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不管孩子走得再远,都不如母亲的怀抱温暖。就像小时候受委屈了找妈妈一样,长大了,我们也会想要回到母亲的身边,好好孝顺她。

1949年9月17日,距离新中国正式成立的日子只剩下十几天了,全国各地都处在喜气洋洋的氛围内。这天,第四十六军政委李中权和副军长杨梅生,奉命来湖南湘潭易家湾码头,视察部队物资转运的情况。

易家湾码头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很多人都在讨论新中国成立的事情,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杨梅生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路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但自从22岁那年参加红军之后,便一直忙于战争,如今已经有22年都没有回过湘潭了。

感慨之余,杨梅生和李中权二人仔细检查了物资各方面的情况,随后便准备离去。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但就在这时,有一艘渡船从湘江对岸划了过来,停靠在码头上,船上的人随即一涌而下。看这百姓的衣着打扮,像是刚刚从国民党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贫苦百姓。

杨梅生原本并没有太注意到这些人,只是不经意间往他们那里瞥了一眼。可也就是这一瞥,让他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瞪大双眼,一脸惊讶地望向人群中的一个老妇人。

看着一向处事沉稳不惊的杨梅生,居然一脸慌色,李忠权不禁问道:

“老杨,你怎么了,那是谁?”

“娘...那好像是我娘!我已经22年都没有见过娘了!”

杨梅生不禁愣住了,随后他便失声痛哭,鼓足勇气一路小跑地奔向那位老妇人......

那么,杨梅生为何离家22年后,才从人群中偶然间认出自己的母亲?这22年来他都经历了什么?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母子分离

故事还要从杨梅生儿时离家说起。

杨梅生原名杨勋梅,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淦田镇的一个小药商家庭里,是家中年纪排在最前的孩子。小时候,父母供他上过两年的私塾,但因为家境贫寒,杨梅生不得不辍学在家帮忙,在药铺里做帮工。

到了1927年,药铺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杨梅生索性就放弃在家继续经营药铺,决定前往长沙打拼。

但彼时长沙的失业者众多,别提找到工作了,连吃住都是一个大问题。杨梅生在长沙呆了一段时间,还是没能找到工作后,就打算返回老家了。

巧的是,当时湖南省总工会联合各界,正举行10万人的反英大示威游行。这深深触动了正迷茫中的杨梅生,随后他便毅然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之间。

由于杨梅生表现出色,工会推荐他到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当兵,临走的时候,他们还给了杨梅生两块银元当做路费。

到了武汉之后,杨梅生找到了这支部队,才知道这支部队是由共产党控制的队伍,团长就是共产党员卢德铭。而对共产党早有耳闻的他,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找对了部队。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卢德铭

可就在杨梅生参加共产党之后,他的母亲就被国民党当局视为共产党的家属,加以迫害。

这天早起,杨梅生的母亲早早起了床,正准备去自家地里面拔拔草,给自己找点事做,要不然心里就发慌。原来在前几天啊,杨母收到了儿子的来信,她才得知儿子已经到武汉参军去了。

这让她心里既自豪又担忧,毕竟战争是无情的,儿子能否平安回家呢?

为了不让自己多想,杨母拿起锄头就开始往门口走,可是还没有走到门口,几个国民党就冲了进来。杨母不知所措地看着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摊上事了。可是她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参加了共产党,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杨母的心瞬间就悬起来了,怎么刚参军去,就出事了呢?

国民党中有一位担任长官的人,下令让手下将杨母抓起来。杨母看着他们慢慢逼近自己,害怕得大声呼叫:

“你们干什么?救命啊,快来人啊,杀人了。”

街坊邻居听见杨母的呼救声,纷纷跑了出来,仗着人多势众,有几个胆子比较大的,就质问这些国民党抓杨母到底是要干什么。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谁知这几个国民党军根本不搭理这些老百姓,抓住杨母就开始往外走,还威胁这些老百姓们:杨母是共产党的家属,必须要带走。如果再生事,就毙了他们。

老百姓手无寸铁,自然害怕,也没人敢再说话了。但心也放不下,杨母为人非常和善,自己又与她邻居多年,所以大家都不希望杨母遭遇什么不测。

当国民党军带着杨母走到家门口时,不知道是谁开始在门口挤来挤去,这几个国民党被街坊邻居们挤在中间动弹不得。大家原本是想趁机将杨母救出来,但有一个国民党拿出了手枪对着天空开了一枪,大家瞬间就尖叫蹲在了地上。

