹤是楊梅生的一塊心病,每次想起來都痛苦萬分。母親從來都沒有享受過好日子,如今亂世之下,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該如何生存,隻怕是會吃不少苦啊。是以每次午夜夢回的時候,楊梅生的眼角都是濕濕的。

就這樣,夏朝安他們就一直擡着楊梅生前行,突破了敵人所謂的“鋼鐵封鎖線”,接着,又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鎖線。

沒想到,在湘江戰役之後,楊梅生的病居然慢慢好了起來,并變得生龍活虎了,又恢複了以往勇猛的形象。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楊梅生(二排右)

母子相見

解放戰争期間,楊梅生擔任了晉察冀軍區熱河軍區副司令員兼冀晉縱隊副司令員,率領部隊随四野大軍,從黑龍江一直打到了湘南。

這中間,楊梅生不止一次地尋找過母親,但都依然沒有結果。再加上他一直忙于戰争,沒有多少空暇時間去尋找母親,這才導緻他離家22年後,都沒能再見到母親一面。

與此同時,楊母也在各地尋找自己的兒子,隻是同樣也毫無音信。

這一天,楊母正在街上乞讨,突然聽到街上的人都在讨論開國大典的事情。楊母就跟在他們的身後,仔細聽他們說:

現在新中國要正式成立了,毛主席說了人民當家作主,再也不用害怕打仗了,可以過好日子喽。

楊母這才知道以後都不打仗了,自己的兒子肯定會回家找自己的。回家,現在就回家!

于是,楊母又一路沿街乞讨回到了湘潭,她用身上僅有的一些錢坐了一條回湘潭的船。坐在船上,楊母内心非常激動,時隔22年,自己終于可以回家了。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巧的是,楊梅生這時也正好接到指令,前來湘潭易家灣視察,這才時隔22年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怎麼也沒能想到,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意一撇,居然就看到了那個自己日日夜夜都思念、都放不下的熟悉的身影!

那一刻楊梅生愣住了,沒能想到自己居然以這樣的方式,再與母親重逢。22年了啊!自己已經有22年沒見過自己的娘了,她還能認得自己嗎?她會怪自己嗎?

看着老母親正轉過身慢慢向前走,楊梅生便跟李中權說:

“你在這裡等我一下!”

李中權還沒來得及問楊梅生要去幹嘛,他就已經火急火燎地走了,無奈之下,自己也隻得跟了上去。奈何楊梅生的速度很快,還沒一會兒,他的身影就淹沒在了人群之中。

楊梅生一路小跑,想要快一點追上自己的老母親,他的心都在顫抖,生怕是自己眼花看錯了,他隻聽見自己的心髒“撲通、撲通”快速跳動的聲音。

可真等他走到老母親的身後時,楊梅生卻停下了腳步。這個時候,他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雙手也在劇烈顫抖着。

他盡量克制自己顫抖的雙手,想要拍一下她的肩膀,但擡了幾次都放下了。他害怕,害怕這不是自己的母親,更覺得自己沒有臉面見她。

但楊梅生最終還是叫住了眼前的這位老婦人,為了以防萬一是自己認錯了,他說了一句:

“這位大娘,您去哪啊?”

楊母拄着小拐棍慢慢地轉過來,并沒有認出眼前的是自己的兒子,畢竟在她記憶裡的兒子,還停留在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身上。她笑眯眯地說:

“我回家,我很久沒回家了。”

楊梅生愣住了,面前的老太太确實是自己老母親啊!可是為什麼她現在變得如此蒼老,如此落寞呢.?心疼和内疚充斥了楊梅生的心,他不敢與母親相認,是自己對不住她啊。

楊梅生強忍着淚水,一邊跟楊母用着湘潭話聊家常,一邊将她扶到旁邊的石頭上休息。楊母本來并不願過多停留,但看楊梅生是個當兵的,就想跟他再聊會兒,說不定,他就認識自己的兒子。

李中權這個時候也找了過來,他奇怪地看楊梅生正在和一位老太太聊天,還以為老太太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助,自己也跟着上前詢問怎麼回事。

楊梅生把李中權拉到一邊告訴他:

“政委,我找到了,找到了!”

李中權看楊梅生滿眼淚水,趕緊問:

“找到什麼了?”

楊梅生笑着把眼淚擦幹淨:

“我找到我娘了,這就是我娘!”

接着他又搖了搖頭:

“可是我卻不敢與母親相認,母親如此看着如此滄桑,也有自己的緣故啊!”

看着楊梅生一臉愧疚的樣子,李中權拍了拍他的肩,說:

“放寬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肯定讓你們母子相認!”

開國中将執行任務時,竟從人群中無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親

随後,李中權就找了一個會說湘潭話的警衛兵,讓他幫忙把這個事情跟楊母好好地說清楚。

楊母聽了之後,激動地流下了淚水:

“兒子,我的兒子真的還活着,他在哪呢?怎麼不來見我啊?”

說着說着,楊母激動地站了起來,抓住這個警衛兵的胳膊,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

楊梅生再也忍不住了,他把軍帽摘下來,直接跪在楊母的面前,哭着說:

“娘,我是勳梅,我是勳梅啊,娘!”

楊母驚訝地看着楊梅生,她顫顫巍巍地伸出一隻手撫摸着兒子的臉龐,沒錯,是自己的兒子,他真的還活着。楊母不禁抱住自己的兒子,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兒啊,你真的還活着,娘不是在做夢吧。”

楊梅生也抱着母親,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娘,真的是我。兒子對不起你啊,讓你受了這麼多苦。”

母子二人在街頭相擁而泣,這一幕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每個人的眼眶都有些濕潤,發自内心地為這對母子的久别重逢而高興。連政委李中權這樣身經百戰的将軍和一些幹部戰士,也無一不為之動容,不禁熱淚盈眶。

楊梅生自己更是百感交集,他真的不敢想象,假如母親所坐的渡船再早一點或晚一點,到達碼頭。假如自己沒有回過頭,從那偶然間的一瞥中認出那個熟悉的身影,那這輩子可能就再也無法與母親重逢,這将會是多麼大的一個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