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在北韓戰場開始階段,美軍把北韓人民軍打的是落花流水,節節敗退。直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美軍就再也沒能前進一步,自始至終把美軍壓制在“三八線”以南。

在這場戰争中,美軍除了沒有動用原子彈之外,幾乎把現代化頂尖武器全部投入到了北韓戰場上,後勤保障也是世界一流,美軍可以把部隊所需要的任何戰略物資利用空投,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每一個陣地上。

但美國最後也沒能赢下這場戰争,因為美軍過度依賴于他們的高科技武器,一旦形成近身戰和肉搏戰,他們的軍心士氣就會立馬瓦解,而且他們的戰鬥意志和志願軍比起來更是天壤之别。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更重要的是戰法戰術上的差距,特别是志願軍的基層指揮員,他們用智慧把戰鬥變成了藝術。戰争伊始雙方對對方的戰術打法都不甚了解,在互相試探之後,志願軍逐漸了解到美軍的特點,和在戰鬥中的弱點,将中國兩千年以來總結的兵法、戰策發揮得淋漓盡緻。

在志願軍剛剛入朝作戰的時候,美軍利用空中優勢對志願軍的後勤運輸車隊進行狂轟濫炸,使志願軍遭受到了重大的損失,但是不久志願軍就利用兵法中“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辦法來應付美軍的空中打擊。

就是在美軍轟炸的重點目标區域内,利用僞裝的假目标迷惑對手,故意引誘美軍的飛機進行錯誤的轟炸,進而掩護真正的目标,并消耗美軍的彈藥。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後勤部隊經常在明顯的地區,利用草垛、沙袋堆壘成台,并在其上覆寫帆布,僞裝成糧食和補給品的集散地。不明就裡的美軍飛機上去就是一陣轟炸和掃射,有時候志願軍戰士還發揮想象,在草堆、沙堆之間放置一些零星的廢棄油桶,制造出火光沖天的效果來迷惑美軍,而志願軍戰士在不遠處的隐蔽戰壕中欣賞着美軍的飛行表演。

除此之外志願軍的後勤部隊,還把被炸毀的汽車拉到運輸線上,把汽車僞裝成正在運輸物資的樣子,等美軍飛機對這些假目标一頓狂轟濫炸以後,真正的運輸車輛才從隐蔽處駛出來完成運輸任務。

然而美軍也發現了端倪,為什麼志願軍的後勤補給,遭受到了如此巨大的打擊後,還可以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線?

美軍派出間諜去了解轟炸後志願軍的損失情況,當情報傳遞回美軍指揮部的時候,美軍将領氣的直罵街,一顆炸彈上千美元,就換了幾個不到1美元的草垛子。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後來美軍指令飛行員在執行例行轟炸任務的時候,開始注意觀察,如果發現任何疑點都可以選擇終止轟炸任務,而志願軍這邊也開始利用美軍的這種猶豫大做文章,當正在運輸線上行駛的汽車發現美軍飛機的時候,司機熄火,所有人員下車隐藏在車下,而汽車後面的物資也做了僞裝,故意在帆布的邊緣露出樹枝、雜草等物迷惑美軍飛行員。

當敵人飛行員發現這些明顯僞裝後,自然是沾沾自喜以為識破了志願軍的計策,自信慢慢地飛走了。當飛機遠離之後,志願軍戰士們從車下爬出來,繼續前進。這種虛虛實實的戰術讓美國人吃盡了苦頭,他是炸也不是,不炸也不是,隻能大罵中國人“狡猾”。

志願軍的後勤部隊“狡猾”,而作戰部隊中基層的指揮員更是“狡猾中的狡猾”。

1950年雲山城戰役,美軍的騎一師八團被志願軍39軍包圍在雲山城,志願軍利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以八團為誘餌,将趕來增援的騎一師五團擊退。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美軍騎一師和志願軍的39軍都是各自隊伍的王牌部隊,兩支隊伍都是曆史悠久,戰功赫赫,隻不過美軍的戰功依靠的是武器恃強淩弱,39軍的戰功依靠的是戰術以弱勝強。

為了更快消滅雲山城内的8團,以免夜長夢多,39軍指令346團作為主力團率先對雲山城發起總攻。346團團長考慮到雲山城易守難攻,并且美軍除了重型火炮之外,坦克、卡車數量也非常多,如果強攻雲山城,志願軍部隊會有很大的傷亡,最好的辦法就是混入雲山城中,從中心開花,内外夾攻。

于是346團團長指令手下的尖刀連換上南北韓軍隊的服裝,趁夜偷襲雲山城。當晚尖刀連換上繳獲的南北韓軍隊的服裝,在連長的帶領下趁着夜色邁着整齊的步伐向雲山城進發。

在快到達雲山城外的三灘川大橋時,連長指令所有隊員,隊伍變松散,步伐放慢并拖拉,要給敵人一種松松垮垮的感覺。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尖刀連的戰士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一秒“入戲”。這支紀律松散、沒精打采的南北韓軍隊對着在橋上駐防的美軍一陣“前轱辘不轉,後轱辘轉思密達”。