杨母也就被他们带走了,被残忍的拷打后,就将她随便扔在了乱葬岗。好在杨母命大,她只是昏死过去了,并没有伤及性命。

杨母害怕国民党知道自己还活着,不会放过自己,便不敢回家,开始四处乞讨过日。

她不是没想过去武汉找儿子,但在那个战乱时期,她一个手无寸铁的妇女,怎么可能轻易就找到自己的儿子呢?自己能做的,大概就是在每次遇到红军部队时,一个个地拉住战士问:

“这位同志,你们部队有没有一个叫杨勋梅的同志,他是我儿子。”

只是,杨母每次询问后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认识、不知道。

杨母并没有轻易放弃,她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自己一定可以再见到他的。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革命

在部队的杨梅生,很快就得知母亲被抓走的消息。在他多方打听的情况下,才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了家乡,不知道去了哪里。也不管他怎么寻找母亲,都是了无音讯。

革命告急,杨梅生不能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后来他就跟着部队一起转移到了江西修水,休整待命。

1927年9月初,以毛主席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将修水、铜鼓、安源地区的工农武装和警卫团,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杨梅生被编入了第一团任班长,参加9月9日湘潭边界的秋收起义。

杨梅生当时并不认识毛主席,为此还闹了一个笑话。

那是在9月19日晚上,前敌委员会在文家市召开会议,这天正好是杨梅生带班执勤。

杨梅生非常严肃地站在会场的门口,眼睛时时刻刻警惕地看着四周。这个时候,毛主席穿着一个长袍正要步入会场,杨梅生一看自己并没有见过他,直接就伸手将他拦了下来:

“这位同志,请你先止步,我替你通报一声,你再进,请问你贵姓啊?”

毛主席看杨梅生工作这么认真,不由得笑了笑,就说:

“我姓毛。”

随后,杨梅生就让毛主席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报告营长陈浩。陈浩一听外面有一个姓毛的找自己,大吃一惊,没想到杨梅生居然将毛主席拦在外面了,赶紧快步走到外面,亲自请毛主席进来。

陈浩一见毛主席就说:

“毛委员,对不住,对不住。”

毛主席笑笑,摆了摆手,对杨梅生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给予了表扬:

“这位同志非常负责任,这是好事啊。”

陈浩就指着毛主席,对杨梅生介绍说:

“这是中央派来的毛委员。”

杨梅生一听自己面前的这位就是毛委员,赶紧向他行了军礼,表示抱歉。此时他已有些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了,自己在部队里听说了很多关于毛委员的事迹,内心十分敬佩,一直想要一睹风采,没想到等自己真的见到了,居然没认出,甚有一些尴尬啊。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由于杨梅生行军、打仗总是一马当先,勇敢顽强,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所以进入井冈山之后,他很快就被党组织确定为党员培养对象。

之后共产党员曾仁贵经常找他谈话,使他思想觉悟进步很快。

1928年8月上旬,杨梅生就在井冈山茅坪由张凤鸣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无产级阶的先锋战士。

8月下旬的时候,国民党军第八军趁毛主席率部去湖南桂东之际,调动了一个师的兵力,向井冈山进攻。留在井冈山的部队知道了国民党的计划,就命令杨梅生率领警卫班随第三十一团,赶赴黄洋界阵地。

黄洋界的一条上山的羊肠小道,是前往井冈山的咽喉要塞,地势非常险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里正是伏击敌人的最佳地点,随后杨梅生他们就开始紧急抢修工事、挖掩体等工作,做好战斗的准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敌人的部队就开始向这里进发,杨梅生他们赶紧准备战斗,聚精会神地看着敌人一步一步走进他们的射击范围。

随着第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的一声令下,杨梅生直接从埑壕里站了起来,他端起机关枪对着敌人就连续扫射,敌人就一个个倒在了阵地的前沿。

