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劃算的兩聲幹爹,此人叫完就直接坐上了天子寶座!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現代似乎流行“幹爹”文化,認爹的,多為妙齡女子,做爹的,多為事業有成的多金男。利益雙方,往往在借助各種媒介,在諸多場合多有互動。

最劃算的兩聲幹爹,此人叫完就直接坐上了天子寶座!

古代認幹爹的少有女子,因為那是男子大可三妻四妾,若遇到心儀女子,何必遮遮掩掩炮制“父女”關系,直接納進房裡成了姨太太便是。是以,史書裡記下拜認“幹爹”的,多為男子。

最劃算的兩聲幹爹,此人叫完就直接坐上了天子寶座!

有一個人認了幹爹,從此搖身一變,做成了天子。

這個李嗣源,生于唐朝末年的沙陀族平民家庭。這沙陀族,在大唐正室眼裡,挺多算是蠻族,文明尚未完全開化。李嗣源生長于此,當“學霸”的路,斷然是行不通的,但憑着小時掏掏鳥窩砸砸狗洞的氣勢,及至青壯年,倒是也有了一身功夫。

唐末,後面挨着自然是亂世。亂世之中,肌肉說話。頗有武勇李嗣源,為同是沙陀族軍閥頭子李克用相中,認了義子(李嗣源由此改為李姓),至此開始軍旅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李克用同志,打自認了李嗣源這個“幹兒子”之後,事業似乎扶搖直上,于是當爹的情懷忽然泛濫了起來,先後共認領了十二個義子,連同自己親生的李存勖,江湖上給了個響當當的稱呼:十三太保。

最劃算的兩聲幹爹,此人叫完就直接坐上了天子寶座!

更有意思的是,李克用這個“幹爹”,自己的身份也頗為微妙。原來,當時的沙陀族人作戰英勇,唐朝天子覺得可以拿來一用,于是将其中的翹楚者,賜予國姓。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就是其中一位。

當然,李克用認了李唐這個“祖宗”,後來的起兵,倒也有了光明正大的旗号,少了諸多周折,及至後來立國建制,也承襲了“唐”這個國号。

不過,屁股登上龍椅的,并非李克用,而是他的親兒子。子承父業,這本來也沒有什麼,況且這位李存勖,還是一位雄主,曆史上對他的評價很高:“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争”(歐陽修語)。

最劃算的兩聲幹爹,此人叫完就直接坐上了天子寶座!

可惜的是,這個評價卻擱在了李存勖人生的上半場。稱帝之後的李存勖,染上了一個癖好,混娛樂圈。你看現代娛樂圈都是什麼人,嫖的、賭的、吸毒的全都有。古時還要糟糕,竟都是阿谀奉承蠅營狗苟之徒,朝上給皇上一通拍馬,朝下轉身汲取民脂民膏(“伶人亂政,竭萬姓之脂膏”)。

“幹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恐怕經不起李存勖這般折騰,李嗣源看在眼裡,自然有了想法。其實,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李存勖對這個功高震主的“幹哥哥”愈發看不順眼了。

最劃算的兩聲幹爹,此人叫完就直接坐上了天子寶座!

一場家族内戰,看來在所難免。赢得這方,自然不可能是不得民心的李存勖。踩着“幹爹”骨血的屍身,李嗣源扛起了“幹爹”的旗号,這就是史書上的後唐明宗。有意思的是,李嗣源老當别人的“幹兒子”,也想來點體面風光的名頭,後行軍創業之時,也依着葫蘆畫瓢,認了諸多“義子”。後來,“幹兒子”裡有個叫李從珂,頗為骁勇,到李嗣源之子李從厚即位時,見其昏庸無道,如法炮制,搶了“幹爹”家飯碗。當然,這是後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