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此姓隻有三筆,多數人不認識,外出打工受阻,村民無奈改姓!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中國有句古話,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指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隐瞞自己的真實姓名,形容為人處事光明磊落。從另一個側面也表達了姓氏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改名換姓,多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發生的。其原因多是無奈與辛酸的,比如為避禍,相傳司馬遷的後代為避禍,就改姓為同與馮。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再者,是被逼改姓。比如清雍正帝為了排除異己,就曾将八弟允禩和九弟允禟廢為庶人,并改允禩名為“阿其那”,改允禟名為“塞思黑”。據紀連海在《說雍正》中的解釋:“‘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又說:“‘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再如,李世民的第八子越王李貞與其子李沖,因為反抗武則天屠殺李氏皇族,都被武則天給滅了。李貞父子雖然都已兵敗身死,武則天仍沒放過他們,削除李貞、李沖在皇族名冊中的名字,并将他們一脈改姓虺氏。虺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一種毒蛇,以此為姓,可見武則天對李貞父子的仇恨到底有多深。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除了被逼無奈而改姓之外,也還有人因姓氏太“尴尬”而改姓的。比如“苟”姓,因其字音問題,讓“苟”姓族人覺得非常尴尬,因而紛紛要求改姓。前些年,河南某地的苟姓村民就曾到當地公安機關集體要求改姓,他們還說:“甯願不上戶口,也不讓孩子姓苟。真不行,孩子們都改随母姓!”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其實,“苟”姓族人要求改姓,并非無理取鬧,因為,他們的祖先并不姓“苟”,而是姓“敬”,如同李貞父子及允禩、允禟兄弟一樣,也是被逼改姓的。據史籍《姓苑》記載:“敬,黃帝玄孫姬敬康之後。”後來因為避諱,敬姓被迫改姓。宋朝名臣文彥博的祖先本姓敬,後晉時要避“兒皇帝”石敬瑭的諱,被改成敬字的一半為“文”;改回之後,又遇到宋太祖趙匡胤的爺爺叫趙敬,隻好繼續“文”下去了。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與文彥博的祖上相比,另一支敬姓後裔更慘——石敬瑭朝中有個敬姓大臣,因為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加之“敬”姓又沖了皇帝的名諱,是以被定了罪。為免遭殺戮,保留“敬”姓血脈,“敬”姓大臣含淚招來宗族親人,忍辱減“文”留“苟”的。

除此之外,也還有因姓氏用字太生僻,而被迫改姓的。比如今天老黃要給你介紹這個姓氏,雖然簡單到隻有三筆,但是,大多數人卻不認識。這個姓氏就是——“彡”。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彡是個象形字,以筆畫表示修飾或毛長。《說文》解釋其為“毛飾畫文也”,意思是指用羽毛來裝飾。彡字是個生僻字,很少有人用到。彡字除了上述意思外,還可用來形容野草豐盛狀。比如,清代曹寅的《泊舟錫山晚遊泉上》詩中,就有“向晚泉聲偏聒耳,亂雲層石草彡彡”之語,“草彡彡”就是形容野草茂盛的。

此外,彡還是姓氏。彡為姓,最早見諸《漢書》,戰國末期至秦、漢時期西北地區羌族的一個氏族部落,時稱彡姐氏。彡字是個多音字,用其本義時讀作shān,作為姓氏時,應讀xiǎn。到了秦朝時期,彡姐氏合其名稱為“”字,稱氏。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姓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其後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如今,在山東菏澤的高莊村仍生活着200多位姓村民。因為字是個生僻字,與人交往時,許多人都叫不出他們的姓氏。2003年時,村裡新出生的小孩都開始将姓氏更改為“冼”姓或“顯”字。2006年開始辦理二代身份證時,電腦也很難敲出來“”字,當地派出所就建議所有姓村民統一改為冼姓。

此姓隻有三筆,電腦打不出,别人不認識,民警勸村民集體改姓!

由于彡字太生僻,許多人都不認識,給外出打工者帶來極大的交流障礙,是以,要改姓也是迫不得已之舉。其實,姓氏本身就是一種符号,隻要内心強大,姓什麼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你身邊有沒有生僻或奇葩姓氏呢?給大家分享一下呗!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