杨梅生的攻击引来了敌人的仇恨,他们对着杨梅生就展开了猛烈攻击。一不小心,敌人的子弹从杨梅生的右肋穿了过去,顿时鲜血直流,疼痛袭遍了他的全身。

杨梅生赶紧将伤口捂住,想要减少痛苦,但是流血速度很快,他的右手开始渐渐失去知觉。随后便在他人掩护下,让战友帮自己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

战友建议杨梅生在部队的后方好好休息,这样伤口才可以更好地恢复。但杨梅生却不同意,自己的战友们都在战斗,自己怎么能轻易退缩呢?于是他转头就跟战友说:

“这点小伤,不碍事的。”

伤口处还在传来剧烈的疼痛,汗水更是一滴一滴地从他的脸上流了下来。但杨梅生还是坚持用左手拿着枪,对着敌人开始射击,刚包扎好的伤口也随着他的射击,开始继续流血。待失血过多时,杨梅生感觉自己眼前越来越黑,越来越模糊,最终他昏倒在了阵地上。

战友们将杨梅生抬到了部队后方,在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便将他送往红军医院治疗。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此时杨梅生正好患上了疟疾,畏寒怕冷,不停地打摆子。他知道自己身患疾病,这个时候跟着部队行军一定会拖累大家的,于是便主动提出自己留下,等到病好了再去寻找部队。

但军团的部队领导坚持不丢弃杨梅生,还让军团的担架队队长夏朝安,负责杨梅生的安全,用担架抬着他随队行军,还特批了一百块银元给夏朝安掌管,以防万一。

最终,杨梅生同意了随队行军。

在行军路上,战友们一边要没日没夜地行走,一边还要吃不饱饭地抬着他一起前进,更要对抗偶尔来袭的敌人。这一切都被杨梅生看在眼里,每每如此,他心中就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他总想着,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减少一些负担,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看着夏朝安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疲惫,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些苍白,嘴里都喘着粗气。杨梅生沉思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让夏朝安将自己丢下:

“朝安,别抬着我了,把我丢这儿吧,我这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带着我只能增加你们的负担。”

夏朝安却摆了摆手:

“你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我们并没有觉得你是累赘,你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不会丢下你的!”

杨梅生听后内心十分感动,这就是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家人啊!不知不觉,泪水就浸湿了杨梅生的眼角,两滴泪水顺着他的发梢渐渐地消失。

因为部队里的医疗物资匮乏,并没有治疗疟疾的有效药,所以杨梅生只能硬生生地扛着,伤口再疼也要忍着。自己是不想再麻烦战友的了,哪怕再痛苦,杨梅生也都没有多说过一句,这使得他好几次都行走在生死的边缘线上。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只是杨梅生心中还有放不下的人。

每当他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如果母亲看到自己病成这个样子,一定非常担心。如果自己还小,母亲还在自己身边,那自己就可以撒撒娇,躲在母亲的怀里要糖吃。只可惜,自从母亲失踪之后,自己就一直没有她的消息。

母亲究竟去哪了呢?她过得好不好?

是啊,母亲失踪是杨梅生的一块心病,每次想起来都痛苦万分。母亲从来都没有享受过好日子,如今乱世之下,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该如何生存,只怕是会吃不少苦啊。所以每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杨梅生的眼角都是湿湿的。

就这样,夏朝安他们就一直抬着杨梅生前行,突破了敌人所谓的“钢铁封锁线”,接着,又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锁线。

没想到,在湘江战役之后,杨梅生的病居然慢慢好了起来,并变得生龙活虎了,又恢复了以往勇猛的形象。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杨梅生(二排右)

母子相见

解放战争期间,杨梅生担任了晋察冀军区热河军区副司令员兼冀晋纵队副司令员,率领部队随四野大军,从黑龙江一直打到了湘南。

这中间,杨梅生不止一次地寻找过母亲,但都依然没有结果。再加上他一直忙于战争,没有多少空暇时间去寻找母亲,这才导致他离家22年后,都没能再见到母亲一面。

与此同时,杨母也在各地寻找自己的儿子,只是同样也毫无音信。

这一天,杨母正在街上乞讨,突然听到街上的人都在讨论开国大典的事情。杨母就跟在他们的身后,仔细听他们说:

现在新中国要正式成立了,毛主席说了人民当家作主,再也不用害怕打仗了,可以过好日子喽。

杨母这才知道以后都不打仗了,自己的儿子肯定会回家找自己的。回家,现在就回家!

