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文 │绯飛

影視市場危機四伏。

本月中旬,廣電總局公示了1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劇目,備案總量由10月的41部下降至39部,而不久前公布的10月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備案中,僅61部的網絡劇數量也再創新低。

不僅備案數量減少,整體開機率也同樣在下滑。據統計,11月共有29部劇開機,而12月截止26日隻有16部新劇開機,多方壓力之下,影視市場正在不斷縮水。

制作量減少的另一面,是“精品率”的提升,優質IP被市場進一步重視。11月電視劇備案資訊顯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5部獲獎作品中,徐則臣的《北上》、梁曉聲的《人世間》、陳彥的《主角》三部均已确定影視化。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文學IP優質的故事基礎,令其在影視化呈現上具有一定優勢,近幾年圍繞文學IP的競争也愈發激烈。騰訊結合閱文、新麗打造“三駕馬車”大IP生态,愛奇藝不斷發展閱讀業務,網文巨頭咪咕、晉江将IP孵化作為業務發展重點,此外,知乎、豆瓣等社群平台也正式加入内容制造商梯隊。可見,不論何時優質内容永遠是市場的核心競争力。

一面是巨頭新貴紛紛加碼的IP戰場,另一面卻是不斷縮水的影視市場。看來,文學IP的蛋糕急需一些影視化之外的新做法才夠分。

網文,“元”IP

文學IP可以粗略地分為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對于後續開發來說,兩種類型各有千秋。傳統文學底蘊深厚,常描繪時代變遷或小人物衆生相,契合近兩年的嚴肅文學改編風潮;而萌生于網絡、紮根于網絡的網文則由于“出生”就帶有網際網路基因,改編成本與靈活性更勝傳統文學一籌。

另外,網絡文學“不按套路出牌”的創作風格,令其時常為IP市場帶來“意外之喜”——這種自由給了網文IP在後續開發中更大的空間:新穎、具有沉浸感的世界觀和鮮明個性的人物很容易讓讀者沉浸其中,在IP的後續孵化上,不論是做影視開發,還是想進一步趕一趕“元宇宙”的熱潮,都有着其他IP無法比拟的優勢。

網文IP開發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實際上早已被業内重視。今年5月愛奇藝提出以《風起洛陽》為先頭兵的“一魚十二吃”模式,10月優酷也不甘示弱提出打造“紫金陳宇宙”,再加上騰訊的“三駕馬車”,三大視訊平台對于IP多元開發的布局已初步成型。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将目光投向行業的再上遊,各大網文平台作為“IP提供商”卻依然停留在“簽約作者創作出售版權”的IP開發模式中,且主要以影視、動漫、有聲書等傳統開發模式為主。

前文提到,網文IP市場的競争愈發激烈,IP孵化的打法亟待更新,而咪咕閱讀提出的“元叙事”概念或許是上遊IP産業的變革信号。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所謂“元叙事”,根據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首席營運官劉培堯的了解,是将網文IP作為世界觀起源,通過IP的多元演化和開發形成“IP品牌”。此處的“元”,指的便是由各類衍生産品共同構成的網文IP品牌效應。

作為上遊IP開發平台,在剛剛結束的咪咕文學作家盛典上,咪咕提出“網文廠牌+劇本+X”思路,結合5G技術推動IP全場景開發。除常見的長、短劇影視化開發外,咪咕數媒也将IP孵化的重點放在劇本殺、沉浸式文旅等線下互動式開發模式上,借網文世界觀的強沉浸感,提升讀者的互動性。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随着影視市場的逐漸縮水,劉培堯判斷,未來網文IP的發展趨勢将轉向互動沉浸方向。“我們判斷,未來國内劇本殺市場将會達到中國電影票房的市場規模。此外,線下的沉浸式文旅、沉浸式演出、沉浸式酒店等服務也需要優質IP的支撐,咪咕數媒恰好可以滿足他們對好内容好故事的需求。”

開發,前置化

從三大視訊平台的IP宇宙布局來看,不論是馬伯庸、紫金陳還是唐家三少,視訊平台的網文IP宇宙開發,大多将精力和資源傾注于已形成個人品牌效應的知名作家,IP多元孵化的這杯“羹”,新銳作家可能還沒上桌。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形成這種現狀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市場缺乏真正在内容、品質、影響力等方面與多元開發适配的作品。觀察以上三位作者可以發現,除個人品牌外,這幾位作者的作品都同時具有統一世界觀下在不同故事中建構人物關系宇宙的特性。