有的戰士還和美軍熱情地揮手緻意,在一陣陣“哈喽,哈喽”的回應中,尖刀連開進了雲山城。後果可想而知,雲山城被攻破,雲山戰役以志願軍的勝利宣告結束。最終被徹底打殘的美騎一師八團三營被撤編,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在戰役結束後被撤職。

不但我們的指揮員擁有高超的戰鬥技巧和機智的頭腦,就連非戰鬥部隊的人員也會虛虛實實,變化莫測的和美軍周旋。

第五次戰役以後,節節敗退的美軍,為了能在談判桌上有更多的話語權,對志願軍展開了秋季攻勢。美軍利用坦克和空中優勢,對志願軍的陣地發動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我志願軍戰士英勇頑強,誓死抵抗,多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就連陣地上的巨石都被炸成了粉末,可想而知戰況有多麼激烈。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入夜時分美軍已經是偃旗息鼓,部隊的一位衛生員和兩位擔架員在傳回部隊的時候,無意間與4名被打散的美國士兵不期而遇,猶豫時在晚上,美軍也分不清向他們走來的是志願軍還是南北韓的軍隊,就用英語和對面打招呼,懂英文的衛生員迅速讓兩名擔架員卧倒隐蔽,并告訴他們是美軍。

這時三個人也都緊張起來,因為他們三人手上隻有一副擔架,沒有任何武器。美軍的四個人也警覺起來,向他們三人的方向緩慢地走來。衛生員靈機一動,對兩名擔架員耳語了一番,兩名擔架員先是将擔架的兩個杆子拆下,握在手裡,死死地盯着美軍過來的方向。

當美軍靠近,突然衛生員将他的書包朝美軍士兵的方向扔了過去,美軍士兵以為是炸藥包,紛紛卧倒。衛生員和擔架員利用這個時機從隐蔽點沖出,第一個美軍剛一擡頭,就被一個擔架員一棍子打蒙暈了過去,衛生員順勢撿起他的槍,高喊着“Give up the gun”(繳槍不殺)沖了過去。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兩名擔架員不懂英文,也學着衛生員一邊高喊着“油條一根”,“油條一根”,一邊沖向美軍。剩下的三個美軍士兵還在琢磨“油條一根”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就看見兩個人各自手握一根長筒向他們沖來,這三個人以為是志願軍戰士握着爆破筒要跟他們同歸于盡呢,吓得馬上跪地投降。就這樣這名衛生員和兩名擔架員,在沒有任何武器的情況下,活捉了4名美國士兵,這幾個美國人到最後也不明白“油條一根”是什麼意思。

除此之外在第三次戰役結束以後,美軍趁着志願軍正在休整的時候,集結部隊準備打通通往漢城的通路,派兵攻打草下裡的志願軍南山陣地,駐守的志願軍戰士分工明确,将重型武器放在中央位置牽扯敵人火力,派出兩支小隊埋伏在側翼,利用手榴彈大量殺傷敵軍,一天之内共打退敵人6次進攻。

但是志願軍戰士的彈藥消耗得也非常快,指揮員迅速作出反應,指令部隊在敵人第二天開始進攻時,暫時不要動用武器,僅用小塊石頭砸向敵軍。果然在第二日進攻時敵人發現志願軍隻是在投擲石塊還擊,美軍大喜過望歡呼着志願軍沒有彈藥了,便嘗試着向志願軍陣地發起沖鋒。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當離陣地還有40米的時候,更大的石塊從志願軍的陣地前滾落,看來志願軍果然是沒彈藥了,美軍便開始肆無忌憚地加速沖鋒。當美軍來到陣地30米範圍内的時候,志願軍輕重機槍一齊開火,手榴彈呼嘯着朝美軍頭上扔去,毫無防備的美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活着的美軍罵着街的退到了山腳下。三個晝夜美軍共在這片陣地上損失了500多人,并讓這支志願軍部隊從容換防,撤出了戰鬥。

這種靈活運用戰法、戰術,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勝枚舉。被打急了眼的美軍,一直叫嚣志願軍打仗不正規。其實打仗哪有什麼正規不正規,簡直是強詞奪理,之是以打不赢是因為太不了解中國了。

志願軍扔石塊,美軍:他們沒彈藥了,結果沖到近前遭手榴彈雨

在中國2000年前就有《孫子兵法》和《孫膑兵法》兩部曠世奇作,在随後的兩千年裡,經過曆代軍事家的提煉和總結,在後世的軍隊将領中都可以掌握這些戰術的精髓。

由于東西方的文化差異,美國人是很難了解和學會這些中國人的智慧的,是以才稱之為“不正規”。正因為如此,美國人始終就不明白一場戰争勝負的關鍵,是找到适合自身的戰術、戰法,并不是僅靠高科技的武器就可以左右戰争的成敗,對于中國軍隊而言,比戰術比智慧,中國人從來就沒輸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