于是,杨母又一路沿街乞讨回到了湘潭,她用身上仅有的一些钱坐了一条回湘潭的船。坐在船上,杨母内心非常激动,时隔22年,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了。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巧的是,杨梅生这时也正好接到命令,前来湘潭易家湾视察,这才时隔22年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怎么也没能想到,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意一撇,居然就看到了那个自己日日夜夜都思念、都放不下的熟悉的身影!

那一刻杨梅生愣住了,没能想到自己居然以这样的方式,再与母亲重逢。22年了啊!自己已经有22年没见过自己的娘了,她还能认得自己吗?她会怪自己吗?

看着老母亲正转过身慢慢向前走,杨梅生便跟李中权说:

“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李中权还没来得及问杨梅生要去干嘛,他就已经火急火燎地走了,无奈之下,自己也只得跟了上去。奈何杨梅生的速度很快,还没一会儿,他的身影就淹没在了人群之中。

杨梅生一路小跑,想要快一点追上自己的老母亲,他的心都在颤抖,生怕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他只听见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快速跳动的声音。

可真等他走到老母亲的身后时,杨梅生却停下了脚步。这个时候,他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双手也在剧烈颤抖着。

他尽量克制自己颤抖的双手,想要拍一下她的肩膀,但抬了几次都放下了。他害怕,害怕这不是自己的母亲,更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她。

但杨梅生最终还是叫住了眼前的这位老妇人,为了以防万一是自己认错了,他说了一句:

“这位大娘,您去哪啊?”

杨母拄着小拐棍慢慢地转过来,并没有认出眼前的是自己的儿子,毕竟在她记忆里的儿子,还停留在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身上。她笑眯眯地说:

“我回家,我很久没回家了。”

杨梅生愣住了,面前的老太太确实是自己老母亲啊!可是为什么她现在变得如此苍老,如此落寞呢.?心疼和内疚充斥了杨梅生的心,他不敢与母亲相认,是自己对不住她啊。

杨梅生强忍着泪水,一边跟杨母用着湘潭话聊家常,一边将她扶到旁边的石头上休息。杨母本来并不愿过多停留,但看杨梅生是个当兵的,就想跟他再聊会儿,说不定,他就认识自己的儿子。

李中权这个时候也找了过来,他奇怪地看杨梅生正在和一位老太太聊天,还以为老太太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自己也跟着上前询问怎么回事。

杨梅生把李中权拉到一边告诉他:

“政委,我找到了,找到了!”

李中权看杨梅生满眼泪水,赶紧问:

“找到什么了?”

杨梅生笑着把眼泪擦干净:

“我找到我娘了,这就是我娘!”

接着他又摇了摇头:

“可是我却不敢与母亲相认,母亲如此看着如此沧桑,也有自己的缘故啊!”

看着杨梅生一脸愧疚的样子,李中权拍了拍他的肩,说:

“放宽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肯定让你们母子相认!”

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

随后,李中权就找了一个会说湘潭话的警卫兵,让他帮忙把这个事情跟杨母好好地说清楚。

杨母听了之后,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儿子,我的儿子真的还活着,他在哪呢?怎么不来见我啊?”

说着说着,杨母激动地站了起来,抓住这个警卫兵的胳膊,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杨梅生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军帽摘下来,直接跪在杨母的面前,哭着说:

“娘,我是勋梅,我是勋梅啊,娘!”

杨母惊讶地看着杨梅生,她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抚摸着儿子的脸庞,没错,是自己的儿子,他真的还活着。杨母不禁抱住自己的儿子,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儿啊,你真的还活着,娘不是在做梦吧。”

杨梅生也抱着母亲,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娘,真的是我。儿子对不起你啊,让你受了这么多苦。”

母子二人在街头相拥而泣,这一幕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每个人的眼眶都有些湿润,发自内心地为这对母子的久别重逢而高兴。连政委李中权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军和一些干部战士,也无一不为之动容,不禁热泪盈眶。

杨梅生自己更是百感交集,他真的不敢想象,假如母亲所坐的渡船再早一点或晚一点,到达码头。假如自己没有回过头,从那偶然间的一瞥中认出那个熟悉的身影,那这辈子可能就再也无法与母亲重逢,这将会是多么大的一个遗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