劉培堯認為,在優質故事的基礎上,完善的世界觀、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典型的體驗場景是一部網文可以成為多元化開發IP的門檻。而“前置化”開發,則是在作者個人品牌之外最大化發掘此類網文的有效途徑。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落實到具體操作層面,則是咪咕數媒于第五屆“網絡文學+”大會上推出的“奇想空間”“天玄宇宙”“浮生世界”“她力量”四大内容廠牌,通過聚焦科技科幻、傳統文化、社會行業、女性成長四大垂類題材,發掘具有多元開發價值的IP“潛力股”。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咪咕數媒的“前置化”開發思維,在廠牌主題的選擇上就已得到展現。

四大廠牌中,關注科技科幻的“奇想空間”和聚焦傳統文化的“天玄宇宙”主要負責在世界觀構架上進行探索,通過科幻、玄幻、傳統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畫面感來實作可視化、可體驗的沉浸場景打造,進一步完成IP與沉浸式互動内容的落地結合。而“浮生世界”“她力量”兩大廠牌則以人物塑造見長,通過鮮明的人物與時代的精神風貌和觀衆産生羁絆,獲得成為“元叙事”IP的準入資格。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在廠牌内,“前置化”思維依然存在。譬如咪咕結合“天玄宇宙”廠牌推出的“百部百地”地方文化精品戰略,即與100個地方建立合作,打造100部深入挖掘各地文化精粹的精品系列小說,為未來的地方性沉浸式文旅開發打下“量身定制”的IP基礎。

四大内容廠牌結合前置化開發思維,構成了其“網文廠牌+劇本+X”孵化模式。根據已釋出的資訊來看,咪咕成立“挑燈編劇工作室”,在創作前期引入策劃思維,可以有效提升IP的全流程開發效率;對于部分重點作品,劇本開發與文學創作同時進行的政策,也在提升商業轉化效率的同時也有效保證了原作者的參與度。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目前置化思維介入文學開發,咪咕閱讀作為網際網路平台對于市場的把控和對使用者的了解也能為作者的文學創作提供助力。以往“大綱屯文多線并行更新選擇最高人氣線持續更新”的創作思路得到優化,不但節省了劇本改編的時間成本,也讓作者的創作更有效率。

版權,重“售後”

作者,作為最上遊的内容生産者,需要的不僅是高效的創作環境和快速的商業回報,版權的“售後”問題也同樣重要。

今年作家尾魚的一條微網誌掀起關于網文IP影視化的風波,此後紫金陳更是直接劍指編劇,引來《寂寞空庭春欲晚》編劇江光煜、《太子妃升職記》編劇尚夢璐、《永不消逝的電波》編劇餘飛、《一起來看流星雨》編劇汪海林等人加入口水戰,雖然最終以道歉收場,但卻實打實地讓“IP魔改”這一熱點讨論又紅了一把。

實際上,這并非知名網文IP影視化頭一回“爆雷”。2015年《鬼吹燈》系列小說作者天下霸唱一紙訴狀将電影《九層妖塔》版權方及導演兼編劇陸川訴至法院,經過為期四年的兩輪官司,法院二審判定,中影公司等被告方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應當停止涉案電影《九層妖塔》的發行、播放及傳播,刊登緻歉聲明并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五萬元。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九層妖塔》著作權糾紛案判決書

可見,雖說影視作品多“魔改”,但IP改編并非“法外之地”,除了要面對讀者和原作者的牢騷之外,法律的正義鐵拳也可能砸向下遊開發的任何一個環節。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讓作者深度參與到開發過程中,與IP孵化的所有環節成為“命運共同體”。

咪咕數媒推出的“創作合夥人”服務就與這一思路十分契合,通過讓作者成為“合夥人”來保障作者在後續開發過程中的話語權。這一計劃為網文IP的開發模式帶來了一次徹底的變革,作者從以往的版權“售賣方”變為項目負責人之一,而咪咕閱讀也是以由原本的文學征稿平台轉為作家服務平台。如此一來,一方面保障了作者的權益;另一方面,在作者的深度參與下,後續開發産品也保持了對其原有IP閱聽人的吸引力,有了走口碑路線的先決條件,讓整個IP孵化過程完成了一場自下而上的變革。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網文IP作為整個内容産業最上遊的資源,其品質與開發模式對下遊産品的成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場并非沒刮過“唯大IP論”的邪風,也并非沒走過“屯IP”“粗制濫造”的歪路,随着影視市場的泡沫逐漸消散,影視市場對IP的盲目熱情也逐漸冷靜,不論是上遊内容平台還是下遊開發平台,對于IP開發都多了些觀察和思考,于整個IP孵化産業來說,并非不是一次刮骨療毒、優化結構的好機會。

寒冬來襲、市場縮水,“影視化”不再是網文IP的最優解

繼續閱讀